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美方想要的中方给了,对美稀土出口暴增660%,特朗普不满足,谈判前开始对中国“临场加价”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5日 17:55 4 admin

最近国际经贸圈又上演了一出“你退我进”的戏码。就在中美稀土贸易刚恢复平静之际,美方突然在谈判桌上甩出新筹码,试图用石油制裁议题“掐住”中国咽喉。这波操作背后,既有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无奈妥协,也暴露了其惯用的政治操弄手段——先给颗糖,再挥大棒。

1.稀土出口暴增:中方兑现协议,美方“止血”成功

6月的贸易数据让国际市场瞪大了眼睛——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量飙升至352.8吨,较5月暴增660%。这一数字背后,是中美此前达成的“技术换资源”协议:美方取消芯片软件、发动机等领域的对华管制,中方则恢复稀土正常供应。值得注意的是,6月全球稀土磁体出口总量达3188吨,同比虽下降38.1%,但对美出口的激增直接让美国部分“关停”的生产线重启。

美方想要的中方给了,对美稀土出口暴增660%,特朗普不满足,谈判前开始对中国“临场加价”

稀土(资料图)

美国媒体算过一笔账:此前对华稀土管制至少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损失。如今中方恢复供应,相当于给美国产业“止血”。但这份“诚意”显然没让美方满足,反而成了其新一轮谈判的筹码。

2.美方“临场加价”:石油制裁成新筹码

就在稀土出口数据公布的同一周,美国财政官员在采访中突然“变脸”,将中国购买俄罗斯、伊朗石油的问题塞进中美关税谈判议程。其原话直白得近乎威胁:“中国买了不少受制裁的伊朗和俄罗斯石油。”更狠的是,美国已宣布对俄石油实施“二级关税”——谁买就加征100%关税,并怂恿欧洲跟进。

这招“虚空造牌”并不新鲜。早在特朗普时期,美方就威胁对俄石油进口国实施制裁,如今不过是旧事重提,却精准拿捏了中方痛点:中国连续三个月未购美石油,能源合作转向俄伊,确实动了美国的“蛋糕”。

3.美国的算盘:三重算计下的政治豪赌

美方为何在此时抛出石油议题?明面上是为“配合制裁”,实则藏着三重算计:

•地缘上:美国对俄伊制裁长期依赖“切断能源命脉”,但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让制裁效果大打折扣。逼中方减少俄伊采购,等于间接维护自身制裁体系。

美方想要的中方给了,对美稀土出口暴增660%,特朗普不满足,谈判前开始对中国“临场加价”

稀土(资料图)

•谈判上:关税僵局下,美方急需新筹码施压中国让步。稀土问题已“解决”,石油议题就成了“备用武器”。

•经济上:美国页岩油厂商急需出口市场,若中国因制裁退出俄伊市场,美国能源企业就能趁机补位,顺便缓解对华贸易逆差。

不过,美国的“如意算盘”有个致命漏洞——中国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对手。

4.中方的底牌:稀土主导权+反制决心

面对美方威胁,中方态度很明确:

•外交部表态:反对非法单边制裁,“贸易谈判应聚焦贸易本身”。

•能源合作:中俄伊石油贸易是“正常商业行为”,不违反国际法,更不受外部胁迫。

•稀土武器:中国掌握全球60%的稀土供应,提炼技术独步全球。即便美方推动“去中国化”,短期内也找不到替代者。

更关键的是,中方早已看透美国的套路——先让步换取供应恢复,再以石油议题“坐地起价”。这种“两步走”策略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美方的焦虑:既怕中国断供稀土,又想榨取更多利益。

美方想要的中方给了,对美稀土出口暴增660%,特朗普不满足,谈判前开始对中国“临场加价”

特朗普(资料图)

5.博弈走向:警惕“制裁疲劳”与贸易战风险

眼下局势有两大变数:

•欧盟态度:美国拉拢欧盟对华“联合制裁”难度极大。欧洲虽配合部分对俄制裁,但与中国能源合作紧密,未必愿意当美国“马前卒”。

•中方反制:若美方执意将石油议题塞进谈判,中方可能采取稀土出口管控等反制措施。参考此前经验,这种“精准打击”足以让美国相关产业“肉疼”。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擅长“极限施压”,但往往高估自己的筹码,低估中方的韧性。稀土出口激增证明,合作才能共赢;而石油议题的“加价”行为,则可能让美方失去更多市场机会。

结语: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

中美经贸博弈的本质,是规则之争而非单纯利益分配。中方已用行动证明:稀土可以谈,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石油合作是市场选择,不是政治施压的产物。若美方继续沉迷于“制裁-让步”的旧剧本,最终损害的只会是自己的国际信誉和市场利益。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靠“强买强卖”长久获利——这一点,美国比谁都清楚,只是未必愿意承认。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