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黄仁勋出面回应竞争对手的大动作了。面对AMD拿出公司10%股权换取OpenAI订单的操作,老黄接连用...
2025-10-09 0
“盯紧黑板,监控正拍着呢!”西北政法大学的小林刚低头摸出手机,就被同桌悄悄提醒。
如今在不少高校,“上课抬头”不再是自觉的学习状态,反倒成了被监控抽查、与学分挂钩的硬性指标。
从手机强制入袋到AI统计抬头率,从早晚自习打卡到宿舍人脸识别,这场围绕“抬头”展开的精细化管理,让学生、老师和学校都陷入了两难境地。
走进福建莆田学院的晚自习教室,最显眼的不是书本笔记,而是黑板旁挂着的带编号手机袋和班级群里不断刷新的签到接龙。
大二学生小洛每晚7点必须准时入座打卡,哪怕学不进去也得硬撑,“有次我签到后溜号,回头看教室已经走了大半人,大家都是在装样子”。
这样的场景在普通高校已成常态,湖南某高校辅导员画声透露,除了湖大、中南大学这类顶尖985,当地多数一本、二本院校都强制大一新生上早晚自习,不仅不准迟到早退,连手机都要没收,“上厕所都有时间限制,说是自由学习,其实只要人在场就行”。
东北某大学的原鸣更记得,大一冬天的晚自习要持续到8点半,不准带电子设备,下课后顶着寒风走在漆黑的回寝路上,“感觉和高中没区别,就是换了个地方遭罪”。
课堂管控更是层层加码,云南财经大学用AI实时统计“抬头率”,南昌大学会公开通报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安徽工程大学直接把手机使用情况计入平时成绩。
西北政法大学曾推行“手机入袋”改革,不仅要求手机必须有电、加班级群以防交备用机,还让班委一对一监督“重点对象”。
更细致的规定还有:教室不准带食物饮料,有学生放个苹果在桌上就被扣分;甚至耳钉款式、指甲长度都有明确限制。
生活管理同样“无孔不入”,多数高校的宿舍门口装了人脸识别闸机,学生进出时间精确到分,连去楼内自动售卖机买水,一进一出不到一分钟也会被记为“晚归”。
莆田学院的学生没晚自习时,晚上11点半前必须拍宿舍定位照上传APP,忘打卡就得补“面签”视频,每月只有两次机会。
请假回家更要走“家长发短信+截图上传”的全套流程,少一步就可能被记“无故离校”。
高校如此大费周章,核心是被“抬头率”和责任压力推着走,西南某高校副教授袁长庚的感受很直观:“现在上课像对着结冰的水面,提问、开玩笑都没反应,哪怕学生反对我,也比死气沉沉强”。
这种“沉默课堂”背后,是普遍存在的“隐形逃课”现象——北京大学等机构的调查显示,65%的大学生承认课堂上“人在心不在”,89%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逃课。
手机是公认的“元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报告指出,带手机上课会导致学生反应变慢、成绩下滑;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也在《焦虑的孩子》中提到,手机APP的频繁推送会严重破坏注意力。
美国某中学推行“零手机校园”后成绩显著提升的案例,更成了不少高校管控手机的“依据”。
但比学生自律问题更关键的,是学校的“避责焦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一针见血:大学已成“无限责任主体”,学生成绩差、出安全事故,家长都会找学校追责,为了不出事,只能用“圈养”方式管学生。
这种压力在考核节点会陡然升级,西北某大学辅导员孙悦透露,学科评估前,学校对“抬头率”“前排就座率”抓得极严,“课堂有问题算老师的,学生有问题算辅导员的,谁都不敢松懈”。
考核导向更让管理变了味,四川长江职院甚至将“前排就座率100%”“手机收纳率100%”写入学风公约,与综合素质学分直接挂钩。
西北政法大学的改革起因,就是领导查监控发现大课缺勤几十人,批评老师后便铺开了全校手机管控。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下,老师没时间打磨课程,只能靠行政手段逼学生抬头。
然而,高压管控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西北政法大学强制收手机两个月,课堂前几排看似坐满了人,但学生坦言“都是装样子”,遇到“水课”要么发呆要么画画。
小林吐槽:“有的老师不讲知识点,光说‘女生不该化妆’,这种课谁能听进去?”更矛盾的是,现在大学生早已习惯无纸化学习,不让用平板看讲义、拍PPT,反而影响正常学习。
老师群体的无奈更甚,既要盯着学生抬头,又要提防自己被通报——有影视鉴赏课老师因放视频超5分钟受批评,有老师看到学生拍PPT赶紧制止:“别拍了,我怕被算教学事故”。
一位辅导员直言:“要是老师讲得精彩,谁还会低头?根本不用逼”,但考核压力摆在那,没人敢冒险。
心理健康管理更成了新矛盾,为避免安全事故,学校对心理问题学生高度敏感,却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中度抑郁学生要么家长陪读,要么签“免责协议”,否则就劝退,复学要证明自己“完全健康”。
学生们则学会了“应付”:故意在心理测试表上填高分,怕被孤立;专门注册新社交账号,隐瞒真实状态。
辅导员夹在中间最难受,孙悦说,现在拿到学生的抑郁症诊断书反而像拿到“免责金牌”,因为“没记录就是失职”。
她必须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电话录音,万一出事才能自证清白,“这不是教育,是自保”。
其实,不同高校的管理实践早已给出对比,北京某985院校的课堂上,学生可自由用电脑、手机拍课件,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就写作业,老师偶尔开玩笑说“对着空气讲课”,反而没人故意捣乱。
而画生发现一个规律:“层次越高的学校,服务意识越强;层次越低的学校,管理意识越强”。
2025年4月后,西北政法大学悄悄调整了政策,不再强制收手机,也不把交手机和综测挂钩,查课通报渐渐消失。
这种变化印证了破局的关键:比起抓抬头率,更要抓课堂质量;比起靠监控管人,不如靠内容留人。
熊丙奇指出,遏制管理“中学化”,必须明确责任边界——不能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推给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
同时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让老师有精力打磨课程,用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抬头。
四川长江职院的尝试也值得借鉴,除了制度约束,更通过“国旗下宣言”“学风座谈会”等方式凝聚共识,让规范内化为自觉。
说到底,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成年人,用监控逼出来的“抬头”,守住了表面的纪律,却扼杀了内在的求知欲。
正如一位老教授所说:“真正的学风,是学生想抬头、愿抬头,而不是被强迫抬头”。
这道理,比任何精细化指标都重要。
相关文章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黄仁勋出面回应竞争对手的大动作了。面对AMD拿出公司10%股权换取OpenAI订单的操作,老黄接连用...
2025-10-09 0
2025年10月1日,伊朗革命卫队有位叫穆罕默德贾法尔・阿萨迪的高级指挥官,对着半官方的法尔斯通讯社直接放了话。他说伊朗的导弹射程,会根据实际需求提升...
2025-10-09 0
文|芦增林 外交学院战略、供应链研究方向硕士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有关301调查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政府将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拥有、...
2025-10-09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特斯拉发布平价款Model Y,这款更便宜的车型将削减部分配置,并使用更低档的材料。发布这款低配的平价车型,本是为了抢...
2025-10-09 0
文/情感拾光者深夜里,你突然摘下眼镜,看着对面那个和你一起走过半生的人,几乎想不明白,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沉默而熟悉。房间空荡荡的,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2025-10-09 0
美国政府再度对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下手,这次的“新招”直接指向了台积电。特朗普政府意图将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转移到美国,提出了“生产和进口各半”的要求,...
2025-10-09 0
艾可蓝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比率,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于前瞻性的国六后期、国七以及非五等更高排放标准的技术研发,由于国七标准...
2025-10-09 0
硬柿子脆口但涩得张不开嘴,只能等软了吃,错过最佳口感。别急,几招轻松搞定,保留脆爽又清甜!大米法超简单:完好柿子埋进大米堆,盖严实放温暖处。大米释放乙...
2025-10-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