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1日 08:21 2 admin

博物FUN

北京范儿

北京,世界上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文化宝藏

一物一景讲述大千世界,一书一画阅尽千年风华

聆听永乐钟声,仰望藻井星空

解码古乐梵音,探秘燕京八绝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系列报道“博物FUN”

带您穿越时光缝隙,解锁博物趣玩

听见京城心跳!

第九期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的龙骨山,静静坐落着震撼世界的周口店遗址。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北京人”的故乡,留下了70万年前古人类的足迹。今天,让我们走进山下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聆听生命的万年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会烧烤的“北京人”

“我们博物馆的外形建筑是源自于周口店遗址的一个文化元素——石器,以石器为造型……”走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三座栩栩如生的古人类雕塑最先映入眼帘,肩扛猎物的“北京人”,手握骨针的“山顶洞人”,让人一下子穿越到远古时期。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古人类雕塑/记者拍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李春蕊介绍,博物馆馆藏7000多件文物,系统地展示了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和保护。周口店遗址先后发现了三种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化石,分别代表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阶段,同时还出土了从500万年前到几万年前的脊椎动物化石共27处化石地点,内容之丰富、研究历史之长在全球范围内古人类遗址中属首位。

周口店遗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保存了纵贯7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的遗址,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脊椎动物学的发祥地。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周口店遗址/受访者提供

在第一展厅,初中历史课本中出现过的“北京人”复原头像摆在醒目位置。这是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生活在大约距今70万年——20万年前的直立人。

故事要从100多年前说起。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偶然在龙骨山发现动物化石,由此拉开了周口店考古发掘的序幕。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一处溶洞内挖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由于此前只挖掘出牙齿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世界,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杨静介绍,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他是一个8~9岁的小男孩,他有粗壮的眉脊,头顶的正上方有矢状脊,枕后的圆枕处有枕脊,三个骨脊是我们现代人都不具备的。“北京人”成年人的脑容量平均值是1088毫升,小于现在人的1400毫升左右的脑容量。“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将人类的历史从10万年扩展到了70万年。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北京人”复原像/记者拍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记者拍摄

从1929年到1936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们先后在周口店发掘出10多个个体的人骨化石,其中有5个完整的头盖骨,6块面骨,15块下颌骨,150枚牙齿及部分肢骨残件。

不幸的是,这批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原件,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辗转运往美国保存的途中遗失,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也是全人类的损失。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遗产办公室主任宋冬勇说,化石丢失以后,一直在陆续地寻找,国内外也出版了很多书推断到底在哪儿。1998年,贾兰坡院士发起世纪末寻找,希望他在有生之年能找到这批化石,2005年7月以房山区政府的名义也成立了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寻找工作,但是都没有找到。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猿人洞/记者拍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处/记者拍摄

在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石器工具和用火遗迹,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厚达6米的灰烬,证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取暖照明和防御野兽,他们能够长时间控制火源,甚至学会了保存火种。告别茹毛饮血,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

展厅里还展出了一整面石器墙,看似粗糙的石块,凝聚着“北京人”的远古生存智慧。讲解员杨静介绍,这些石器都是“北京人”精挑细选寻找来的硬石料,打制出来趁手的工具,是作为“北京人”是人类的一个佐证。石器分了很多种,像大的可能用来砍树或者是打来猎物之后把它骨头砍断,这些小的刃比较锋利的可能是用来把动物皮肤划开,把肉给剥下来使用。当时的女性出去挖掘草根,也可能用到这些石块。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北京人”用火痕迹——灰烬/记者拍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记者拍摄

爱美的“山顶洞人”

历史的篇章在龙骨山上继续翻动。在“北京人”之后,距今约3万年前,这里又迎来了新的主人——“山顶洞人”。他们属于“晚期智人”,在体质上已经和今天的人类非常接近,可以说是我们黄种人的祖先。

“山顶洞人”顾名思义是山顶洞穴里的人,他们生活在距今3万~1万年前。当时考古学者在猿人洞的顶端发现了他们,就命名为“山顶洞人”遗址。洞穴里面发掘出男女老幼大概8个个体的化石,其中有3个非常完整的头骨。研究发现当时男性身高约1米74,女性身高1米59,跟现在北方人的平均身高是差不多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山顶洞人”复原像/记者拍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山顶洞人”遗址/来自网络

在“山顶洞人”展区,穿孔的兽牙、磨光的石珠,展示出远古人类不仅追求生存,也有了爱美之心。他们已经掌握了捕鱼、钻木取火的技术,能制造出精美的装饰品。

考古学者在洞内发现了老虎骨头磨的针,证明“山顶洞人”已经学会穿衣服,洞内还有发现了140多件装饰品,有一些海贝壳、小骨管、兔头做的项链和手链。这些装饰品当中还发现了一个海贝,海贝在人类社会中是作为钱币出现的,也就是说“山顶洞人”有可能进行过以物易物的贸易,也有可能他们活动范围很广,已经可以到达海边。

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有了丧葬仪式,他们会为逝者祭祀,用红色的赤铁矿石粉代表血液撒到死去亲人的身上,寄托哀思之情和祝福之意,被认为是最早的宗教的萌芽。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记者拍摄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服/记者拍摄

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周口店遗址所在地——龙骨山绵延了数十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为什么古人类都选中了这座山呢?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李春蕊说,在几十万年前,周口店的气候比较适宜人类和动物生存。在龙骨山下有一条河——周口店河,作为重要的水源,有很多动物在这里栖息,而且还有丰富的植被,这样人类就有了食物来源。

同时,整个房山地区都是喀斯特地貌,有天然的石灰岩洞穴,当时的人类不会自己建造房屋,就可以在洞里栖身,这样一来住的问题也解决了,所以几十万年生存的必要条件都在周口店遗址具备。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位于龙骨山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受访者提供

观众们在化石、遗迹前驻足停留,穿越几十万年,触摸那段遥远的历史。“之前都是在课本上去看的,来到这里真正看到了以前人类的生活,他们用的工具,他们怎么狩猎,能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观众许先生深感震撼,在这里了解到人从以前的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看到人类的发展,也让自己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香港马鞍山灵粮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专门来参观博物馆,追寻古人类的足迹。6年级学生罗希桐看到“山顶洞人”为死者撒上红色粉末表达思念之情很有感触,令她想到中国人那么注重亲情的原因可能就来自于此。

学生们说,在博物馆里认识了以前北京人是如何生存的,“这里也有他们以前的遗迹,那么久到现在还能保存下来,太厉害了。原始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能学会生火,制作工具和装饰品,真的是十分了不起。”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观众在馆内参观/记者拍摄

让远古历史活起来

如何将这段跨越数十万年的宏大历史,生动地呈现给今天的公众?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社教工作充满了巧思。小朋友们可以在模拟考古挖掘区,体验在土坑里刨宝贝;在周口店遗址科普体验馆有很多互动游戏,今年新上线了沉浸式VR互动体验《猿来是我“北京人”的一天》,观众可以爱期一场70万年的时空之旅,亲身感受“北京人”的一天。

观众在VR眼镜里看到的小人儿是周口店遗址的虚拟形象元元,依托它带领观众通过整个游线,包括猿人洞、采集植物、狩猎等,体验古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我们以周口店遗址的元素进行一个故事化创作,给观众提供更好的互动体验,让他们对古人类有更深的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陈保管部主任朱彤说。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沉浸式VR互动体验/记者拍摄

在博物馆的文创空间,采用古人类形象设计的冰箱贴、结合石器元素打造的首饰、以古动物为灵感的玩偶等,让周口店遗址的远古历史变得可亲可爱。

博物馆以出土化石、遗迹等元素设计文创产品,比如像“山顶洞人”爱美,就按照原始的贝壳元素做了一些小项链、耳饰;这里发现很多用火遗迹,就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北京人”在山洞用火的冰箱贴。

除了古人类化石,在周口店遗址还出土了200多个属种的古动物化石,像洞熊、纳玛象、肿骨大角鹿、三门马,甚至还有剑齿虎,博物馆把这些动物做成了萌态十足的玩偶,非常受小朋友们欢迎。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文创产品/记者拍摄

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周口店遗址共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还有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遗产办公室主任宋冬勇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将在博物馆中科普和传播更多遗址的故事。

2003年,周口店遗址发现“田园洞人”,距今年代测定是在3.85万~4.2万年,他们已经会穿鞋了,是目前已知世界古人遗址中最早穿鞋的人。202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哺乳动物化石标本里边鉴选出一块距今50万年前地人类顶骨化石,目前正在研究。

“未来,我们也是想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紧密联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展示,对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普及,包括使用三维数字扫描、3D打印、裸眼3D、沉浸式等方式,让更多的观众更深入了解标本化石背后的故事。”宋冬勇说。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受访者提供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周口店遗址入选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记者拍摄

走出博物馆,沿山路向上。在龙骨山顶的猿人洞,望着层层叠叠的岩石,仿佛还能听见远古人类留下的回声。化石遗迹带我们探寻人从哪里来的奥秘,文明曙光也将一直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记 者 王琛琛 编 辑 王琛琛 主 编 程 艳

博物FUN | 在周口店,聆听70万年前的生命回响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