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小众爆火”与“热门遇冷”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19:06 3 admin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高弹性的时长更充分地释放了大众多元化需求,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数据显示,“全民旅游”盛况背后,也藏着市场格局的悄然“洗牌”:小众目的地游客暴涨,传统热门景区虽然依旧不缺客流,但增速明显放缓。“冷热反转”,折射出旅游市场的深刻嬗变。

“小众爆火”与“热门遇冷”

“小众爆火”并非偶然,而是旅行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今天,人们不再以打卡景点名胜为唯一目标,而是从看风景转向“感受”生活,更关注当地文化、风土人情和日常细节。于是,那些藏在深山的古村落、沿海的小渔港、西北的荒漠营地,成为新一代旅行者的“心头好”。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新疆昭苏、黑龙江伊春等长线小众目的地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福建平潭县、伊犁霍尔果斯市等县域酒店预订热度同比飙升超100%。许多游客甘愿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只为寻得一份“真实的生活感”和“疲惫中的诗意”,这些动态的感受,比凝固的景点更具生命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传统热门景区的“光环效应”正在消退。曾经,5A景区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或文化底蕴,稳坐旅游市场“C位”,但一些景区固守“门票经济”,服务陈旧、体验单一,游客越来越不买账。在某5A大峡谷景区,购买门票后,游客只能在分支小溪流踩水,更具观赏性的水域则被划为高价游乐项目,完整体验下来竟需花费近1500元。价格高企之外,人流拥堵、设施老旧,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商店、同质化的“小吃街”等,也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数据显示,近四年,Top100 5A景区的品牌指数已“腰斩”。在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社交平台上,“5A级景区名不副实”的相关笔记高达十几万条。这不仅是口碑的滑坡,也是信任的流失。

“冷热反转”,也与社交媒体的信息重塑息息相关。短视频平台、小红书、B站等已成新一代的“旅游圣经”。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可能因一条“治愈系”Vlog或一组“氛围感”照片而一夜出圈。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打破了传统旅游品牌的话语垄断,让小众目的地拥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当然,小众目的地爆火后,如何克服“网红化”后的“速朽”、避免“体验落差”,如何避免过度涌入的游客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冲击本地居民的生活秩序等,成为新的挑战,也决定着其能否从“爆火”走向“长红”。

更深层次看,“小众爆火”与“热门遇冷”折射的是社会发展阶段的跃迁。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人们对“何为旅行”赋予了新的定义,旅游不再只是简单的消费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这为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提出了新课题:不是谁名气大,谁就赢;而是谁更懂人心,谁才能走得更远。基于此,传统景区应主动降低门票依赖,丰富服务体验,增强沉浸感与互动性;小众目的地则需在“出圈”后保持定力,避免盲目开发,构建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政府与平台应引导构建“冷热均衡”的旅游格局,通过政策支持、流量调控等,让资源更公平地被分享,也让游客获得更高质量的体验。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去了多“著名”的地方,而在于是否真正走进、感受、链接了那个地方。“一冷一热”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未来人们或许不再需要那么多“5A”,但一定需要更多“真诚”,这是绝大多数小众旅行目的地“出圈”的秘密,也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陈立民)

来源: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