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4日 00:02 3 admin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济南报道

黄河之畔,风云际会。10月22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迎来一场思想交融、智慧汇聚的文化盛会——“大河之畔 鹊华风采”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高校、党校、社科院、媒体、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起步区文旅发展精准把脉、献智献策。

作为起步区第五届“黄河文化季”的核心活动,这场研讨会既是起步区为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当前起步区文旅发展痛点的靶向破解。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1

对起步区而言,深耕黄河文化、激活文旅价值,从来不是城市发展的“附加题”,而是关乎使命担当的“必答题”。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由国家层面支持的实体性新区,其成立之初便肩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使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把深厚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过去几年,跨河通道贯通、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落成、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投产,一系列“硬核”建设勾勒出起步区新城的骨架。然而,一座真正有生命力的城市,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也需要文旅独特肌理的滋养。“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吸引客流达24万人次,这一数据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深入梳理会发现,其实起步区的文旅家底是丰厚的。这里,有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定格的千古意境,有李白、杜甫笔下流淌的鹊山湖诗情;扁鹊墓静静矗立,见证中医文明的薪火相传;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历经百年洪水屹立不倒,成为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王士栋烈士纪念地熠熠生辉,闪耀着红色信仰的光芒;42公里黄河河道蜿蜒而过,龙湖湿地水波潋滟,春有油菜花铺金,秋有油葵田溢彩,冬有西伯利亚大天鹅翩跹;再者是蓬勃崛起的新兴地标,山东省首座可容纳6万人的专业足球场,规划中的博物馆、科技馆、电视塔,未来都将成为起步区的文旅新名片。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但随着发展,新的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唤醒这些文旅资源?如何让“双节”后的起步区持续升温、实现文旅发展“长红”?如何跳出“千城一面”的窠臼,打造具有专属辨识度的城市IP?这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是起步区主动寻求破题的关键一步。

2

这绝非一场流于形式的研讨会,从专家领域到会议安排,再到长效机制构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务实”底色。

其一,专家阵容的“跨界多元性”确保了建言的全面性。会议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及省委党校、济南社科院、央广网、大众网、山东文旅传媒集团的专家学者,覆盖文化创意、传媒传播、文旅规划、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目的就是精准“借脑引智”,为起步区文旅发展问诊把脉、开具良方。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其二,实地考察跳出了传统研讨会“纸上谈兵”的桎梏。上午,专家们实地考察了鹊山生态文化区的建设运营情况,观览了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黄河体育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并在展厅深入了解起步区的整体规划。下午的课题分享便精准呼应所见所闻,《济南起步区文旅景区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讲好黄河故事,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鹊华秋色图美学元素到差异化文化路径与文旅转化》等8个议题都直击核心痛点,避免了空泛议论。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更具深意的是,与会专家被聘请为起步区黄河文化专家顾问团专家。这些受聘专家,未来将在项目评审、规划把关、政策咨询中持续献智发力,为起步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它巧妙地将会晤的“一次性”智力激荡,转化为合作的“长期性”智力支撑。让智力支撑不再是“一阵风”,而是贯穿起步区发展始终的“活水”。

3

若问这场会议能为起步区带来什么,答案已超越“解决几个具体问题”的范畴,指向更深远的发展动能。

短期来看,专家们针对性的课题分享,将为起步区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这场研讨会是起步区城市文旅品牌塑造的关键一步,将为起步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研讨过程中,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计划助力起步区打造数字音乐产业基地,以“新青年音乐节”这一青春文化IP为纽带,为起步区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专家聚焦黄河研学,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发展思路。也有专家建议运用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等多种媒介,构建“超级文旅IP宇宙”,让静态的文化“活”起来,形成情感连接,例如,打造“黄河风情”“鹊华秋色”等故事线。

深耕黄河文化,起步区求解文旅“长红”必答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长远来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终将反哺经济硬实力的持续增长。纵观黄河流域,陕西黄河壶口瀑布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07亿元;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兰州旅游总收入40.07亿元,黄河主题景区持续成为游客首选;山西黄河“1号旅游公路”连接沿黄4市65个A级景区和153处旅游资源,实现“路畅景美百业兴”。这些案例无不印证着文化赋能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本身就是“黄河故事”最新、最生动的篇章。我们有充分理由坚信,在专家智慧的加持下,起步区终将破解文旅发展难题,让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势能,让黄河之畔的“未来之城”既有产业发展的“筋骨”,更有文化滋养的“温度”,书写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图片来源:大众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