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陕西绥德古城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09:11 1 admin

绥德古城——陕北游记之四

2025年8月12日清晨,我们顺着千狮路,向绥德古城走去。绥德古城位于疏属山上,始建于宋代。路上我们看到绥德城内两河环绕,桥梁众多,因而绥德是山城,也是桥城。

陕西绥德古城

众多的桥中,气势最宏大、建筑最精美的是千狮桥。桥上雕刻了1008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我们知道石雕是绥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千狮桥上的石狮子也能见证绥德古城的历史变迁与商贸繁华,反映出绥德石刻文化的底蕴深厚。

陕西绥德古城

绥德古城是国家AAAA级景区。我们顺着扶苏路,经过弯曲的石板路,向上行走约100米,迎面是高大的永乐门。北宋时期,在无定河与大理河交汇处南侧,鄜延宣抚使郭逵主持修建此城,金大定二十年(1180)和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扩建,南为安远门,东为镇定门,西为银川门,北面就是永乐门。走进永乐门,就进入了绥德古城内,随处可见导览图和指示牌。

陕西绥德古城

绥德古城有进士院、花墙院、龙章褒异坊、文庙学宫、大定钟、雷家大院和李子洲故居等景点,最为重要的是扶苏墓,也是我们这次要重点看的内容之一。

陕西绥德古城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始皇所极力推崇的是韩非子的专制集权、严刑峻法。而扶苏的思想倾向于儒家,表现出儒家思想的一些特色,对儒生也比较同情,在焚书坑儒事件中,父子二人思想的冲突表现出来了。在秦始皇坑杀460位儒生之后,扶苏不顾始皇的盛怒而劝谏。始皇异常愤怒,就将扶苏赶出都城咸阳,表面是让他到蒙恬军中去做监军,实际上是将他变相发配到北方的边郡上郡。

陕西绥德古城

我和朋友都是学历史的,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直谏其害,始皇大怒,遂贬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前209年,始皇死,十八子胡亥欲自立,与朝中佞臣李斯、赵高密谋,假传遗诏,赐扶苏死于上郡。我对朋友说,扶苏死得过冤屈,也过于干脆。此时他30多岁,已过而立之年,应该是很成熟的。从他多次上书始皇谈政事,特别是两年前上书劝秦始皇反对坑儒,说明他并非愚腐糊涂之辈,在政治上是成熟、有建树的。

陕西绥德古城

朋友回答说,扶苏是有名的孝子。秦始皇虽不满于他在政治上与自己不一致,但临死前终于决定把天下交与扶苏,这与他的孝有关。赵高李斯等人矫诏也与他的孝有关。他们是故意用不孝来刺激扶苏,让他产生负罪感,也是用孝来提醒扶苏,鼓励他奉诏自杀。这使扶苏不察虚实,不辨真伪,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轻易的自杀,这实在不值得称颂。扶苏在天下人心目中享有威望,所以后来陈胜起义,还假称是公子扶苏起义,以致响应者甚众。

陕西绥德古城

扶苏死后,葬于疏属山巅,即故扶苏墓。民国时期建八角亭耸于扶苏墓冢之上。1996年,开始修复破损的扶苏墓周遭建筑。扶苏墓是对扶苏忠孝善良的怀念和对胡亥残暴荒淫的诅咒,也是为了纪念其逐匈奴、筑长城、修驰道的历史功绩。我们看到扶苏墓墓冢封土堆为长方形,长约30米,宽6米,高8米。民国时所建八角亭耸于墓冢之上。周遭瓦砾甚多,墓旁有扶苏祠。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参观扶苏墓时,却有一道铁门将八角亭封了起来,告知已正在维修。我们只有苦笑不已,本想效法古人写首小诗吊唁一番的,这时也就没了心情。

陕西绥德古城

我们站在疏属山顶,看到穿绥德城而过的大理河静静流淌,河岸两侧的山坡上,两座古老的陵墓遥遥相望。

陕西绥德古城

南岸也就是我们参观的地方,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长眠之地,默默伫立在疏属山顶的小丘上,北岸则是秦朝名将蒙恬的陵寝,如今已是绥德一中的校园。

陕西绥德古城

随后我们走了一些街巷,在城内疏属山的下方看到一座进士院,门外矗立着一座砖砌的牌坊,体现了主人较高的身份。如今依然有人居住,但是杂草丛生,早已失去曾经的景象。

蒋国良,2025.8.30.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