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移动已不是单一的通讯企业,更不是简单的桥梁作用缔造者,而是由N个核心场景随心布局的中国式数字化智慧和AI技术系统的时代进程的推动者。“移动智...
2025-11-08 4
一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战,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危机。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制定的《商品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实体资产实施冻结,并通过法院裁决暂停了中方任命的董事长职务,将闻泰科技持有的98.23%股权强制移交第三方托管。这场被业内称为“法律闪电战”的行动,仅用七天便完成了对企业控制权的剥夺,却意外触发了连锁反应——从欧洲到日本的车企生产线被迫放缓,芯片库存告急,每天损失以亿欧元计。而中方商务部的回应仅有短短七个字:“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荷兰的“强盗逻辑”遇上中国的“产业链底牌”
荷兰政府或许未曾料到,这场看似顺利的“强夺”行动,反而暴露了自身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误判。安世半导体的真正命脉并非位于荷兰的设计总部,而是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当中方于10月4日宣布对安世中国的成品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后,大众、宝马等依赖其车规级芯片的车企瞬间陷入恐慌——安世占据全球功率半导体40%的市场份额,一辆大众高尔夫汽车就需要400多颗其生产的芯片。更讽刺的是,荷兰为施压中方,于10月26日断供安世中国的晶圆原料,却反被揭穿“拖欠东莞工厂10亿元货款”的真相。安世中国直接亮出底牌:库存充足可支撑至年底,且已启动与中芯国际等国内供应商的产能切换。荷兰的短视行动,恰似面包店老板抢走揉面师傅的围裙,却忘了面包能出炉全靠师傅的手艺。
车企沦为大国博弈的“冤大头”,供应链韧性考验全球格局
这场争端中最无奈的,莫过于欧洲和日本的车企。日产墨西哥工厂因芯片断供被迫停产,每条生产线日均损失数百万欧元;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预警“装配线可能大规模停工”。车企的困境折射出半导体产业的残酷现实:车规级芯片认证周期长达6至12个月,即便找到替代供应商,也无法短期内填补缺口。而中方在11月1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被解读为“既维护主权,又承担全球供应链责任”的精准反制。与此对比,荷兰政府被批评为“草台班子”,其行动未评估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冲击,甚至可能加速光刻机巨头阿斯麦逃离荷兰——国家信誉如同信用卡,刷爆时连本国企业都会弃之而去。
中美暗战与欧洲的“傲慢陷阱”
多方迹象显示,美国是荷兰行动的幕后推手。美方曾多次与荷兰磋商,警告“不管制安世将实施出口限制”,这与阿斯麦光刻机出口限制模式如出一辙。但荷兰低估了中方反制的决心与能力。中国虽在先进制程芯片上受限,但成熟制程产业链完整,本土企业已占据全球晶圆产能半壁江山。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强制采用人民币结算、切断荷兰总部系统连接等一系列操作,堪称“华为式自救”的翻版。而士兰微与大众签订2026年供货协议、宝马将中国SiC模块验证周期压缩至6个月等动向,更预示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欧洲仍活在“技术霸权”的幻梦中,却忘了供应链的博弈早已从技术控制转向了产能与市场的实际掌控。
半导体争端的启示:傲慢比封锁更危险
安世事件暴露出西方对华战略的结构性矛盾:既想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又无法脱离中国制造的产业链支撑。荷兰强夺股权后,实际只得到一个“空壳总部”,而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与供应链重组,反而助推中国功率半导体自主化进程——2024年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已达35%。这场争端没有赢家,但中方通过库存管控、豁免政策与产业链韧性,展现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定力。当荷兰还在纠结如何解释“国家安全”时,全球车企已用订单投票,将供应链重心转向东方。半导体战争的终极战场,从来不在法庭或政令中,而在生产线与市场里。
相关文章
如今的中国移动已不是单一的通讯企业,更不是简单的桥梁作用缔造者,而是由N个核心场景随心布局的中国式数字化智慧和AI技术系统的时代进程的推动者。“移动智...
2025-11-08 4
一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战,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危机。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援引1952年冷...
2025-11-08 5
大家都在等着福建舰官宣服役的消息,却忽略了另一件事。在福建舰之前,全新的052D导弹驱逐舰,“驻马店”舰正式入列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消息放在十...
2025-11-08 5
50岁的女人,像陈酿的酒。褪去了20岁的青涩、30岁的慌张,她们见过生活的风雨,也懂了自己真正要什么。 在感情里,她们早不稀罕花前月下的浪漫——那些送...
2025-11-08 5
人机交互中的情感操控“黑洞” ——基于虚拟聊天伴侣的反思 吴静 |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5年第8期 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
2025-11-08 5
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起步飞快,有人后程发力。2023年北京马拉松赛场上,一位68岁的老人用4小时30分钟完赛,这个成绩让许多年轻人汗颜。他不是专业...
2025-11-08 5
大家都知道,郑丽文已经正式出任国民党主席。就在大陆网友对郑丽文抱以期待时,她却语出惊人,甚至说出了连“台独”首要分子赖清德也不敢说的话。那么,郑丽文处...
2025-11-08 5
骨头松了,最怕的不是疼,是哪天轻轻一滑就躺进手术室。 上周,北京协和医院悄悄上线一套“抗阻+振动”AI课,70岁大爷练了半年,股骨颈骨密度愣是从-2...
2025-11-08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