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1日 20:05 2 admin

他赤脚背着陌生女孩走了3公里,下山整整40分钟,送到能打车的路口转身就走,视频上热搜后,评论区却把这件好事骂臭了

10月19日下午,广州油麻山的风不大,台阶有点滑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一位身高接近一米七的女孩崴了脚,坐在石阶边,脸色攥得发白

同行的小伙伴瘦瘦的,忙前忙后也没法扶她走动,只能不停向路人喊“能不能帮把忙”

很多人停了一下,看看,又走了

不是没人好心,是大家心里都打鼓:背人?

万一摔了谁担责,万一出点误会,麻烦比山还高

这时候,一个穿拖鞋的河南小伙停下来,背上有汗渍,眼神特别笃定

他说了一句“我可以背你下山”,声音不大,却让人一下子安静了

小伙叫李明阳(化名),他没有直接把人往背上一扛,而是把自己的背包解下来垫在两人之间,教女孩抓住背带,脚往后一勾,说等等别担心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为了踩稳,他干脆把拖鞋一脱,赤脚踩在石面上,脚趾扣着台阶,整个人往下一沉,背上的重量被他稳稳接住

李明阳说:“换作谁都会这么做”

这话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是客气,在他这里,像一句心里话

一路上他偶尔会往上一抖,谁背过人都懂,那是为了把重量提起来,省力一点,不然很快就会滑下去

山风从树缝里钻出来,吹得背包背带“嗒嗒”响

女孩两手紧攥背带,刻意没有搂他的脖子,可能怕冒犯,也可能怕他难受

再往下走,碎石开始多了,他赤脚踩过去,脚掌被磨得发红,汗顺着脊背往下淌,背包被汗浸得颜色都深了几度

旁边有人拍了视频,也有人一路让开道,偶尔有人喊句“哥们儿,加油”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大约40分钟,他背着人走了3公里,把女孩送到能打车的地方,放下人,确认她能上车,这才弯腰把拖鞋拍了拍灰,穿上,摆摆手就走了,连名字都没留

目击的王女士眼眶有点红

她说:“现在这样不图回报的热心人太难得了,他让我们看到人性最纯粹的光辉”

可评论一开,画风骤变

有人盯着女孩没搂脖子说“你怎么这么冷漠”,有人盯着小伙起步那两下“往上一抖”,阴阳怪气地问“这两下什么意思”,还有人跳出来一句“摆拍吧,赚流量的”

更离谱的,是有人劝小伙应该用手托住女孩子的大腿,这样“更稳”,另一边马上有人回怼:你不怕被说骚扰吗

我看着这些争论,心里“咯噔”一下

把常识当龌龊,是对善意最大的污染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用背包隔开,是为了少身体接触,双手不去搂脖子,是彼此都在避嫌

那两下往上抖,是肩背力学,不是心怀不轨

网上那些轻飘飘的臆测,跟捡起一把泥往干净的水里扔没两样,先浑再说

这条视频第二天被媒体跟进后越传越广,夸的人有,泼脏水的也不少

好人越来越怕,好事越来越难

想起前阵子刷到的一个小片段,一个小伙在车站帮姑娘搬箱子,姑娘还拍视频道谢

评论里有人提醒她“小心他在箱子上装摄像头”,姑娘犹豫了一下,竟然回复“谢谢提醒”

你看,善意走到半路,就被一句话吓退了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真正的善意,也需要体面的保护

我国法律是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明确因见义勇为造成的损害,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可制度的背书之外,舆论也该收收手,别动不动就往人身上贴“动机不纯”的标签

一个愿意停下来、愿意弯腰的人,付出的是力气,也是风险,他还要面对键盘的审判吗

真正的勇气有大小之分吗?

在珠峰救人叫伟大,在山间背人就成了“摆拍”?

2023年,中山的谢如祥在8450米放弃登顶救人,被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尺度不同,动机一致,都是“看到了,能帮,就上”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我们别把日常生活里的好,矮化成某种“剧本”

站在女孩的角度想一想,她崴脚那会儿最怕的,可能是“耽误别人”,也可能是“被误会”

她不搂脖子,是礼貌也是谨慎;

小伙用背包隔开,是自护也是保护她

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不该被嘲笑

相反,这是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最可贵的一步

别让怀疑成为默认设置

看到质疑“摆拍”的评论,先问一句:有证据吗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看不懂某个动作的合理性,去搜一下常识,别急着扣帽子

下次在地铁口看到老人吃力地抬台阶,你上去帮一把就好,不必先打开相机,也不必担心“别人怎么想”,因为世界是由一件件这样的小事慢慢变好的

网络不是法外地,它同样需要善意的秩序

平台可以引导,把明显的恶意揣测和人身攻击压下去,把清晰的事实放在前面;

媒体可以多做跟进,别让当事人被谣言反复碾压;

我们普通人,最起码,打字时把良心放在键盘上

有人问我,这事儿值不值?

我想起李明阳那句“换作谁都会这么做”

广东女子登山脚崴,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却出现了

善意不是表演,它更像一瞬间做对的决定

我们可能不是每一次都能上前,但每一次都可以不去伤害那些上前的人

愿每一次伸手,都被温柔对待

愿每一个被背下山的人,记得说声谢谢,也愿更多人在看见别人伸手时,别去打断他的勇气

世界没那么坏,但别让坏话把好人逼退

最后,送给还在纠结的人一句话,算是我自己的笨见

能帮就帮,帮了就不炫耀,被误解也别急着回嘴,时间会给一个好心人最好的注解

也许很慢,但不会缺席

如果有一天轮到我们需要被背下山,也希望有人愿意停下脚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