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盘锦文体旅:念好“融”字经 打好“流量”牌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09:43 4 admin


盘锦文体旅:念好“融”字经 打好“流量”牌

核心提示

盘锦,地处辽河入海口、中国最北海岸线,湿地资源丰富。河海相拥的独特地理位置,孕育出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最大芦苇荡、晶莹剔透的盘锦大米、膏满黄肥的盘锦河蟹……这些元素有机整合、串珠成链,构成了具有很高辨识度的盘锦文体旅品牌。

从自然资源禀赋延展开来,盘锦凸显稀缺性、突出“融合范儿”,深耕“文体旅+百业”,加快农旅、交旅、商旅融合,互相赋能引流,并与中青旅等头部文旅集团加强合作,以国际化视野加快培育文体旅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沉浸式场景。遵循“生态为根、文化为魂、产业为脉、品牌为桥”的发展逻辑,盘锦旅游迎来丰收季,今年前8个月,全市接待游客5318.45万人次,来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十一”黄金周将至,盘锦向八方宾客发出盛情邀请:山海关不住,辽河四季新。世界这么大,欢迎来盘锦度个假!



盘锦文体旅:念好“融”字经 打好“流量”牌

“国际湿地城市”盘锦,红海滩壮丽神奇。盘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01

大美湿地织就“锦绣图谱”

春季“踏青观鸟”,夏季“滨海休闲”,秋季“绿苇红滩”,冬季“冰雪温泉”,当下的盘锦,全时全季全域旅游业态渐入佳境。

如此,源于盘锦独特的生态底色。广袤的辽河口湿地是这座“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这里有天下奇观红海滩,有浩瀚无垠的芦苇荡。这里是世界候鸟迁徙重要的中转地,每年有120多种超过100万只野生鸟类在这里迁徙停歇、繁衍生息。这里是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也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还是“海上大熊猫”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产仔地。

湿地,既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盘锦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活水”,其生态价值体现在“保护—开发—赋能”三维体系中,让湿地从生态资源织就“锦绣图谱”,“生态屏障”变为“发展引擎”。

红滩绿苇就是盘锦文旅最闪亮的代言人。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春花说:“以前翅碱蓬退化使红海滩面积锐减至2000亩,湿地功能持续弱化。我们邀请专家围绕湿地修复开展研究,疏浚潮沟、人工降滩、补种翅碱蓬,增殖放流沙蚕和弹涂鱼,实施土质改良及生物链完善工程,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恢复红海滩区域的海洋环境及湿地生态系统。”

如今,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翅碱蓬生机勃勃,红海滩湿地修复工程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围绕“红海滩+”做文章,盘锦市创新推出“湿地研学游”,联动科研机构与中小学开发“潮汐观测+鸟类辨识”课程,红海滩湿地科学馆则以标本、模型、多媒体解读辽河口生态密码。

由此延伸,盘锦搭建湿地“融合骨架”,规划“一横三纵,一核四极,多点支撑”的“1314+N”产业体系:“一横”为最北海岸线休闲度假带,“三纵”串联辽河、大辽河及主城区产业带;“一核”以双台子区、兴隆台区为都市文体旅融合核心,“四极” 分别以大洼区“红海滩”、盘山县“绕阳湖”、兴隆台区“苇海观鹤”、辽滨经开区“踏浪金滩”为增长极,实现“全季化、全域化”产品供给。

目前,依托湿地与滨海滩涂资源,盘锦已打造国家3A级以上景区25个、国家级及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撑起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框架。

随着“天下奇观红海滩”“中国最北海岸线”成为辽宁旅游符号,去年“十一”期间,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单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跻身抖音国内景区热度第七。按照订票趋势,今年“十一”假期,游客数量有望新突破。


盘锦文体旅:念好“融”字经 打好“流量”牌

盘山县“稻里”景区农文旅融合,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辽宁日报特约记者 虞伟 摄


02

稻香蟹肥叫响“盘锦有礼”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下,无数游客正在盘锦田间感受着辛弃疾的诗词之美,这里有稻,有蛙,还有蟹。

盘山县太平街道新村村的“稻里”景区,1500亩稻田绵延纵横,依托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与盘锦绕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优质稻田所建,由盘山县委统战部牵头,太平街道联合盘锦文旅集团等共同打造,以稻米文化、鱼蟹稻共生为主题的四大核心游乐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是乡村振兴标杆项目,还是乡村综合旅游目的地,成为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开业两个月来,“稻里”迅速跻身东北旅游线路的热门驿站和乡村游必到打卡地。景区外,旅游大巴接踵而来。景区内,陈列着木犁、木耙、播种器、风车等传统木质农具,孩子们穿上叉裤,跳进稻田边的沟渠,捕鱼、捞虾、摸螃蟹,尽享乡间野趣。大爷大妈们则围在四口大锅旁,喝着柴火慢熬的大米粥,搭配着香脆的饭锅巴,闻着锅中鲜美的鱼汤、鸡汤味儿,幸福地咂巴着嘴。

“稻里”景区负责人张峰岳介绍,自开业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近两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000人次。

登高远望,大格稻田中种植的正是盘锦市大力推广的“红海滩1号”,作为优质水稻新品种,它在外观、气味、弹性、黏度、口感等指标上全面提升,荣获全国金奖。“我们就是要让游客在赏景游玩之间,感受盘锦深厚的稻作文化。”张峰岳说。

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盘锦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旅游村、民俗村、采摘村等星罗棋布。围绕“醉美田园”精品线路加强策划包装,盘锦市将北旅田园、绕阳湖、大堡子村等农旅景点串珠成链,安排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盘锦“湿地之都,蟹肥米香”之旅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推介。

截至目前,盘锦植根百年稻耕文化,打造旅游特色村33个,建设荣兴博物馆、二界沟排船博物馆等乡村文化展馆8个,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人数占全市景区接待总人数的“半壁江山”。

近日,2025年辽宁省品牌价值榜揭晓,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山县河蟹品牌价值分别达到623.55亿元、467.88亿元、269.37亿元,分列全省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榜第一、第二和第四位,盘锦碱地柿子品牌价值达到55.68亿元,盘锦农产品在“霸榜”的同时,品牌价值亦攀升至历史新高。盘锦大米、盘锦碱地柿子、盘锦水飞蓟籽油、盘锦河蟹、盘锦草虾、盘锦海鸭蛋6个特色农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丰收节来临之际,盘锦河蟹争霸赛激战正酣,盘锦大米订单不断,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牵引,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放大品牌效应,“盘锦有礼”已成为这个假期游客购物的重要选项。


03

“文化+”拓展旅游产品体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建市仅41年的年轻城市盘锦,面对“文化”问题,答案坚定。

“我们将在国庆节假期送上文化大戏!”

戏从何来?以流行文化为特征的广厦艺术街、以地域文化为特征的辽河民俗博物馆、以传统文化为特征的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等已经成为盘锦撬动域外客源市场的“支撑点”和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之一,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秋夜,漫步盘锦市广厦艺术街,夜市人潮涌动。艺术融于烟火。游客来这里可不只吃吃喝喝,还冲着这里的艺术氛围而来。自2022年调整业态以来,这里有知名的画苑,有盘锦地域特色的苇艺非遗工坊,有收藏近万卷中医古籍的辽河口中医古籍博物馆,还有众多自带“流量”的文艺范店铺。目前,已有上百名国内外艺术家入驻街区,随着游客数量节节攀升,这里已成为热门打卡地,书画作品交易量不断增加。

广厦艺术街总经理张悦说:“这里今年日均客流量6000人次以上,周末可达上万人次,我们正在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辽河入海口,盘锦市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资源,整理文化家底,延伸岁月之脉,完成了自身的文化定位,推出了代表性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盘锦福德汇辽河民俗博物馆内,以非遗辽河口渔家菜为主线,跨界整合,融合发展,成为盘锦文旅融合新地标。

在这里,张嵩、辛亚萍夫妇作为辽河口渔家菜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梳理非遗背后的辽河流域渔家历史、民俗故事,让非遗从技艺升华为承载地域文化记忆的符号,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在餐厅教学、现场展演等方式,将非遗从“静态展品”转化为游客可参与、可感知的互动体验,让非遗辽河口渔家菜“活”在当下。溯源辽河味道,如今盘锦市深入挖掘辽河口渔家菜等地域美食,构建地域美食品牌矩阵,借由美食文化的发酵效应,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增长。

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盘锦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景区正式签署1986版《西游记》合作协议,央视代表现场颁发“西游记”授权证书,黑风关古镇同步发布“黑风关里 经典西游 ”文旅演绎,涵盖西游音乐节、人生何处不西游、四圣戏八戒、大闹天宫等十大沉浸式情景演艺,计划于“十一”黄金周全面升级亮相。

通过拓展文化增量,盘锦市丰富“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运动”“文化+温泉”“文化+民宿”等业态,探索构建了“文化+”“+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正赋能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04


赛事旅行带动流量增量

盘锦文体旅:念好“融”字经 打好“流量”牌

2025盘锦红海滩马拉松,万名选手激情开跑。 辽宁日报特约记者 虞伟 摄

9月21日,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万众欢腾,2025盘锦红海滩马拉松鸣枪开赛,最美赛道上,万余名选手激情开跑。

自2015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历经10年成长,红海滩马拉松已从新生赛事发展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长跑活动,成为展示盘锦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的重要窗口。

本届赛事每2.5公里设1个补给站,除常规补给外,为凸显盘锦特色,还特别提供盘锦河蟹、大米、碱地柿子、小卷饼及非遗小吃等地方美食,让跑者在补充体能的同时品味地道饮食文化。 赛后,盘锦市还推出“马拉松+旅游/稻田研学/河蟹品鉴”套餐,形成“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品牌传播”闭环。

叫响“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近年来,盘锦市成功举办了NBL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全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辽宁省城市联赛等赛事,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观众近4万人次。随着赛事效应发酵,今年以来,全国匹克球巡回赛等陆续落地盘锦。

以“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为突破口,盘锦鼓励旅游景区开发冬季冰雪项目,打造冰雪研学产品,推出“冰雪+体育”的冬季精品旅游线路,让冰雪产业成长为新热点,真正实现旅游业四季全时发展。

下好体旅融合“先手棋”,盘锦市依托良好的群众体育传统和生态旅游优势,从职业体育向全民体育延伸,引导体育消费大众化、体育旅游社区化。充分利用省、市两级体彩公益金加大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体育公园、社区(村)广场以及足球、篮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巩固“15分钟健身圈”,共新增各类全民休闲健身设施300套4000余件。辽河湿地万人徒步大会等成为体育消费新亮点。通过打造赛事品牌,充分发挥体育赛事资源的引爆效应和集聚效应,盘锦市多维度叫响“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有效带动餐饮、购物、夜经济等消费增长,成为集聚人气、增添城市活力的新引擎,成为引客入盘的重要支点。(张营)



“十一”假期这样游盘锦


第一天 拥抱中国最北海岸线

打卡点1 中国最北海岸线石刻

国家AAAAA级景区——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

被誉为“世界红色海岸”,河海相融,是“中国最北海岸线”。朝海面碱蓬铺岸,滩涂霞染,芦荡浩渺,碧浪连天。背海面油田井架昂首,稻田成片,苇田无垠,三“田”呼应。湿地内数以万计的水鸟翱翔蓝天,好似人间仙境。


打卡点2 婚纱摄影基地

辽河入海口唯一的海滨浴场——金帛滩。

金帛滩为国家AAAA级景区,拥有盘锦最长的人工沙滩。景区海水清澈干净,沙滩细腻柔软,可尽情享受玩海乐趣。海边可以租帐篷、阳伞、桌椅,特别适合家庭亲子游。


第二天 呼吸湿地田园气息

打卡点1 鸟乐园野生白鹭繁殖区

国家AAAA级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区。

鸟乐园远离尘嚣,森林树木参天,静谧幽深,这里已成为候鸟的驿站、留鸟的乐园。苇海蟹滩一片浩瀚,清风徐来,碧浪起伏,飒飒之声,不绝于耳。


打卡点2 黑风关城楼

国家AAAA级景区——北旅田园黑风关景区。

北旅田园以“唐风文化”为特色,让您感受到“一朝入古城、一梦回千年”。古镇内市井街、唐人街、垂钓区、天下粮仓区、唐王点将区等错落有致,不时穿插着唐风古装街头秀,穿越千年,尽在眼前。


第三天 感知辽河口文化传承

打卡点1 辽河碑林

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唯一不断代的碑林——辽河碑林。

碑刻展览区收藏我国从文字符号、甲骨文到历朝历代书法大家的书法精品碑刻700通、1064块,享有“中华第一碑林”的美誉,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仿古建筑。


打卡点2 盘锦博物馆群落

由辽河美术馆、辽河民俗博物馆和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构成。

高水准的国家级书画展、丰厚的地域文化展、精妙的特色非遗展足可以让您品味一次文化大餐。


第四天 一路风景暖水情深

打卡点1 绕阳湖音乐露营地

绕阳湖水上休闲度假区。

或泛舟湖上,观百鸟戏滩,听琴瑟和鸣;或凭栏小酌,欣赏美景之余品尝珍馐美味,清风掠过,带走烦恼忧愁,宛如置身于诗画之中。


打卡点2 红海湿地温泉乐园

国家AAA级景区、盘锦“首家园林式露天温泉”——红海湿地温泉乐园。

由四季阳光大厅、戏水乐园、室外温泉、休闲娱乐等组成,是成人的休闲天地,儿童的梦幻乐园。


第五天 非遗传承的古老镇街

打卡点1 荣兴博物馆

盘锦市最大的朝鲜族居住地——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

这里有浓郁的朝鲜族风情、深厚的农垦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悠闲的时光。


打卡点2 田庄台非遗小吃店

曾经大辽河航运最大码头所在地——田庄台古镇。

田庄台非遗小吃代表了盘锦独一无二的老味道,已成为辽河口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让美食爱好者饱尝舌尖上的欢乐。


打卡点3 朝鲜族秋千

朝鲜族风味美食爱好者乐园——平安镇平安朝鲜族村。

这里的烤肉、冷面、打糕、拌菜,分量足、品质好、价格低。整洁的村容村貌、质朴的民风民俗为这里赢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称号。


第六天 都市里的休闲时光

打卡点1 江南风情园

东北最大的仿古园林——江南风情园。

汇集了中国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特色建筑。园内集中了榫卯、绘画等古建筑艺术,具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打卡点2 广厦艺术街

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广厦艺术街。

畅游感受艺术之旅,这里聚集众多的青年艺术创业人才,主题餐饮点、咖啡甜品店、手工体验馆、艺术书画店、摄影工作室、私人博物馆等流行时尚的创意小店。苇编、苇画、泥人等非遗项目琳琅满目。华灯初上,“文化夜市”人气爆棚,脱口秀、魔术秀、电音乐队、大荒皮影戏等精彩演出让人应接不暇。


第七天 触摸盘锦历史脉搏

打卡点1 森林公园

盘锦地标最高点——森林公园。

景区内植被覆盖率90%以上,是盘锦原生态保护较好的森林公园,还有一处神秘的沙坨,是家庭聚会、亲子游戏的好场所。


打卡点2 边墙与得胜碑

盘锦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胜村。

盘山县得胜镇得胜村的得胜碑北侧横亘着由东向西约3000米长的边墙,相传为明英宗朱祁镇为防御入侵而修建的土夯长城,也称河套边墙,现存三台子及边墙遗迹。当地得胜皮影历史悠久,曲调悠扬,影偶鲜活生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