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排行榜 2025年11月09日 17:28 4 admin

传统文旅语境中,小城市若想进入主流视野,往往需要优质资源、一线宣传、配套设施三要素齐备。然而在吴江、慈溪、福清等地采访,我们看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驱动小城的出圈正在由“资源依赖”转向“内容驱动”。

江村的费孝通效应

有人说,要理解中国农村,有3个村子不得不去。一个是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个是江苏华西村,还有一个知名度稍低但更值得一去——吴江开弦弓村。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开弦弓村航拍。 刘龙基 摄

开弦弓村坐落于吴江七都镇的太湖南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陆龟蒙描绘此地“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然而,开弦弓村真正进入世人视野,则是因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著《江村经济》。

今年初夏,在当地媒体记者陪同下,我们来到开弦弓村追寻费老的足迹。走进一家民宿三楼客房,灰褐色地板发出“吱呀”一声。“你这一脚的位置,可能就是六十几年前费孝通先生踩下去的地方。”正在打扫卫生的小芳阿姨打趣道。

1936年,费孝通在开弦弓村开展长达2个月的田野调查,完成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当时,开弦弓村已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90%以上的土地种植水稻,每天有100多条船将茧子、生丝运往上海,呈现出农工副协调发展的繁荣景象。

《江村经济》记录的不仅是一个江南村庄的经济社会生活,更揭示了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微观机制。自此,“江村”成为开弦弓村的代名词和一个知名IP。

1957年到2003年,费老先后26次重访“江村”。其间数次住在小芳阿姨家中。

“你们是南通来的?费孝通跟你们的渊源很深啊。”曾24次接待过费老的村民姚富坤说。费孝通的父亲费璞安曾应张謇邀请到南通当过教员,费孝通名中之“通”,即为南通之意。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开弦弓村的费老足迹纪念石。 刘龙基 摄

今天的开弦弓村,费孝通元素俯拾皆是。费孝通纪念馆里,费老26次造访开弓弦村的历史足迹一目了然,馆内还珍藏着大量珍贵图片和调研学术成果资料。苏州江村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江婷介绍,费老文脉已经催生出火热的研学经济:2024年,开弦弓村接待学者超1.5万人次,接待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生18万名。

吴江开弦弓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持续观察城市IP的绝佳样本。从“莼鲈之思”的乡愁具象,到绵延千年的“丝绸之府”,再到今天的“乐居之城”,吴江就这样以独特的人文资源,诠释着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深度交融。

跟着节庆去旅行

今年夏天,崇明第三届环岛自行车骑游大会,吸引来自国内外近2000名自行车爱好者。穿过西沙明珠湖、光明田原、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等标志性景点,经过南门景观大堤、最美骑行公路北沿公路和最具乡村人居气息的草港公路等地,骑手们无不感慨:“在崇明骑行真是一种享受!”

骑游大会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是崇明推动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崇明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点鲜明的文化传统,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拓展旅游业态,可以说是“镇镇有节庆,周周有热点,天天有活动”。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2025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

9月26日,一年一度的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如期而至。在国庆长假期间,崇明推出创意活动超过30项。森林红花节、明珠湖鱼鲜节、2025瀛东乡村欢乐生活节、“崇明印象”非遗节、橘黄蟹肥文化旅游节等文旅大餐,让游客获得极致的沉浸式体验。

M515文创产业园举办的“秒针”嘉年华无疑是此次国庆长假夜经济中的一匹黑马。每天10时至22时,持续不断有游客来此游玩、打卡。卡皮巴拉萌宠乐园、趣玩游艺等深受孩子喜欢,热气球下午茶、融合崇明元素的主题市集等备受年轻人青睐。夜晚,精彩的打铁花和烟花秀轮番上演。中秋节当天的特别演出——嫦娥奔月,更是为游客带来一场浪漫的视觉盛宴。

据统计,M515文创产业园单日接待游客约2.7万人次,夜间瞬时人流量最高达约1万人,8天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在抖音“吃喝玩乐榜”上海主题乐园类排名中位列第五……

当下的旅游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文旅活动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崇明推出的花朝节、乡村文化旅游节、自行车嘉年华等一系列高水平、极富观赏性品牌活动,让崇明旅游单一的格局特征得到根本改变。

“一‘研’为定”福清热

从探访红色热土溪头村,到走进福耀集团,再到参观侨乡博物馆……在福清,研学的热度扑面而来。

改革开放初,福清掀起轰轰烈烈的引侨引资大潮。1987年,印尼巨商林文镜等人带头在福清投资建成中国第一个侨资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开以侨引台、以侨引侨、以侨引外的先例。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福清侨乡博物馆。 朱昊晨 摄

如今,落户福清的很多企业和园区,如福耀玻璃、冠捷电子、中印尼“两国双园”等,都已成为福建具有代表性、教育性、典型性的研学基地。福清人认为,这是福清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福清发展研学产业的最大财富、最大底气。

今年暑假,福清组织5所一级达标校的高中优秀毕业生,先后走进福州京东方公司、福耀集团、福清核电公司开展研学活动。正如一名学生所言,参观企业研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了解这些产品在娱乐、工业、零售业以及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力量以及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与作用,既看清了“科技如何诞生”,也明白了“创新如何落地”。

2024年,福清启动全域研学产业发展5年行动,叫响“多彩福清,一‘研’为定”研学品牌。推进过程中,福清挖掘“点”上特色内涵,改善“点”上展陈方式,提升“点”上讲解水平,拓展“点”上阵地载体,全力推进研学点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福清研学热度的持续攀升,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吸引流量。”福清文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福清已经与数十家研学机构和旅行社达成合作意向,同步设计研学IP,不断提升福清研学品牌的曝光率、影响力、号召力。

为更好更快开拓研学市场,福清推动成立福州地区首个县域研学产业平台公司——福清融发文拓教育会展公司,重点围绕配套保障、对外营销、扩大品牌效应等方面,丰富拓展研学产业价值。

在平台的有力加持下,福清因地制宜研发具有“福清味道”“福清印象”的特色研学产品,先后推出江镜镇南宵村凤梨酥、沙埔镇青屿村海产品、一都镇“红心”地瓜干、冠捷电子党建一体机等,鼓励引导主题民宿、农家餐饮、夜色经济等多种新兴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延伸研学产业化链条。

以创意破圈,从 “网红” 到 “长红”

小城文旅破圈:从 “资源依赖” 到 “内容为王”

吕四渔港。 袁松程 摄

文旅是注意力经济。如何从“网红”城市变成“长红”城市?启东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在发展文旅产业时,时刻站在游客的角度,做到景区好看、城市好玩、美食好吃,把看日出、品海鲜、沉浸式体验串联起来,同时持续举办马拉松、音乐节等活动,从而吸引大量外地游客。

一系列创意动作让启东成功破圈:南通新春民俗巡游中,启东派出“虾兵蟹将”方阵:2条10米长的“带鱼”上下翻飞,黄鱼、鲳鱼、文蛤等道具接连出场,引起传播热潮……

此外,南通和《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发布“最鲜公路”——以崇启大桥北端为起点,途经蝶湖、滨江绿廊、三水交汇等景点,最终到达吕四渔港,吸引大批游客沿途尝鲜。这是该杂志第一次以整座城市为单位,打造内容驱动文旅目的地……

放眼南通,创意重构旅游场景已成为流量密码,“音乐+旅游”“赛事+旅游”“非遗+旅游”等业态蓬勃兴起,从音乐节、到啤酒嘉年华,从民俗巡游到“苏超”赛事,越来越多的游客,正为了一台剧、一支球队、一场音乐会向南通飞奔而来。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实习生 苏萌越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