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论坛》杂志网站9月19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古老“瓷都”赢得年轻人青睐 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被誉为“千年瓷都”。近年来,这座历史名城不再仅仅是...
2025-09-29 2
我最后一次爬邹城的峄山,是2004年的时候,下面的这张照片是当时下山时拍的。
常听人说,旅游,就是从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玩。
而爬峄山对于我来说,并不算旅游,因为,峄山给我留下了很多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在2004年去峄山之前,最近的一次爬峄山是在1986年时。
下面的照片是当时在山顶上和一位山上的道士合影,当时也忘了问人家的道号了。
背景是峄山的主峰五华峰,此峰由五块突兀巨石相拥抱立,直插天际。宛如芙蓉盛开,又似仙人立掌。此景为峄山二十四景之冠。曾有古代的邹县县令王尔鉴写诗为赞:
“谁搬女娲石,堆成五华峰;耸翠插天表,不用白云封。”
此峰偏东刻“插天”大字,即五华峰耸翠九霄,直插天表之意。
下面的一张是在半山腰五巧石前拍的,此时是独体石,立于半山亭东侧,小南天门正东十余米处。
围着这块大石头转一圈,不同角度来看,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一会像玉兔,一会又像一个骆驼,从南面看,则很像个远眺的乌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请问,你发现我这张1986年时拍的照片,与2018年出版的《峄山奇石咏》一书中的图片有什么区别吗?对,我身后的建筑不见了。
下面这张黑白的照片,也是那天在盘龙洞口拍的,
峄山,怪石万垒,清幽神秘,怪在千姿百态,奇乃鬼斧神工。曾吸引帝王将相巡幸,文人墨客登临挥墨。更有宗教人士在此清修炼真。
峄山上曾有上百座古代建筑的庵观庙宇,但由于近代战乱,这些古建筑基本上都被毁坏,山上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香火”气息,小时候听过峄山土匪“李老八”的故事,(详细内容见笔者的前文),早先以为只是大人编的故事,后来才知道竟然全都是真事儿。
以下是过去我更早爬峄山时的记忆,不过,那时候没有照相机,只能从脑海里搜寻到一些模糊的印记。
记得1978年,唐村煤矿子弟学校组织师生春游爬峄山时,山上除了有怪石嶙峋和少量石阶外,半山腰处只有多处古建筑的遗址和基座。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爬山时的情景,也真佩服当时老师的心大,爬过峄山最顶峰时,全是悬崖峭壁,没有任何防护,我爬上最顶往下看时,起一身鸡皮疙瘩。当时很多比我们小的学生也都爬了上去……
第二次学校组织师生爬峄山,好像是八二年春游时,班主任宁老师带队。
大概是从1985年以后,峄山逐渐开始了开发旅游事业,峄山上开始修复庵观庙宇。
1993年出版的《峄山新志》中记载说,当时有几位原峄山道教龙门派道士回到山上。除王元礼、刘明玉原在炉丹峪出家外,还有史元兴、胡明春、孔明魏等。分别为龙门派第 19代、20代传人。
据传,道教早期人物彭祖曾在峄山断虹崖前的玄黄洞修炼。到南北朝时便有道教在峄山活动。
其实,峄山最让我怀念的是1973年第一次去时的情景,当时候我七八岁,我表哥在峄山脚下的那个村子里下乡插队,他们是从济南来的十多个知青,我和他们在一起待了一周左右,白天跟着知青去山下果园里打药、除草,晚上有的跟他们巡逻,看护果园。
那时候,白天峄山上几乎没有游人,到了晚上,由于村子是沿坡而建,村子的北头就是峄山,有天晚下大雨,听到房屋外面的流水声轰鸣作响,感觉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压迫感……
相关文章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9月19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古老“瓷都”赢得年轻人青睐 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被誉为“千年瓷都”。近年来,这座历史名城不再仅仅是...
2025-09-29 2
成都金牛坝上的“大千世界”石维明成都金牛坝的桂花沁人心脾。路过几株千年苏铁,猛然发现一处草坪上横置一巨石,上书“税牛广”三字。同行的一位长者立即抖擞精...
2025-09-29 2
第七天,我们就乘飞机继续前进了。从莫斯科起飞,横穿欧洲大陆,通过加来海峡,5个多小时直达英国首都伦敦。到机场接待我们的是中国驻英国代办处的秘书,也和我...
2025-09-29 2
千山景区多彩的秋季来临,鞍山文旅放大招。市文旅广电局整合全市文体旅资源,推出了秋韵鞍山、采撷拾趣、泡汤嬉水、工业寻迹、亲子欢乐五大主题15条旅游线路,...
2025-09-29 2
山,是中国人藏在心里的精神原乡。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总爱寄情于山,或登高抒怀,将胸中丘壑化作 “会当凌绝顶” 的豪迈;或与山为友,在“相看两不厌” 的凝...
2025-09-29 2
石湖荡镇东夏村越来越火了。9月上旬的上海,暑气逼人。可即便是工作日,村里的欢喜小院也依然人气爆棚,通往小院的马路边停满了汽车。开着空调的小木屋里坐不下...
2025-09-29 2
中东瞭望2025-09-27 19:01:21开罗古城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南端,它的整体城市结构形成于公元10世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作...
2025-09-2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