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10日 12:03 5 admin

当地时间6日,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演变成一场激烈的外交交锋。

面对美国代表对中国碳排放的恶意指责,中方代表耿爽以详实数据和历史事实展开有力回击,这场看似围绕环境议题的辩论,实则暴露了美国政客为维护特定利益集团,不惜在国际场合公然造谣的丑陋嘴脸。

在当天的公开会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连续两次发言,将矛头直指中国。

其核心指控包括两项:一是声称中国"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取经济优势并造成环境破坏",二是吹嘘美国环境政策"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种罔顾事实的指控立即引发中方代表团的强烈反应。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现场展示多组权威数据:2022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超51%,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占全球三分之一。

这些数据直接证明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45%,且单位GDP排放强度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方代表刻意回避的真相是:美国自1850年以来累计排放量占全球28%,居世界首位。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耿爽在驳斥中特别指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表里不一具有历史延续性。

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2019年再次启动退出程序,2020年正式完成手续。

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背后,是能源巨头科氏工业集团等共和党金主的深度介入。

作为全美最大非上市企业,科氏工业年营收超1250亿美元,其页岩气业务每年产生数百万吨碳排放。

这种利益关联在2019年达到顶峰:当民主党主导的加州通过严格减排法案时,特朗普政府立即以"联邦优先"原则叫停该州自主设定排放标准的权力。

更讽刺的是,就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仍坚持"气候变化是骗局"的荒谬论调,完全无视NASA等机构持续40年的卫星监测数据。

这场闹剧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媒体直言:某些国家将气候议题政治化,比污染本身更危险。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智利总统博里奇更在COP30预热会议上,通过视频连线展示美国得克萨斯州页岩气田的卫星污染图谱。

英国首相斯塔默虽未直接点名,但在议会质询时明确表示:当某个大国连续三次否决气候赔偿机制时,国际共识自然瓦解。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投资银行已宣布暂停对美页岩气项目的融资。

该行环境评估报告显示,美国页岩革命导致的甲烷泄漏量,相当于每年多排放1.2亿辆燃油车的排放量。

这种科学数据与政治表态的双重压力,正在动摇美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透过这场外交风波,可见美国气候政策的实质是能源霸权与气候正义的激烈碰撞。

科氏工业等能源巨头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游说资金,确保联邦政府维持对化石燃料的补贴。

2023年财政预算显示,美国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税收优惠达180亿美元,是新能源补贴的6倍。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这种利益结构导致美国气候政策呈现荒诞图景:一方面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向新能源领域投入3690亿美元,另一方面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加征254%关税。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暴露出其将气候议题工具化的真实意图。

面对美方的无理指责,中方展现出战略定力与战术灵活的结合。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

这些硬实力支撑下,中方在安理会的反击既包含数据论证,也包含原则声明:我们始终敞开合作大门,但对恶意诽谤必将坚决回击。

这种立场与2018年经贸摩擦时期的表态一脉相承。

当时中方明确"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原则,如今在气候领域同样坚持"合作共赢是主流,斗争对抗是支流"的判断。

数据显示,中美气候合作机制仍保持运转,2023年双方技术团队已完成三轮甲烷减排技术交流。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这场安理会交锋再次证明,气候问题早已超越单纯的环境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

当美国政客为维护能源垄断集团的利益,不惜在国际场合颠倒黑白时,中国用数据和事实构筑的防线,不仅捍卫了自身发展权益,更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理性范本。

随着COP30大会临近,国际社会正密切观察:这个曾自诩"气候领袖"的国家,究竟会选择继续扮演破坏者,还是回归合作轨道?答案或将决定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最终走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