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13:11 3 admin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暄气初消,秋月皎洁

银杏鎏金,桂香漫径

南开园的秋日,收获的不仅是风景

更有南开人耕耘而来的硕果

秋招、升学、科研

他们得偿所愿、向上生长

这份丰收越过时光的潮汐

在岁月里翻开新生的篇章

而望向黄土与时间的缝隙

古人的秋思亦漫过窑火

留下无数不朽的陶瓷器

诉说古今如一的秋意稠

尘世不曾有永恒的事体

如果那年的秋无从溯回

不妨来到南开博物馆

踏过门前落枫簌簌

看陶罐盛着旧年月光

听青釉封存秋日密语

共同见证

这场藏于器物中的

持续了千年的金秋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这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壶,主体纹饰为四大圆圈纹,内填充有十字纹和圆点纹。四大圆圈纹是马厂类型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纹样,由马家窑半山类型的旋涡纹演变而来的。此件彩陶壶形体匀称,彩绘精细,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中的精品。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魏晋南北朝,随着瓷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瓷灯具逐渐取代陶制灯具,成为灯具的主流。这件青瓷灯造型独特,其整体呈浅盘状,盘底有弦纹装饰以及环装凸起,在凸起上竖起一根灯柱,灯柱上套有两个环状装饰,灯柱顶部略尖,呈塔状结构。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高足盘是隋唐时期常见的瓷器器型之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喇叭形圈足。此件丰城窑青釉高足盘,盘心及内壁模印有花纹装饰,施青釉,釉面光洁,胎体坚实,体现了隋代青瓷的工艺特点。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仪仗俑象征墓主人生前出行的仪仗队伍,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仪仗俑通常包括武士俑、官吏俑、肩舆俑、持各类仪仗器具俑、乐俑、侍俑、骑马俑等。仪仗俑的随葬数量一般与墓主人的身份相关,有几件到上千件不等。该骑俑为陶制,马身绘有红彩。马上人物为胡人形象,头戴风帽,跨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鸡冠壶,亦称“马镫壶”“皮囊壶”,是辽代瓷器中最具契丹特色的品种之一。其原型为皮革所制,即“皮口袋”,是契丹民族用以盛水、酒、奶等饮料的日常用具。仿制成瓷壶后,上部有穿孔或提梁,形似鸡冠,故而得名。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霁红釉是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红釉,创烧于明初,清代雍正时期技术尤为精湛,釉色纯正深沉,如凝固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此盘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浓艳,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是雍正官窑霁红釉瓷的代表作。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粉彩是受珐琅彩和五彩瓷影响发展起来的釉上彩品种,其创烧于清康熙晚期,乾隆时期工艺水平达到鼎盛,成为清代宫廷主流瓷器。该器物制作精巧,采用镂空工艺,在瓷胎上雕刻透孔纹饰,再以粉彩填绘婴戏纹,形成虚实相映的立体效果。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仿钧釉基础上发展出的创新品种,利用多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自然流淌交融,形成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的釉面效果。此瓶长颈、鼓腹,造型秀雅,通体施窑变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蓝、月白等色交融流淌,瑰丽奇幻,底部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是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以色彩柔和、层次丰富著称。三果纹是传统吉祥纹样,通常指石榴、桃、佛手,分别象征多子、长寿、多福。此碗外壁三面分别以粉彩绘制石榴、桃和佛手,果实饱满,枝叶舒展,设色娇艳,绘制精细,寓意吉祥。碗形周正,胎质细腻,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体现了乾隆粉彩高超的工艺水平。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黄釉云龙纹作为宫廷用瓷的传统装饰纹样,历朝历代均在使用,且式样繁多。这件道光款黄釉暗花云龙纹碗内施白釉,外壁满施黄釉并暗刻云龙纹,工艺复杂。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润泽。暗刻龙纹线条流畅,刀工精准,龙纹身形矫健,威严磅礴,可见皇家威严。

看馆外

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跫音轻响,秋意又攀窗

器皿上

层层生花的釉彩

记录着,一岁又一岁的秋序

带着博物馆里沉淀的秋温

愿你步履坚定

勇敢奔赴下一场风景

NANKAI UNIVERSITY

*

*

*

*

*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来源:南开大学融媒体中心 博物馆

策划:刘阳 闫瑾

美工:孙成之

文案:牛一诺 刘阳

编辑:苏雨辰 梁煊 白格格

审核:吴军辉 丛敏

一秒入冬?不怕!南开博物馆藏着千年的秋天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