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排行榜 2025年10月29日 09:00 3 admin

金秋送爽,稻浪飘香。10月25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举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第十二期带领参与者走进济阳区黄河·稻乡湾研学实践基地,解锁文明传承的鲜活密码。

第一站:本草寻踪——中医坊里品千年智慧

研学之旅首站聚焦“小荷中医”坊。参与者化身“本草研究员”,轻抚艾叶绒毛,细嗅薄荷清凉,通过“看、闻、触”认识十余种中草药,了解“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在导师指导下轻搭手腕感受脉搏跳动,初探“望闻问切”的诊疗逻辑;亲手按照古法配比艾草、丁香、陈皮等药材,研磨装袋制成驱蚊香囊,让传统技艺在指尖落地生根。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辨认中药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抓药配香囊

第二站:稻梦拾趣——稻田间尝自然风味

告别中医坊,研学队伍走进充满童趣的“稻梦空间”。在这里,大家沉浸式体验谷物的奇妙蜕变:看着玉米粒在爆米花机中炸裂膨胀,见证谷物变身零食的过程;亲手转动棉花糖机,看着晶莹白糖缠绕成蓬松“云朵”;拿起温热的米饭,捏出独一无二的稻田风味饭团,在动手间感受粮食的珍贵。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制作爆米花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制作棉花糖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制作饭团

第三站:科学探稻——实验室里解生态奥秘

午后的“米粒实验室”成为探索自然的乐园。在稻蟹共生课堂上,参与者通过生态模型清晰了解“稻养蟹、蟹肥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共赢;观察水质监测实验,对比不同液体的pH值,理解生态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显微镜观察稻穗细胞,在微观世界里发现植物生命的精致。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组装稻蟹生态模型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观看水质监测试验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显微镜观察稻穗细胞

第四站:匠心造物——匠杺工坊制风谷机

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落在飘着木香的“匠杺工坊”,了解传统风谷机“借风力分离谷粒与杂质”的工作原理,感受古人“借力自然”的生活智慧;随后拿起工具,一步步完成木架组装、扇叶固定、风道调试,在榫卯拼接的严谨与部件组合的乐趣中,体验非遗手作的独特魅力。当亲手制作的风谷机吹出第一阵风时,现场欢呼声响彻工坊,这正是传统技艺在当代的鲜活延续。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稻乡湾解码文化密码

制作风谷机

此次活动以黄河文化为脉络,将中医、农耕、非遗、科学巧妙融合,让参与者在“可看、可玩、可做”的体验中,既触摸到传统文明的温度,也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奥秘,更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