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9)...
2025-10-04 2
2025年9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干了件大事,他们用高分辨率图像,把“最后防线”抗生素多粘菌素怎么搞垮细菌防御的过程拍得清清楚楚。
这事儿不是小发现,毕竟现在全球耐药菌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说每年都有超百万人因为抗生素没用死掉,以后还可能更多。
之前我一直以为抗生素都是“硬闯”细菌防线,没想到这回发现居然是“骗”细菌自己毁了防御,挺颠覆认知的。
研究结果还发在了《自然微生物学》上,能上这个杂志,说明这发现的分量不一般。
他们观察的是大肠杆菌,用的是能看到纳米级细节的显微镜,就是那种连细菌表面一点点变化都能抓着的设备。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个实验室里的新鲜事儿,后来发现对医生治病太有用了,尤其是对付那些特别“扛药”的细菌。
咱们先说说那些难搞的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
这种细菌外面有两层细胞壁,跟穿了双层装甲似的,多数抗生素根本打不进去。
多粘菌素是最后能治它们的药,但之前没人知道它到底怎么起效。
临床医生怕是最有体会,遇到这种细菌感染,只能赌多粘菌素管用,至于它怎么杀细菌,谁也说不准。
研究团队就盯着大肠杆菌看,从加了多粘菌素开始,每分钟都拍。
15分钟的时候,细菌表面就开始肿起来,还鼓出小疙瘩;30分钟的时候,这些疙瘩更明显了,细菌还在疯狂造“装甲材料”;到60分钟,造出来的材料居然开始掉,细胞壁上就出了漏洞;90分钟的时候,抗生素就从漏洞里钻进去,细菌就死了。
帝国理工学院的爱德华兹博士说这像“细菌被迫快节奏造砖,结果墙没砌好先塌了”,这个比喻太形象了。
很显然,之前大家都想错了,以为多粘菌素是直接戳破细菌的装甲。
现在看,它是“耍了个小聪明”,诱使细菌自己过度生产,最后把防御搞垮。
这种方式比硬闯要“高明”多了,也解释了为啥多粘菌素能对付其他药搞不定的细菌。
不过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难道所有细菌都会这么“上当”?后来看研究才知道,不是所有,休眠的细菌就不吃这一套。
讲完活跃细菌怎么栽跟头,就得说说那些“装死”的细菌了。
休眠的细菌就像动物冬眠,大部分生命活动都停了,连装甲都不造了。
多粘菌素的招数不是靠细菌造装甲吗?现在细菌不造了,它自然就没用了。
伦敦大学学院的Hoogenboom教授说,这就是为啥有些感染总反复,治疗的时候细菌休眠躲过去,停药了再醒过来,感染就又发作了。
研究团队还做了个实验,往有休眠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里加葡萄糖。
15分钟后,细菌居然醒了,开始造装甲,这时候多粘菌素再上,就能杀死它们了。
这个15分钟的窗口特别关键,刚好是细菌吃了葡萄糖,重启装甲生产的时间。
本来想,是不是只有大肠杆菌这样?后来发现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也差不多,休眠的时候都能躲过多粘菌素。
搞清楚这个规律,医生们就有新招了。
诺丁汉大学的博涅夫教授说,可以“先唤醒细菌再杀”,要么在用药前用东西激活休眠菌,要么用药的时候一起加促进装甲生产的物质。
这招看着反常识,毕竟谁会主动叫醒细菌再杀?但仔细想,不叫醒的话,细菌一直躲着,感染永远好不了,还不如主动点,把它们揪出来解决掉。
当然,这还只是实验室里的想法,要用到临床上还得做很多试验。
比如怎么在人体内精准唤醒细菌,不影响正常细胞?怎么控制激活的时间,刚好和多粘菌素起效时间对上?这些都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发现已经给耐药性危机指了条明路。
这项研究是英国好几个机构一起资助的,包括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惠康基金会。
博士生博雷利说“能实时看到抗生素杀细菌的过程,太不可思议了”,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用图像把微观世界的过程拍出来,比光看数据要震撼得多。
现在全球每年超百万人死于耐药菌,多粘菌素是最后一道防线。
这个研究不仅搞懂了它的作用机制,还找到了对付休眠细菌的方法。
未来要是能根据细菌是活跃还是休眠,定制治疗方案,比如先激活再用药,那很多反复感染的病人就能少遭罪了。
毫无疑问,这不是结束,而是对抗耐药菌的新开始,接下来就看实验室的发现怎么变成病床边的疗法了。
相关文章
在最近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让整个欧洲都感到大吃一惊。大家原本以为特朗普会继续“一意孤行”,但没想到,他突然转变了对乌克兰的立场,支持乌...
2025-10-04 3
我把灵魂与头脑、心灵生活与智力生活区别开来。人有一个头脑,这是可以看见的,而灵魂是看不见的,你问我灵魂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我说不出来。但是,我认为灵魂与...
2025-10-04 3
“光环再耀眼,也遮不住骨子里的阴暗。”这句话用在这几位前央视主持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们曾是镜头前西装笔挺、谈吐专业的媒体人,站在全国观众面前,享受着...
2025-10-04 3
2025年9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干了件大事,他们用高分辨率图像,把“最后防线”抗生素多粘菌素怎么搞垮细菌防御的过程拍得清清楚楚...
2025-10-04 3
八朝古都的风穿过城墙,卷着油泼辣子香、芝麻焦香、老汤炖鸡香,在街头打了个转儿——这味儿,是开封藏了千年的“舌尖密码”。都说灌汤包是开封的“门面”,可真...
2025-10-04 3
撒贝宁在商丘街头被一碗汤问懵,本地人七成叫不出名字,镜头扫过只剩空碗。 那碗汤写在菜单最底下,字库里几乎打不出来,左边一个食字旁,右边一个它,手机输入...
2025-10-04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