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青岛,说句不好听的,暑假期间,一般人来这里还真受不了青岛这地界儿,历史比海边的浪花还曲折。早前听市北文化馆的非遗传承人李力老师讲过,孔子当年都...
2025-08-26 1
据环球时报报道,光复节80周年,首尔会场灯火通明,仪仗队整齐列阵,李在明站在总统讲台上谈“团结”,而那些最能象征“跨越”的空椅子——朴槿惠、李明博的座位——空着。邀请函确实发了,回执也来了,答案很干脆:不去。连客套的回旋都省了。更添几分讽刺的是,同日媒体捕捉到朴槿惠“精神抖擞”地逛传统市场的画面,和“身体不适”的说法形成强烈对照。对李在明来说,这场精心设计的“团结秀”,被“空椅子”硬生生拉回了政治现实。
它背后至少有三条结构性线索:韩国“仪式化团结”的现实边界、朴槿惠“缺席政治”的象征逻辑、以及光复节上打包推出的大规模特赦在国内政治生态中的真实冲击。新闻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它只是播放“发生了什么”。我尝试把这三条线并到一起,说清楚“这件事在韩国意味着什么”。
光复节80周年纪念分为两场:上午是国家正式仪式,下午是“国民任命仪式”。李在明把“团结”这个词反复强调,邀请历任元首与在野重量级人物“共襄盛举”。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野党集体表示只参加上午国家仪式,不出席下午的政治环节;传统盟友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也选择缺席;前总统朴槿惠、李明博明确不参加。
媒体还给了另一条争议焦点——特赦。李在明政府以光复节为契机,推动特赦、减刑、复权的规模化举措。韩联社披露数字是约83.6687万人,并点到一批政治人物在名单之内,包括曹国及其妻子、首尔市前教育监曹喜昖、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尹建永、前议员尹美香等。反对派质疑“上任两个月即大赦要员”的动机,舆情调查给出的支持率反馈不算好看,56.5%的执政支持率被媒体称为就职以来最低。
为什么说朴槿惠“不去”并不出人意料?要把她的“缺席”当成一种“表达方式”。这位经历了弹劾、服刑、特赦的前总统,已经不需要任何一次“站台”去证明存在,她的政治资本来自“象征”。她的基本盘在保守派,中老年选民构成的“情感共同体”,依然把她当成一种“秩序观”的代表。她若坐在李在明的“任命仪式”台下,在象征上近似给现任路线做了背书——从半岛政策叙事,到对外姿态,哪怕不谈细节,光是姿态本身足以引发基本盘的心理塌陷。对一个把“象征资本”当命的政治人物来说,“缺席”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发声。
李在明政府在光复节选择“团结+特赦”的组合拳,一面试图通过仪式修复政治裂痕,一面通过特赦释放“社会整合”的信号。同时,他的对外表述里强调“恢复韩朝信任”“基于原则处理历史问题、面向未来推动韩日合作”。这些话术,放在演讲稿里没问题。但政治与社会的落差,恰恰是在“口号”和“感受”之间。对朝“恢复信任”的落地要看热线复开、人道合作、边境事件沟通等机制化动作;对日“面向未来”的推进要看出口管制、材料供应、海上协作与情报机制的文本化交付;而对华互动的“冷与热”,在半导体、市占、旅游等行业的曲线里几乎是“秒表级”体现。
特赦是另一只“靴子”。韩国政治的“赦免”传统有其历史逻辑,多在国家重要时点以和解叙事净化政治空气。但这一次的舆情火力大,很大程度上来自两点:一是时间点太早,“上任两个月”就处理一批社会高度敏感的人士;二是名单结构引发“选择性宽恕”的观感。政客可以用“国家和解”作动机陈述,选民看的是“公平正义感”。在高极化社会里,赦免的政治成本,不亚于一次小型选举。从这个角度说,李在明不止是在做法政决断,也是在下注支持率的底盘。
再拉一条看不见的线:仪式化团结能修复的,远小于政策化团结。在野党集体“只上午、不下午”,劳总选择罕见的缺席,意味着“话术团结”的边际效应已经很低。对抗极化,需要的是“可分歧的治理空间”与“可验证的信任机制”。这两样东西在光复节上看不到,在财政预算、产业补贴、住房与物价政策的执行表上能不能看到,才是关键。而朴槿惠的“不去”,恰恰在提醒现政府:你请我来坐,不如告诉我,你打算怎么让我的支持者的“账本”好看一点。她在政治意义上拒绝“被动站台”,也在策略意义上避免让保守阵营的裂痕扩大为“身份背叛”。
说到裂痕,不妨拿保守阵营自身做一面镜子。几个月前,多个朴槿惠粉丝团宣布转向支持李在明,公开批评国民力量党在“紧急戒严事态”等议题上的话术与责任推诿。这里面当然有“情绪政治”的成分,但更值得在意的是“组织力下滑”。当一个阵营在叙事上否定自己的历史人物、在议程上缺乏对支持群体的“照拂”,粉丝的“用脚投票”就会发生。朴槿惠选择不说话,保守阵营看起来“群龙无首”,这反而强化了她的象征资本——“我不必须说,沉默就是我的立场”。这也是为何她的“缺席”比她的“出席”更有话题权重。
回到朴槿惠。她的政治履历有争议,有错误,有争斗。可她的“缺席政治”里有两点值得记下来:一是坚守自我身份边界,哪怕这会被解读为“傲慢”;二是用最小动作发出最大信号,不为别人“填场”。在象征政治时代,坐与不坐,站与不站,都在写剧本。她选择不站台,等于告知所有观众——“团结”的名字不能被随便拿来当道具,需要用政策把舞台底座打牢。
朴槿惠够不够“硬气”,不是看她说了什么,而是看她在关键节点“没做什么”。她没有去帮现任政府“完成镜头”,她保住了自己的“象征资本”,也迫使执政团队回头看“团结”的底座究竟在哪里。李在明有没有面子,我相信他也明白,面子不靠请帖,靠把程序、政策和收益摆到台上。越是在舞台最热闹的时候,越要让规则与数字说话。光复节过去了,空椅子还在,而答案也摆在那儿:不去,不等于不谈;不谈,不等于不治。治,要从“可验证的信任”开始。
相关文章
去了一趟青岛,说句不好听的,暑假期间,一般人来这里还真受不了青岛这地界儿,历史比海边的浪花还曲折。早前听市北文化馆的非遗传承人李力老师讲过,孔子当年都...
2025-08-26 1
在体育界与名人婚恋的故事里,伏明霞与梁锦松的结合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部情节跌宕的生活剧,充满了各种情节与看点,也承载着岁月变迁带来的诸多...
2025-08-26 1
立秋必吃大宽豆!健脾祛湿还护眼,3种家常做法,鲜嫩通便超营养 立秋一过,早晚凉意渐浓,可身体里的湿气没少缠人,脾胃容易发“懒”,眼睛干、排便不畅也跟着...
2025-08-26 1
2025农民养老金上调!60岁以上能多拿多少?各地差距大揭秘2025年,农民养老金上调的消息犹如一颗定心丸,让众多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盼头。这不仅关...
2025-08-26 1
近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汛期相关案件一位老人在断桥附近徘徊后跌下身亡家属将相关管理部门告上法庭索赔66万余元这场悲剧究竟谁该担责?...
2025-08-26 3
最近我在北京一个科技园采访,遇到个叫王姐的项目经理。她天天用视频会议、工作群,手机一响就得回,结果现在晚上睡不着,见人就想躲。她说自己明明用着最先进的...
2025-08-26 3
据环球时报报道,光复节80周年,首尔会场灯火通明,仪仗队整齐列阵,李在明站在总统讲台上谈“团结”,而那些最能象征“跨越”的空椅子——朴槿惠、李明博的座...
2025-08-26 4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清晨的公园里,一群穿着整齐、步伐矫健的中老年人沿着跑道来回奔跑,个个满脸“健康自信”;有些人甚至还戴着心率手表,盯着配速不放,...
2025-08-2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