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曾为此树赋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苍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走进深秋,又到银杏最美时刻,最先眺入脑海的还是大觉寺的银杏树王。这...
2025-10-25 3
10 月24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哀乐低回。
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无数人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现场除了翁帆与子女的深情送别,清华大学宣布的重要决定,更让先生的精神永远留存......
清晨不到八点,八宝山革命公墓外就排起了数十米长队。
大家身着黑衣,佩戴白花,神色肃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舍与敬重。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特意带着孩子来的父母,只为向这位科学巨匠表达最后的敬意。
人群中,杨振宁先生的夫人翁帆一身黑衣,身形单薄。
她双眼红肿,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哀伤,却依旧保持着端庄。
这些年,她始终陪伴在先生身边,悉心照料他的生活,支持他的事业。
此刻,她站在告别仪式的前方,静静凝视着先生的遗像,每一个眼神都藏着深深的眷恋。
现场的花圈排了满满一排,各界人士敬送的挽联诉说着对先生的缅怀。
有网友注意到,翁帆手中紧紧攥着一块手帕,时不时悄悄擦拭眼角。
她没有过多言语,却用沉默传递着最深沉的悲痛。
不少人看了都忍不住心疼,这位陪伴先生走过二十余年的伴侣,此刻正承受着锥心之痛。
还记得,在先生离世后的第二天,翁帆发了缅怀文,文中写道,杨先生离开时一定很欣慰,他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类进步交出了完美答卷。
她还翻译了先生九十岁时写的诗,字里行间都是对先生一生的赞颂。
“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这句话道尽了二十多年相伴的深情。
翁帆在文中说,就像《小王子》里写的,每当仰望星空,杨先生会在某颗星星上对着大家微笑。
这份温柔的念想,让无数读者看了忍不住落泪。
葬礼现场的翁帆,用沉默诠释着文字里的悲痛。
她静静站在遗像旁,目光紧紧锁着先生的面容,仿佛要把这最后的模样刻进心底。
偶尔抬手拭泪的动作,都透着难以言说的脆弱,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除了翁帆外,杨振宁的子女们能来的也都来了......
杨振宁与原配夫人杜致礼有三个子女。
大哥杨光诺,如今已是七旬老人,是一位资深工程师。
二哥杨光宇,算算年纪,如今也67岁了,是化学博士,金融领域的精英,
女儿杨又礼,今年64岁,是一名医学博士,在美国医院担任临床医生。
可以说,杨振宁现身的孩子们都很优秀,足以见得,杨振宁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成功。
葬礼上,翁帆站在家属第一位,旁边的女人看上去应该是杨振宁的女儿。
而从右边数第四位,就是杨振宁的次子杨光宇。
虽说现场并未看到大哥杨光诺的身影,但其实想想,如今的杨光诺也是一个老人了,身体状况可想而知。
不过,据说,杨光宇旁边那位看起来稍微年轻一点的男子,是大哥的儿子,也是杨振宁的长孙,还负责抱着遗像。
而剩余的其他人也都是杨振宁身边比较亲密的家人。
可以说,能来的全都来了,只为送杨振宁最后一程。
除了葬礼上这么暖心的一幕,清华大学还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葬礼当天,清华大学带来了一个让人动容的重要决定:杨振宁书屋及档案资料库正式建成启用,以此永久缅怀这位科学巨匠。
杨振宁书屋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 219 室,10 月 19 日就已正式开放。
走进书屋,迎面就能看到杨振宁先生的相框,目光温和如昔。
室内陈列着他的照片、画作、手稿,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他的著作、藏书和相关传记,满室书香都承载着思念。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展柜里的教学幻灯片手稿,上面的物理公式遒劲清晰。
还有他与挚友邓稼先的往来书信,字里行间满是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
书屋一角还还原了先生在清华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场景,家具布置、实物摆设都力求原貌,让人仿佛能看到先生当年伏案工作的身影。
同步启用的还有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里面收录了 4000 余条数据,包括书籍著作、学术论文、照片视频等,读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索。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后续还会持续补充更新,让这份大师档案一直延续下去。
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师生自发前来吊唁。
有人在遗像前静立默哀,有人在藏书前仔细翻阅,有人在留言簿上写下 “先生千古”。
这些无声的举动,都是对先生精神的传承。
杨振宁先生的离去,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但翁帆的深情缅怀,子女的齐聚送别,清华的暖心决定,让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书屋与资料库的启用,是对先生最好的告慰。
愿先生一路走好,他的学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乾隆帝曾为此树赋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苍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走进深秋,又到银杏最美时刻,最先眺入脑海的还是大觉寺的银杏树王。这...
2025-10-25 3
高市早苗的成功上台,给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迷雾,等不来北京贺电的她,赶紧向中方立下了保证。中国外交部在她当选的第一天表示“注意到了选举结果”,第二天又再...
2025-10-25 0
凤凰网财经讯 10月23日,CFA协会携手凤凰卫视联合主办“2025中国投资论坛”,聚焦可持续投资新范式、产业绿色转型路径以及ESG人才培育等关键议题...
2025-10-25 0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阔...
2025-10-25 0
前言这一回,荷兰似乎觉得自己又抓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机会——他们以为,抢下安世半导体就是握住了通往未来的金钥匙。但看起来聪明的动作,其实像极了一个在...
2025-10-25 5
10 月24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哀乐低回。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无数人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现场除了翁帆与子女的深情送别,清华大学宣布的重要决...
2025-10-25 5
10 月 24 日清晨的北京,秋意已浸透八宝山殡仪馆的每一寸石阶。不到 7 时,大礼堂外已出现零星身影,清华师生穿着统一的深色外套,有的抱着折叠椅,有...
2025-10-25 6
原标题:把握历史大势 共创美好未来(观沧海)——写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之际为团结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参与抗日,1939年,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台...
2025-10-25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