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巴的云雾深处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基卡依村基卡依村海拔1700-5000米高山峡谷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立体农业文明被称为“云端藏...
2025-10-11 1
秋意渐浓,北齐文脉浸润下的临漳与峰峰,五彩斑斓,一片生机。在临漳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邺南城宫城区遗址诉说着都城规制的辉煌;位于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内,北齐造像的衣纹流转间藏着民族融合的密码。如今,这两座承载着北齐核心文化记忆的古城,正以文化为脉、以创新为钥,让沉睡千年的遗产苏醒,共同绘就邯郸北朝文化旅游带的崭新图景。
国庆期间,邺城博物馆迎来八方客。 邓博 摄
共享历史记忆
双区同擎北齐文化瑰宝
“一座古邺城,半部东亚建城史”,临漳作为北齐都城所在,留存着这个王朝最核心的都城印记。考古证实,北齐时期的邺南城延续了曹魏以来的中轴规制,宫城区206号建筑遗址、核桃园北朝佛寺遗址等遗存,见证了其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繁盛。邺城考古博物馆馆藏的北齐陶俑、青瓷器,更直观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准与生活风貌,印证着临漳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地”的历史地位。
西行数十公里的峰峰矿区,则珍藏着北齐艺术的巅峰之作。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响堂山石窟,是北朝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其造像特征从北魏的“秀骨清像”转向北齐“曹衣出水”的独特风格,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证。
与石窟交相辉映的,还有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这条北齐时期的交通要道,为磁州窑技艺的发展埋下伏笔。
一为都城核心,一为艺术圣地,临漳与峰峰的北齐遗存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邯郸北朝文化的完整谱系,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邺城遗址为基
唤醒北齐都城文化记忆
临漳古称邺,曾为北齐都城,是北齐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境内邺城遗址留存北齐时期宫殿建筑基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等重要遗迹,其“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都城规划范式影响西安、北京乃至日本东京、奈良的古代都城建设,也是北齐佛学弘传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临漳县以邺城遗址保护为核心,深挖北齐文化内涵,推动“静态遗址”向“动态体验”转变。
筑牢遗址保护根基,守护北齐文化遗产。临漳县持续推进北齐时期遗迹保护项目:邺南城宫殿区206号建筑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已复工;邺南城宫殿区209号建筑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邺南城宫院院墙、核桃园11号建筑址及邺城遗址(赵彭城与核桃园北朝佛寺塔基)安防工程等5个北齐相关文保项目已完成立项,正编制设计方案;《邺城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已挂网履行招投标程序。同时开展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县域内164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点复查,新发现1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并上传资料;联合专业测绘团队对邺城遗址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疑似违法建设等图斑排查,及时制止违规行为,为北齐遗迹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科技赋能,打造北齐都城“数字镜像”。临漳县重点推进数字化体验项目,让游客“穿越”回北齐邺城:《天地中轴・探寻源点》元宇宙项目投资930万元,采用UE5引擎和LBVR技术,1:1还原包含北齐元素的邺城1000平方米中轴大街场景,游客戴上VR设备可“置身”北齐时期的商铺、宫殿,感受商贩吆喝、文官持简的生活气息,还能体验“策马逛邺城”的乐趣;邺城博物馆投资4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为主线,通过官渡之战沉浸式体验、激光点阵动态光影、巨幕中轴线数字演绎等手段,呈现北齐都城规划智慧,打造“一座古邺城,半部东亚建城史”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旅发大会期间首演的大型史诗沉浸演艺《邺都长歌》,在邺都幻境・三台秀演城呈现,以“佛光东传”篇章演绎北齐佛造像文化,360°全息技术与实景结合,让游客“亲历”北齐佛学弘传场景。
IP联动与线路开发,扩大北齐文化辐射力。临漳县打造“邺小宝”等文旅IP,推出《临漳寻宝》系列动漫短片,融入北齐文化元素,串联邺城博物馆、铜雀台等北齐相关地标;开发150余种文创产品,涵盖“邺城萌娃”“文武杯酒具”等“明星文物”衍生品。在区域联动上,该县与峰峰矿区、磁县签署北朝文化旅游带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北朝探秘穿越魏晋”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串联南响堂、北响堂石窟、邺城遗址公园等北齐相关景点。
此外,临漳县还通过“文化惠民”深化北齐文化传播:开展校园文旅推介,在邯郸学院举办北朝文化旅游带巡回活动,吸引4000名师生参与;利用抖音、公众号开展“了不起的博物馆”“博物馆北朝系列”直播,全国累计点击量超7000余万;开设“邺城文化小讲堂”,邀请专家讲解北齐历史,组织读者研学邺城遗址,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
“十一”假期,游客在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内参观。 本报记者 郝群英 摄
以响堂山石窟为核
激活北齐石窟艺术魅力
在峰峰矿区鼓山山腰,北响堂山石窟内一尊尊北齐佛像静静伫立,3.5米高的大佛洞主佛身着双肩式袈裟,衣纹疏宕平缓,圆阔体态尽显北齐造像的厚重有力——这处由北齐皇室主导开凿的石窟群,孕育了学界公认的“北齐造像模式”,北洞、中洞、南洞“三世佛”的布局暗合佛教从口传心授到文字记载的发展历程,南洞集中的大量刻经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赞为“中华第一刻经”,艺术价值可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近年来,峰峰矿区以响堂山石窟为支点,串联磁州窑文化、民俗研学等业态,全力推进北朝文化旅游带建设,让北齐石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是峰峰活化北齐石窟文化的核心举措。该区紧扣响堂山5A景区创建标准,构建“科技赋能”支撑体系:“一念幻世”VR体验项目通过三维扫描技术,精准还原大佛洞、刻经洞的佛龛缠枝纹、洞窟空间结构,让游客以北齐工匠视角感受石窟开凿过程;今年五一假期“光影北朝”无人机表演与“夜游响堂”项目联动,借助光影技术将北齐造像、刻经元素与现代灯光融合,每晚吸引超3000名游客沉浸式感受“北齐的夜晚”;同时深化与高校合作引入混合现实技术,联合敦煌、云冈石窟举办艺术展,配套戏曲演唱、NPC巡游等互动演出,让游客全方位触摸北齐文化脉络。
文创开发,让北齐文化“可带走”。峰峰矿区围绕北齐造像、刻经等元素,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响堂山石窟数字藏品《大佛洞场景》上线即售罄;“文物里的峰峰”系列打造“流失海外文物盲盒”,查阅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馆藏资料,将流失的北齐造像残件做成1:10微缩模型,并附上“回家故事”;“莲花、飞天”等北齐造像纹样被融入香薰、书签等日常用品。聚焦磁州窑文化与北齐元素的融合,该区举办文创设计大赛,打造“瓷韵响堂”系列产品,将“胡服骑射”等北齐相关文化符号融入陶瓷工艺,新增涵盖箱包、服饰的50余款文创,推动“磁州窑造”区域品牌与北齐文化深度绑定。
研学联动,深化文化传承。峰峰矿区推出“石窟探秘+陶艺创作”常态化研学项目,让学生在探访北齐石窟后,亲手将北齐纹样融入陶艺创作;响堂山民俗村通过绘制北齐主题打卡墙、改造传统民居、增设非遗展演舞台,构建“观赏、参与、传播”三位一体的民俗文化综合体,邀请剪纸、面塑非遗传承人驻点,指导游客制作北齐风格非遗作品;响堂山艺术中心引入餐饮住宿业态,规划建设的北朝文化展示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北齐文化载体功能。
在品牌传播上,峰峰矿区开通旅游直通车,推出“三大皇家石窟联票”,联合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开展“石窟里的融合之路”直播活动;邀请蒙曼、郦波等文化学者解读北齐石窟文化,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中国驻意大利领事馆开展海外宣介,让响堂山北齐石窟文化跨越山海。目前,该区正推进峰峰游客服务中心、响堂山北朝艺术中心建设,计划落地球幕史诗动画《响堂千年》、打造“考古乐园”亲子研学基地,全力冲刺响堂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
如今,临漳、峰峰两地依托北齐历史遗迹,通过差异化发展与区域联动,共同构建起“石窟艺术+都城文化”的北齐文旅发展格局。千年北齐文化将持续焕发新生,成为邯郸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寻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苏醒 冀晋萌
相关文章
在丹巴的云雾深处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基卡依村基卡依村海拔1700-5000米高山峡谷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立体农业文明被称为“云端藏...
2025-10-11 1
涵江时讯2025-10-10 12:56:58涵江发展最新动态,涵江社会最新消息。欢迎关注,涵江时讯一手掌握!近日,白沙镇正式获颁“澳柄中心村红色文化...
2025-10-11 0
山河锦绣,欣欣向荣。中秋国庆假期,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感受幸福美好生活。假日畅游山水,感受文化魅力。金城兰州迎来八方游客。在中山桥...
2025-10-11 1
“洪都制造”YYDS!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原来都诞生在南昌!这座藏在历史课本里的硬核工业城,如今竟藏着这么好逛的夜市江湖!—————...
2025-10-11 1
近日阅览百度或今日头条经常看到关于国庆假期人们外出旅游的消息。其中有谈泰山旅游游客睡厕所,有谈多地酒店房价上涨多倍甚至十倍以上,有谈武汉、河南等多地游...
2025-10-11 1
阿旺是我们的司机,索朗是我们的导游,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西藏深处的行程。他们建议我们先去看羊卓雍错湖。来西藏之前没有做功课,所以并不知道羊卓雍错湖是什么样...
2025-10-11 1
到上海玩什么?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你至少可以获得十多个精准推荐。这不,假期的“阀门”一开,上海潮水般的客流如期而至:国庆中秋假期首日,上海全市接待游...
2025-10-11 0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国家5A级景区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以“寻根谒祖·礼赞中华”为主题,推出寻根祈福、金秋菊展、有奖字谜竞猜、数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
2025-10-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