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4日 19:04 4 admin

退休后总想着找个能吹海风、吃海鲜的地方歇脚,这次和老伴没选热门的三亚,直接奔了青岛。去之前满脑子都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还有扎啤配蛤蜊的鲜,可住了一个月才发现,比这些更让人记挂的,是青岛人刻在骨子里的实在与敞亮,像海边的风,不绕弯子却格外舒服。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我们在市南区老街区租了套带阳台的房子,楼下就是个小卖部,老板是对五十多岁的夫妻,姓刘。搬进去第一天,我们扛着行李箱爬楼梯,刘大哥看见就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帮忙:“哎呀,这么沉的箱子,你们俩老人哪扛得动!”帮我们把箱子搬进屋时,还特意帮着挪了挪靠墙的柜子。等我们刚在屋里收拾出点动静——拆箱子、挪行李的声响传出去,刘大姐就端着两杯刚晾好的绿豆汤过来了:“听着你们屋里搬东西的声响,知道是刚到,青岛夏天潮,先喝点绿豆汤败败火,我早上煮了不少,正好给你们分点。”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在青岛吃海鲜最讲究新鲜,可我们一开始总怕被“宰”。有次去渔港附近的海鲜市场,一个卖螃蟹的大叔看我们对着螃蟹挑来挑去,主动说:“叔叔阿姨,你们是自己吃吧?要这种壳硬、掂着沉的,肉才多。”他还帮我们把螃蟹挨个挑好、用草绳捆牢,称重时特意把秤杆翘得高高的,称完又多放了一只小的:“这个算送你们的,回家蒸着吃,鲜得很。”后来我们常去他那儿买海鲜,每次他都给我们挑最新鲜的,还教我们怎么煮虾不柴、怎么蒸螃蟹不掉腿。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去八大关逛的时候,我们想找网上推荐的老建筑打卡,可看着满街的红瓦房子迷了路。路边一位遛狗的大爷看我们拿着地图转圈,主动凑过来说:“你们要找哪个楼哦?八大关的路绕,我带你们过去吧!”他牵着狗,慢慢在前面走,还跟我们讲每个老建筑的故事,说“这栋楼以前是民国时期的老别墅,现在改成咖啡馆了,你们可以进去坐坐”。送到地方,我们想请他喝杯咖啡,他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遛弯,顺便帮个忙。”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最难忘的是去崂山的经历。我们坐前往崂山景区的公交上山,中途在一个村口站点上来一位背着竹筐的阿姨,筐里装着刚采的崂山绿茶。看我老伴盯着竹筐看,阿姨笑着说:“这茶叶是早上刚采的春茶,回家用山泉水泡着喝,清香得很。”聊了几句,知道我们要去崂山太清宫,她特意说:“下了公交还要走一段路,你们跟我走,我家就在附近,顺便带你们过去。”到了太清宫门口,她还从筐里拿出一小包茶叶,细心地塞进我老伴的手提袋里:“拿着尝尝,青岛的特产,别嫌弃。”我们要给钱,她却生气地说:“这点东西算啥,你们来青岛玩,就是客人!”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临走前一天,我们去刘大哥的小卖部买青岛啤酒,想带回去给亲戚尝尝。刘大哥听说要托运,特意找了密封的玻璃瓶帮我们装鲜啤:“这个瓶子严实,路上洒不了!鲜啤放不住,到家先冰上,喝着才够劲。”装完还额外送了我们两袋青岛海米:“泡汤喝鲜,给你们带回去尝尝,让亲戚也品品青岛的味儿。”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和老伴去青岛住了一个月,当地人对待外省人的态度:让我眼界大开

坐上返程的飞机,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大海和红瓦屋顶,我跟老伴说:“青岛的美,是看得见的海,更是摸得到的实在。”这里的人,不像南方人那样温柔含蓄,却像刚倒出来的青岛啤酒,泡沫里都透着爽快,一口下去就暖到心里。他们用最平常的举动告诉你:“来了青岛,就别客气,咱都是一家人!”

朋友们,你们去青岛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暖心的小事?或者在其他地方,也被当地人的实在打动过?来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聊聊那些藏在旅途里的小感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