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重庆渝中: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4日 14:20 4 admin

渝中是重庆的“母城”,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作为全市唯一城镇化率达100%的行政区,渝中区不仅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先锋与典范。

把原本的城市“边角地”打造成公共绿色区域,渝中区在拓展多维生态空间方面,形成了哪些特色经验?10月13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渝中区政府副区长赖良表示,“十四五”以来,渝中区注重将自然禀赋转变为城市发展优势,用好山体、江岸,垂直挂绿、河岸披绿、见缝插绿,聚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重庆渝中: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向“崖壁空间”要功能

依山就势,渝中区推进21万平方米坡坎崖由“秃斑”变“绿毯”、由“荒地”变“游园”、由“治理点”变“打卡点”。实现了鹅岭—虎头岩10.8公里山脊线绿荫如盖,长江、嘉陵江11.5公里滨水绿带织绿成廊。渝中在红岩公园充分利用“漏斗”地形,挡墙加固崖壁缓坡,生态复绿4.35万平方米,中间平坦区域开辟为儿童乐园,入选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典型案例。

此外,曾家岩临崖步道是一条挂在崖壁上的绿道,垂直高差达42米,因势打造悬空栈道,缩短嘉滨路—上清寺步行距离1公里,增添2.8万平方米垂直绿化景观,形成一幅嘉陵江岸的立体画卷。

重庆渝中: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向“立面空间”要绿量

依托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渝中区聚焦立交高架、人行天桥、轨道墩柱,打造四季有绿、全年可观的路上风景线,赋予城市交通色彩与活力。渝中区充分利用中兴路高架桥两侧空间,通过钢结构支撑,加挂耐修剪、易养护的三角梅花箱,形成500米空中花廊。

此外,在朝天门码头千厮门高架桥下,渝中区通过数种耐阴植物,360度包裹桥体墩柱,变灰色基础设施为绿色生态景观。下肖家湾绿色共享空间原本是桥下荒地,经地形重塑,形成3个休闲健身平台,环绕种植2.4万平方米花灌草木,为周边3万人口居住小区增添趣味与绿意。

重庆渝中: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向“数智空间”要效能

巩固拓展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渝中区打造智能喷灌系统,安装控制器114个,联动洒水喷头4300余个,深浇慢灌牛滴路、长和路等主次干道10余条,夏季绿地植物受损率降低至1%。同时,提速推进“AI+公园绿地防火”综合场景,依托AI自动识别火情,配合人工“白+黑”24小时巡查,赋能公园绿地防火体系,实现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预防”的跨越式升级。

赖良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绿色本底,守牢绿量资源,增加发展“含绿量”,提升幸福“含金量”,努力让城市之美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