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美食+文旅” 让“行走河南”更入味儿

排行榜 2025年08月08日 22:10 2 admin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白琰 通讯员 侯佳佳

“美食+文旅” 让“行走河南”更入味儿

“就为了这一口!”8月2日,在洛阳真不同饭店,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先生夹起一片晶莹剔透的“牡丹燕菜”兴奋地说,“导游讲这汤水流转的二十四道水席,背后藏着女皇武则天的故事。吃着宫廷菜,盛唐的繁华气象好像就在眼前流转,这感觉太奇妙了!”

这一幕,正是河南文旅与美食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当厚重的历史文化遇上活色生香的地道风味,“文旅+美食”的化学反应,正为河南文旅产业注入令人回味的烟火气息与文化动能。

非遗美食:舌尖上的历史解码器

在河南,美食从不只是果腹之物,更是千年文明的味觉密码。“以前游客来殷墟,看完甲骨文就走了。现在不同了。”8月3日,安阳殷墟景区讲解员张一楠说,“尝尝‘粉浆饭’,用做粉条剩下的浆水发酵做成,酸香独特,是咱安阳人祖辈的智慧。再来一碗扁粉菜,吃完后再听我们讲商代先民的饮食雏形、运河码头的饮食交流,历史的距离感一下子就拉近了。”

开封鼓楼夜市,入夜后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开封鼓楼夜市始于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实力雄厚,夜市打破了坊市界限,是一个“市景最盛”的饮食市场,随着不断地发展,开封的夜市文化已根深蒂固。来自杭州的大学生张倩和同伴挤在一个花生糕摊位前,手里还拎着刚买的桶子鸡。“这个夜市绝了!不仅能吃到《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味道,还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张倩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照片,“感觉瞬间穿越回了北宋汴梁的繁华街市。花生糕酥脆香甜,和杭州点心完全不一样,这种沉浸式体验太棒了!”

美食街区:文旅融合的“烟火秀场”

河南各地深谙此道,将特色美食街区打造为文旅融合的“烟火秀场”。8月7日,在郑州德化步行街的美食街区,来自西安的游客赵先生刚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又买了一份蔡记蒸饺。“这个街区把河南各地的‘硬核’美食都聚齐了。”赵先生赞不绝口,“吃完一碗烩面后,我觉得这才是地道的河南味道!”

焦作云台山岸上小镇的饭店则另辟蹊径。“我们主打‘四大怀药’入膳,比如这道怀山药炖驴肉。”一家饭店老板老李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游客爬完云台山,来这吃一顿药膳滋补宴,既能解乏,又能了解本地的怀药文化,很多回头客专门为这口养生味再来。”来自深圳的养生爱好者吴女士对此深表认同:“边看云台山水,边品药膳,这种将自然美景与养生美食结合的体验,身心都得到了滋养,是高端文旅该有的样子。”

美食品牌:从风味小吃到产业“金名片”

文旅赋能,更让地方风味小吃蝶变为闪亮的产业“金名片”和富民强村的“金钥匙”。濮阳壮馍非遗传承人王师傅的作坊里,香气四溢。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出炉的壮馍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以前就靠街边摆摊,现在不一样了!”王师傅脸上洋溢着笑容,“政府帮着打造‘濮阳壮馍’品牌,在景区设点,上电商平台。这‘耗辣椒’配壮馍,成了游客必带的伴手礼。我们作坊规模扩大了三倍,还带动了周边辣椒种植户增收。”

深度融合:为“行走河南”注入持久生命力

文旅与美食的深度融合,正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注入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美食是文化最接地气、最具传播力的载体之一。我们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品牌培育,将散落各地的珍珠串成链,让游客在品味地道风味的同时,自然而然‘吃’懂河南的历史积淀、风土人情和发展脉动。”

美食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文化叙事的绝佳载体,让厚重的河南历史变得可亲可感,让抽象的文化符号化作舌尖上的具体滋味。当游客为了一碗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专程前往周口,为了一只道口烧鸡而规划安阳之行,甚至因为一口滋味而记住了一个地名、一段历史,文旅与美食的融合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味蕾成为最深刻的旅行记忆,美食成为最生动的文化使者。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