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9日 10:00 5 admin

我最后一次爬邹城的峄山,是2004年的时候,下面的这张照片是当时下山时拍的。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常听人说,旅游,就是从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玩。

而爬峄山对于我来说,并不算旅游,因为,峄山给我留下了很多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在2004年去峄山之前,最近的一次爬峄山是在1986年时。

下面的照片是当时在山顶上和一位山上的道士合影,当时也忘了问人家的道号了。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背景是峄山的主峰五华峰,此峰由五块突兀巨石相拥抱立,直插天际。宛如芙蓉盛开,又似仙人立掌。此景为峄山二十四景之冠。曾有古代的邹县县令王尔鉴写诗为赞:

“谁搬女娲石,堆成五华峰;耸翠插天表,不用白云封。”

此峰偏东刻“插天”大字,即五华峰耸翠九霄,直插天表之意。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下面的一张是在半山腰五巧石前拍的,此时是独体石,立于半山亭东侧,小南天门正东十余米处。

围着这块大石头转一圈,不同角度来看,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一会像玉兔,一会又像一个骆驼,从南面看,则很像个远眺的乌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请问,你发现我这张1986年时拍的照片,与2018年出版的《峄山奇石咏》一书中的图片有什么区别吗?对,我身后的建筑不见了。

下面这张黑白的照片,也是那天在盘龙洞口拍的,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2004年最后一次爬峄山的记忆:回不去的从前

峄山,怪石万垒,清幽神秘,怪在千姿百态,奇乃鬼斧神工。曾吸引帝王将相巡幸,文人墨客登临挥墨。更有宗教人士在此清修炼真。

峄山上曾有上百座古代建筑的庵观庙宇,但由于近代战乱,这些古建筑基本上都被毁坏,山上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香火”气息,小时候听过峄山土匪“李老八”的故事,(详细内容见笔者的前文),早先以为只是大人编的故事,后来才知道竟然全都是真事儿。

以下是过去我更早爬峄山时的记忆,不过,那时候没有照相机,只能从脑海里搜寻到一些模糊的印记。

记得1978年,唐村煤矿子弟学校组织师生春游爬峄山时,山上除了有怪石嶙峋和少量石阶外,半山腰处只有多处古建筑的遗址和基座。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爬山时的情景,也真佩服当时老师的心大,爬过峄山最顶峰时,全是悬崖峭壁,没有任何防护,我爬上最顶往下看时,起一身鸡皮疙瘩。当时很多比我们小的学生也都爬了上去……

第二次学校组织师生爬峄山,好像是八二年春游时,班主任宁老师带队。

大概是从1985年以后,峄山逐渐开始了开发旅游事业,峄山上开始修复庵观庙宇。

1993年出版的《峄山新志》中记载说,当时有几位原峄山道教龙门派道士回到山上。除王元礼、刘明玉原在炉丹峪出家外,还有史元兴、胡明春、孔明魏等。分别为龙门派第 19代、20代传人。

据传,道教早期人物彭祖曾在峄山断虹崖前的玄黄洞修炼。到南北朝时便有道教在峄山活动。

其实,峄山最让我怀念的是1973年第一次去时的情景,当时候我七八岁,我表哥在峄山脚下的那个村子里下乡插队,他们是从济南来的十多个知青,我和他们在一起待了一周左右,白天跟着知青去山下果园里打药、除草,晚上有的跟他们巡逻,看护果园。

那时候,白天峄山上几乎没有游人,到了晚上,由于村子是沿坡而建,村子的北头就是峄山,有天晚下大雨,听到房屋外面的流水声轰鸣作响,感觉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压迫感……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