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江南镇村、社区风采】——红伟村:历史变革中的耀眼新星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5日 09:56 4 admin

在江南镇的版图上,藏着一颗历经岁月沉淀、如今愈发璀璨的“明珠”——它就是红伟村。这里距南溪县城仅11公里,离镇政府不过1公里,东望红星村,南靠琴山脚,西接琴山村,北临浩荡长江,地处河谷洪积地带,呈灵动的倒“∽”状,平均海拔约315米,依山傍水的格局,自诞生起就自带“诗意基因”。

【江南镇村、社区风采】——红伟村:历史变革中的耀眼新星

若把红伟村的过往比作一卷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它的起源最早能追溯到汉末,彼时僰、彝人动乱,蜀国南征的烽烟曾掠过这片土地;元末明初,“湖广填川” 的浪潮中,大批流民辗转至此,被眼前那片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芦苇荡深深吸引——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正是农耕文明追寻的“沃土”。千百年的农耕基因让漂泊者停下脚步,他们伐芦苇、开阡陌,“芦亭坝”这个带着烟火气的名字,也从此刻进了这片土地的记忆。

早期的僰、彝人以洞居为主,随着农耕文化的融合,群居村落逐渐形成,但那时还没有正式的村名,漂海楼、丁丁石渡口、丁丁石这些地标,成了人们辨认界域的“活坐标”。据康熙丙寅年县志记载,当时漂海楼周边及镇南塔下满是芦苇荡;后来南迁人口日渐增多,“芦亭坝” 被划归“高湖里” 管辖,而以丁丁石渡口、黄豆溪渡口为起点,延伸至马家场、下场道路的围合区域,正是如今红伟村的雏形。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红伟村的名字也在历史变革中不断更新,见证着每一段重要历程:1949年12月20日南溪县解放,江南镇开展土改时,原“芦亭坝”局部区域整合更名为“芦亭村”,当时的辖区还涵盖了如今红星村2社和琴山村仙源桥东段;1954年“四清”运动开始后,地域范围调整为现在的辖区规模,同时更名为“红光大队”;1980年实行家庭土地联产责任制,“红伟村”这个名字正式诞生,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村民心中不可替代的“身份符号”。

如今的红伟村,早已不是只藏着历史故事的古村,更成了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走进村里,江南镇中学、江南镇中心幼儿园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的摇篮;三江・汇元禾综合农事中心、江南镇冻库、江南农贸市场,串联起乡村“产业链”;在建的江南镇酿酒专用粮交易中心,更让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而丁丁石、古渡古道、漂海楼、琴山(古县志有载)、僰人旧居、蛇形化石等古迹遗址,又为这份活力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古今交融”成为红伟村独特的魅力。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红伟村更是找准了发展方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依托“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村里流转土地825.2亩,通过村集体公司开展农机租赁、劳务输出,为村民打开了增收渠道;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美丽庭院”整治项目,村庄整体风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肉眼可见地变好。一边抓产业增收,一边抓环境提升,双管齐下的举措,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涨”了起来。

【江南镇村、社区风采】——红伟村:历史变革中的耀眼新星

从汉末的农耕萌芽,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样板,红伟村用千年时光书写了“蜕变”的故事。这颗在历史变革中不断成长的“新星”,未来还将绽放更多精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