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广东游客邂逅太原:“这份温暖让我想再来”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23:07 3 admin
广东游客邂逅太原:“这份温暖让我想再来”

林健堂在钟楼街留影

林健堂是一位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历史爱好者。太原之行前,他对这座城市还停留在“工业重镇”的粗犷印象中。然而,暑期短短几天旅程之后,这座城市却用无处不在的文明细节与温暖礼遇,彻底刷新了他的认知。他感慨:“从交通出行,到公共秩序,再到市容风貌,太原的文明有礼和城市温度无处不在,让我这个外地人倍感亲切,还会再来。”

一见倾心

出发前,林健堂对太原的印象,不免带着些许由工业印记勾勒出的喧嚣与粗粝。可刚走出太原南站,预想中的景象并未出现,出租车候客区,车辆依次停靠,乘客自觉排队,秩序井然。

搭乘的网约车司机听说他是初次到访,热情地介绍起太原本地的风土人情。车辆行至一无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前,司机早早减速,稳稳停在白线后,微笑摆手示意行人先行。斑马线上,行人步履从容,不忘向司机点头致谢。

“那个瞬间,阳光正好,车与人的默契构成一幅和谐画面。‘车让人’在这里不是标语,而是一种成为本能的自发行为。”林健堂说,这自然而然的文明礼让,如同这座城市送出的第一份温暖“见面礼”,让他瞬间对太原产生了好感。

细品韵味

随着行程的展开,林健堂对太原文明底蕴的感受愈发深刻。他将首站选在山西博物院。周末的展厅内参观者非常多,却并无喧哗之声。在镇馆之宝“鸟尊”展柜前,围拢了层层参观者。他正踌躇如何观看,前方的几位年轻人主动侧身,轻声对他说:“您往前站,看得清楚些。”

人群之中,他感受到的不是拥挤与争抢,而是体贴与礼让。孩子们在家长引导下安静聆听讲解,即便幼童也少有哭闹。人们仿佛与千年文物达成了静默的约定,用低语和专注表达着对历史的敬畏。

“这种静水流深的观展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文明教养。”林健堂赞叹。而汾河沿岸的见闻,则让他看到了这座城市文明的另一面——活力与自觉。他租了辆共享单车,沿“母亲河”骑行。河水清波荡漾,两岸绿道分明,骑行、跑步、散步的人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随后,他看见一位年轻父亲耐心地教孩子辨识垃圾分类桶;几位阿姨跳完广场舞后,顺手将周边遗落的空瓶捡起投入垃圾桶。“这里没有监督,没有提醒,一切均源于内心的自觉。汾河治理不仅重塑了生态,更涵养了市民的公共品格。”他由衷感叹。

留恋难忘

旅途中的点滴温暖,汇聚成林健堂对太原的深厚好感。在柳巷一家老字号面馆,浓郁的烟火气中,“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提示格外醒目。更打动他的是食客们的自觉:邻桌情侣点餐时商量“两个菜够了,别浪费”;旁边的一家人用餐毕,将剩菜仔细打包,并主动整理好餐桌。“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内化于心的习惯,是这座城市朴素的民风。”

行程尾声,林健堂回望这座城市,感慨万千:“我看到了古老双塔的沧桑,也见到了现代高楼的崛起;尝到了地道面食的醇厚,更感受到了‘并州有礼’的温度。”那些不经意间的文明细节——礼貌的问候、自觉的队列、友善的笑脸,消融了外地游客的陌生与距离,带来了家一般的安心与温暖。

“太原,正以一种温润而坚定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它超越历史与煤炭标签的新魅力。”林健堂说,这份魅力源于城市肌理中流淌的真诚,源于市民举手投足间的教养与善良。“这份文明有礼,是太原送给每一位访客最珍贵的礼物,也是让我念念不忘、想要再回来的理由。”记者 张慧


来源:太原晚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