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17:58 1 admin

周末准备出行,你把手机、充电宝、笔记本电脑一股脑塞进行李箱,拉上拉链就往机场赶。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的电子设备,在3万英尺的高空可能变成致命威胁。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你的行李箱里有多少定时炸弹?

航空安全专家、前飞行员约翰用一个专业术语描述这种危险——热失控。

简单说,就是电池突然发疯似的升温,然后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今年1月,韩国釜山航空的一架飞机还停在停机坪上,就突然起火了,调查人员后来发现罪魁祸首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充电宝。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事故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3月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近700起因锂电池引发的起火、冒烟或过热事故。

2019年全年发生45起,去年猛增到89起,今年还没过完就已经发生了62起。算下来,平均每周就有两起这样的事故在某个航班上发生。

这个增长速度听起来很吓人,但有人却表示:虽然数量在增加,但这些事故仍然比较孤立,希望它们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每个人出门携带的可充电设备实在太多了——手机、平板、笔记本、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充电宝等等,随便数数都有四五个,有的商务人士甚至能带十几个设备上飞机。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锂电池

机场安检口那些告示牌写着禁止携带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得超过多少瓦时,看得人一头雾水。

其实,普通人根本不会去想自己的设备用的是什么电池,也不知道瓦数是多少。

专业人士给出了一个超级简单的判断方法:只要想想这个东西能不能充电就行了,能充电的,基本都有锂电池。

按这个标准,你的手机、笔记本、平板、智能手表、电动牙刷、便携式充电器、电子烟、无线耳机、kindle阅读器,甚至那些新式的无线卷发棒和吹风机,全都在嫌疑名单上。

更麻烦的是,有些无线美发工具用的不是锂电池,而是丁烷气罐。

这玩意儿的危险性一点不比锂电池低,要知道,丁烷是极易燃的气体,在密闭的飞机货舱里简直就是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货舱里的电池为什么特别危险?

现在美国的规定很明确:除非完全关机并且包装得严严实实,否则含锂电池的设备不能托运,为什么?因为货舱和客舱有本质区别。

在客舱里,如果你的充电宝突然冒烟了,乘务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飞机上配备了专门的防火袋,可以把冒烟的设备迅速隔离,但在货舱里,没人能看见,没人能闻到,等到烟雾或火苗大到触发烟雾报警器时,可能已经晚了。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而且飞行途中的颠簸、气压变化、温度骤变,都可能让本来好好的电池突然情绪失控。

现在最简单的安全原则就是,把所有可充电设备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如果它们冒烟或者产生火花,你能立刻发现并处理,这就是为什么备用充电宝、单独的电池必须随身携带,绝对不能托运。

哪些电池最容易出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便携式充电器是引发事故的头号元凶。

为什么充电宝这么危险?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有些山寨货甚至虚标容量,电路设计不合格,电芯质量堪忧。

除了质量问题,损坏的电池更是高危群体,比如说,如果你的iPhone或iPad摔了,屏幕裂了,那说明它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力。

这种冲击很可能已经损伤了内部电池,让它处于随时可能暴走的状态,直白点说,不要把损坏的设备带上飞机。

还有一种情况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召回的电池,有些品牌的电子产品因为电池问题被召回,但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或者懒得处理,这些被召回的电池往往存在设计缺陷,出问题的概率比正常电池高得多。

电池鼓包是另一个明显的危险信号,如果你发现手机背面突起,或者笔记本电脑底部不平了,那说明电池内部已经出现了化学反应异常,正在产生气体。

这种电池随时可能爆炸,千万别带上飞机,甚至别继续使用。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聪明的打包方式能救命

既然这么多设备都有风险,怎么打包才安全?专家给出了几个实用建议:

首先,出发前检查所有设备,看看有没有鼓包、过热、外壳破损等明显问题。把这些问题设备留在家里,或者送去维修后再用。

其次,把所有可充电设备放在随身行李里,并且放在容易拿取的位置,不要埋在衣服堆底下,万一需要紧急取出会很麻烦。

第三,如果你的随身行李在登机口被要求托运(这在满员航班上很常见),一定记得把充电宝、备用电池、电子烟取出来,塞进口袋或者随身小包里,很多乘客就是在这个环节出问题的。

第四,给充电宝和备用电池的接口贴上绝缘胶带,或者用塑料袋单独包装,防止它们和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接触短路,有些人把好几个充电宝随便扔在包里,它们相互碰撞摩擦,很可能引发短路。

最后,关于那些无线卷发棒和吹风机,如果是丁烷驱动的,每人只能带一个,必须放在随身行李里。

如果相关人员在托运行李里发现了,会直接交给航空公司处理,你的行李可能被延误,设备也可能被没收。

38%的人都在犯错?航空专家紧急警告,iPhone里藏着的致命危险!

未来会更安全吗?

面对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业界正在采取行动。

技术层面,电池制造商在努力提高产品安全性,新一代的锂电池采用了更稳定的化学配方,有更好的热管理系统,出问题的概率在下降。

但咱们也必须承认:只要人们继续大量携带可充电设备出行,风险就永远存在。

对于普通旅客来说,记住最核心的一点就够了:你的每一个能充电的设备,都应该在你的视线范围内。

这不仅是为了遵守规定,更是为了你和其他两三百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毕竟,在飞机上,没有小事。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