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引擎 厦门集美:主客共享,城景相融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6:52 1 admin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厦门市集美区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旅商活动持续点燃市民游客的出行热情,绘就一幅“诗与远方”交融的生动图景。数据显示,“双节”期间,集美区共接待游客197.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15.9%。

在众多城区争相打造“文旅热”的当下,集美何以实现游客量与旅游收入的“双丰收”?其背后,是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的深层共鸣,更是一套系统的文旅发展逻辑——

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

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引擎 厦门集美:主客共享,城景相融

闽南文化嘉年华活动。

在“声情故里·乡音迎国庆”开幕式暨闽南文化嘉年华活动中,主办方设置乡音市集,村民用闽南语吆喝售卖土笋冻、菜头粿等特色小吃,并配套手绘木偶、制作传统糖画等民俗体验区;

集美学村、南堤公园、大社戏台前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合唱》,用“高甲戏+萨克斯+群唱”“非遗歌仔戏+舞狮+群唱”“歌仔说唱”等形式,融合传统戏剧与西洋乐器;

借海水漫堤“大鳌戏珠”天文奇观,集美鳌园景区联动陈嘉庚纪念馆举办“嘉庚心 诚毅行”知识竞答,让游客在赏自然美景之余厚植家国情怀。集美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闽南文化、爱国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现代生活。

青年力量正在重塑集美文旅新生态

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引擎 厦门集美:主客共享,城景相融

哈利·波特主题展区。

集美是厦门年轻人占比最多的城区。许多歌迷来到龙舟池、十里长堤打卡,用“大合唱”带动新潮元素与流行IP的双向奔赴;

到青春市集不间断的青春说唱、汉服萌娃大赛、邀请排球冠军惠若琪现身加油助阵的“排球之夜”等多项活动;再到大悦城哈利·波特主题美陈吸引众多“哈迷”前来打卡……

年轻人的创意与活力为集美文旅增添了无限可能。更可贵的是,集美区没有简单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而是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青年文化与传统文脉相互滋养。这种代际融合的文化生态,让集美区的文旅发展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青春气息。

景区内外,服务温度在细节中流淌

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引擎 厦门集美:主客共享,城景相融

园博苑嘉年华现场。

园博苑国庆中秋嘉年华推出超过110亩的“光影秘境”大型灯会、花展、灯光市集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34.4万人次。

超强承载力的背后,是早在节前,市、区有关单位的提前部署:准备并成立园博苑嘉年华活动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入园预约、交通引流、志愿服务、市容保洁等各项工作。

此外,“双节”期间,全区6700个道路泊位免费停放,提供免费停车服务车辆约8.6万辆次;新城市民公园停车场、区政府、区行政服务中心停车场共400余个车位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针对园博苑活动区域和热门商业体,提前发布“交通指引”,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当前,文旅消费格局正被情绪价值和场景体验重塑。厦门老院子景区国庆假期推出20多项NPC(非玩家角色)互动项目,让游客脱离传统观光的“在看”模式,升级为“在场”的真实体验与情感共鸣;

集美杏林湾凭借焕新升级的环湾慢道,打造休闲场景,吸引市民游客到草坪上露营、野餐享受慢生活。这种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让市民游客获得了难得的“独家记忆”。

“文旅热”的原动力往往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立足当地特色、贴近一方水土,读懂群众需求、做好接客服务,持续完善文旅产品矩阵、用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引擎,将节假日期间的人潮转化为持久的情感联结与美好回忆。

回望这个假期,集美区通过构建“产品—服务—体验—情感”的完整链条证明: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要通过创新表达、青年参与、暖心服务与情感共鸣,构建一个多元共生、活力迸发的文旅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滋养,政府引导与市场活力相互促进,专业运营与大众参与相互补充。这种系统性的创新思维,或许正是集美文旅走向长远发展的深层密码。 “文旅热”的最终归宿,是成就人的美好生活。在集美,文旅发展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游客的欢笑中,更融入了市民的日常。

集美区通过免费开放泊位、共享公共空间、升级休闲场景等一系列“主客共享”的举措,模糊了“旅居”与“常住”的边界,让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同时服务于市民的品质生活与游客的深度体验。

一座对游客友好的城市,必然也是一座对市民友善的城市。当外来游客在集美收获超越预期的惬意旅程,当本地人在集美更加热爱并享受自己的生活,文旅便成为更高品质美好生活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文/图 集美区委宣传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