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禾泉农庄的做法是否合适?值得讨论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5日 14:28 6 admin

最近,蚌埠某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说——

“国家投资,在蚌埠涂山风景区修建的国家级登山步道禾安徽省绿道禾泉登山入口,现在被禾泉以封闭经营为借口给拉上铁丝网,安装门禁将道路和入口堵死。禾泉是否有权将国家修建的登山入口堵上?这条登山步道在没有修建登山步道前蚌埠市登山爱好者就走了几十年了,禾泉的行为是否存在侵害市民的公共利益?请蚌埠市文旅体育局回答。”

禾泉农庄的做法是否合适?值得讨论

被封的登山入口

禾泉农庄的做法是否合适?值得讨论

市民在某论坛发帖讨论

蚌埠市禹会区文旅体育局【蚌埠市12345热线】的回答是这样的——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蚌埠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度重视,立即交办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相关部门答复如下:您好!您反映“禹会区禾泉农庄收费”的问题,禹会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经核实,禾泉农庄景区为私人投资运营景区,前期运营模式为开放式运营,不收取门票,现禾泉农庄景区运营公司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景区管理,拟调整为封闭式收费管理模式,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印发的《安徽省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五条,“利用非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其门票及景区内相关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确定价格水平”。市民如想登山,可由涂山景区、黑虎山、石巷村、杜郢村等登山入口进入。

禾泉农庄的做法是否合适?值得讨论

禾泉农庄内登山入口标识


这里涉及登山者、禾泉农庄、管理者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登山者:蚌埠境内唯一像样可登的山就是涂山,涂山因其大禹治水的传说久负盛名,山顶有禹王庙等建筑遗迹,也成了蚌埠众多登山爱好者的首选。登涂山确实如禹会区文旅体局所答复的,有多个入口可选,但从禾泉农庄入口登山,因其门前有东海大道,交通方便,线路长度适中,成了众多登山爱好者的首选。登山者的车停在禾泉农庄附近,徒步登山,要登4-5个山峰,有山林野趣,往返大概三个小时左右。

如果车停在涂山景区入口,登山者大多上到禹王庙就返回,这是一般游客选择的路线。对于以锻炼为主的市民来说,选择较少。况且,如果从禹王庙继续往东徒步,到禾泉农庄入口出来,那么返回涂山景区入口取车,则较为麻烦,需要等待到怀远的公交车才能到达涂山景区。

如果从黑虎山入口登山,那么往返路途较远,一般市民选择的恐怕也不多。而从石巷村、杜郢村入口登山,也有不少人选择,但根据我的体验,从石巷村、杜郢村入口登山,一是往返登山距离短,强度不够,二是村里农家养狗多,有的人路况不熟悉,因此望而却步。

综上,徒步登山者大多选择从禾泉农庄入口集合登山,且禾泉农庄内部环境较好,可歇息,如果中午想用餐,可在禾泉农庄生态餐厅就餐,十分方便。

二,为什么禾泉农庄过去一直开放的入口最近封闭了呢?可能经营者有以下考虑:

第一,长期开放,带来管理上难度。过去禾泉农庄内部停车都是免费的,许多登山爱好者把车停在农庄内,导致车位紧张,正常来禾泉用餐、住宿、会议的人员,停车不便。后来,禾泉农庄采取入园停车收费的办法,减少了入园车辆。同时在入口处扩建了停车场。

第二,登山爱好者基本上都是本市居民,在农庄内部消费的极少,登山后基本上开车回市里,开放登山入口带不来经营效益。

第三,可能是考虑投资和回报以及持续发展的关系平衡需要。

根据可靠的公开信息,蚌埠禾泉农庄的建设始于2001年。农庄的创始人及私人投资者蒋保安先生,自建设以来已进行了大量投资。根据一篇2018年的行业深度报道,他累计投入到禾泉农庄(及后续升级的禾泉小镇)的资金约为2亿元人民币。报道中还特别提到,这笔巨大的投资是通过 “循环投入” 的模式进行的,即边建设、边盈利,再将盈利投入新的发展中,因此农庄能够一直保持盈利状态。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要处理好投资、运营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不断增加收入,才能解决持续发展问题。

三、管理者的答复是否能平息人民群众对登山健身的需要

首先,涂山景区的绿道建设为国有投资,中国的管理实践有明确的规定。简单来说,绿道建设管理的核心原则是:政府主导建设,产权公有,管理权法定。即绿道从建设到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其公共属性,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绿道作为公共资源,其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或集体,并由政府指定的部门进行管理,任何社会单位都无权侵犯绿道的管理权。从登山者拍摄的视频看,绿道标识柱倾倒,登山入口被封闭,有铁丝网围住,确实侵犯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权。

其次,禹会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的答复显然有偏袒禾泉农庄的嫌疑。作为政府管理者,理应照顾经营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兼顾各方利益。当初建设绿道,在禾泉农庄设置登山出入口,就是为了方便市民登山。当初规划建设时,肯定也是考虑了禾泉农庄和市民登山的需要,如今仅凭“根据自身发展要求”进行封闭管理,就此答复了市民?难怪市民、网友流露出“资本的力量是决定因素”的感叹。况且登山者认为,没有禾泉之前就有登山道了,因此封路是不合适的。

个人认为,管理者应做好充分调查,如果确有需要,在禾泉农庄东侧辟出一条路径,新建登山步道,连接到禾泉登山入口附近,这样既解决了禾泉内部管理问题,又解决了市民从禾泉农庄附近登山的需要,可谓一举两得。同时,禾泉农庄应综合考虑市民从禾泉入口登山的合理需要,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市民游客开放登山入口,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长远眼光,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发展壮大禾泉农庄经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