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11:15 4 admin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正午的阳光落在额济纳的戈壁上,风裹着细沙掠过车窗,远处的地平线正将一座土黄色的城郭缓缓托出——这便是我们要去游览的黑水城。驱车抵达景区时,停车场的骆驼刺正倔强地顶着烈日,循着指示牌登上景区大巴,车轮碾过戈壁的声响,像是为即将开启的千年对话敲下前奏。‌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额济纳黑水城(蒙古语称哈日浩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遗址,始建于西夏时期(公元9世纪),元代扩建为亦集乃路总管府,1372年废弃后逐渐被流沙掩埋,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该遗址以出土西夏文《番汉合时掌中珠》等珍贵文物闻名,是研究西夏文化和元代社会的重要考古基地。‌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黑水城,其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城墙高10米,设瓮城、马面及佛塔,城内十字街道分布官署、佛寺、民居等。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我们首站是便黑水城博物馆,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仿佛瞬间隔绝了外界的燥热。展厅内的灯光柔和地打在文物上,从西夏文的佛经残卷到元代的陶罐,每一件展品都带着风沙的印记。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讲解员的声音温和,当她指向一幅复原的黑水城佛像时,我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些斑驳的器物,曾是这座“丝路明珠”鲜活生活的一部分,商人在这里交换丝绸与茶叶,工匠在作坊里烧制陶器,僧侣在佛塔下诵经祈福。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最让我驻足的是一件西夏时期的泥塑佛像,虽只剩半身,衣纹的褶皱却依然清晰,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工匠的温度。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离开博物馆,再次乘大巴前往遗址核心区。车窗外的景色逐渐荒芜,低矮的灌木消失不见,只剩下连绵的沙丘与裸露的黄土。当大巴停下,我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风瞬间灌满衣袖,带着戈壁特有的干燥气息。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抬眼望去,黑水城遗址就这样毫无遮掩地铺展在天地间:残破的城墙像巨龙的脊背蜿蜒起伏,墙体上被风沙侵蚀出的沟壑,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沿着木栈道往前走,能清晰的看到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倔强地挺立着。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城中央的佛塔是遗址的标志,塔身虽有残缺,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宏伟。我绕着佛塔缓缓行走,风穿过塔基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城池的兴衰。据说,这里曾是西夏的军事重镇,后来因水源枯竭,才逐渐被风沙掩埋。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站在城墙的缺口处极目远眺,戈壁滩一直延伸到天边,很难想象,千年前这里曾是水草丰美、商旅云集的繁华之地。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夕阳西下时,我才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的大巴。车窗外,黑水城的轮廓渐渐模糊,唯有那座佛塔的剪影,仍在暮色中静静矗立。


黑水城记:在风沙的褶皱里读千年戈壁

回望这片土地,我忽然明白,黑水城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将千年的时光,悄悄藏进了风沙的褶皱里,等待每一个前来的人,用目光轻轻将其唤醒。


—END—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