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排行榜 2025年09月24日 18:01 5 admin

顶端新闻记者 杨化涛 周斌 见习记者 聂明坤

“宋都御街现在看着是个像样的步行街,但是跟荒废没什么两样。原来好好的文化收藏一条街,改来改去,改成了小吃杂货地摊一条街……很多店铺因生意清淡、入不敷出,纷纷关店或者正在打算关店。大家现在真的很焦虑也很迷茫,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近日,有用户在顶端新闻“我想@领导”板块留言,称自己是一名长期在宋都御街经营文化艺术品的老开封,曾担任过第九届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市政协常委,目前已经搬离宋都御街。他在留言中反映,近年来随着宋都御街文旅改造项目的持续推进,很多商户的生意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持续下滑,目前已经到了面临关店的窘境。开封这条最有价值的文化特色商业街日益落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及时调整策略,抓住开封旅游红利,让宋都御街重现昔日辉煌,使开封早日恢复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原有的繁盛景象。

这位用户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文化特色缺失、店铺经营困难在宋都御街是偶发情况还是普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开封宋都御街进行了实地探访。

千年中轴线上的商业街,曾经一铺难求

据史料记载,御街,又名御街口,位于八朝古都开封市中山路北口繁华地段,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古时候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因此被称为“御街”。1988年,开封市在此处建成了一条仿宋商业街,在道路两侧建起了楼阁店铺,其匾额、楹联、幌子、字号大部分取自宋史记载,古色古香,各具特色,大部分宋式建筑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在2007年,宋都御街被授予“收藏艺术品一条街”的称号,在此后的数年间,宋都御街上大部分商户凭借古玩、瓷器、字画、手工艺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参观购买,繁荣一时。据一位长期在此经营字画和工艺收藏品的商户介绍,宋都御街红火时大量文化投资商纷至沓来,一度出现一铺难求的盛况。

中山路,是纵贯开封市城墙以内老城区南北的一条主干线。它北起龙亭公园大门,南至南城墙的大南门瓮城。是两千年来没有变更过的城市南北中轴线。宋都御街是这条中轴线最北端直抵龙亭大殿脚下的一段,历来是进出龙亭景区的咽喉要道。

在宋都御街与中山路交界处,记者发现,此处已被隔离桩隔开,过往汽车无法通过,仅能通过非机动车。目前宋都御街是一条纯商业步行街,据周边商户介绍,2024年,开封市启动宋都御街改造提升项目,对这条街道进行了全面升级。

据《汴梁晚报》报道,宋都御街经过提升改造,于2024年10月1日开街。 报道称:“宋都御街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7900万元,工程内容涵盖牌坊修缮、地下综合管网铺设、绿化路灯迁移、路面铺装、照明亮化、景观和两侧建筑物修缮、文旅业态植入等,将原有市政交通道路功能调整为多种功能街道。”

客流锐减商户退租,都是“封路”惹的祸?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改造后的宋都御街,北宋元素浓厚,地面铺设的石板路大气整洁,道路两旁摆设了不少小吃摊位。在宋都御街中央还设置有圆形舞台,乍一看,是一条经过仔细规划的新步行街。但一位经营瓷器的店铺老板告诉记者,“这都是表面现象,现在这两边的路都封住了,游客根本进不来,附近也很难停车,许多街道中央的小吃摊和街道旁的店铺已经选择关店走人,上货的车辆只能在街外卸货,很不方便。”一位经营文玩的商户表示,他的店铺如今很少有游客光顾,与生意好的时候相比客流量暴跌了95%,往往连续几天没有一次成交。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除了客流量锐减外,也有商户向记者反映,施工改造项目存在弊端,给路旁小吃摊以及表演舞台供电的电源线并未掩埋在地下,仅用硬质隔板进行覆盖,给往来非机动车和行人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恶劣天气下甚至有漏电风险。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记者在宋都御街停留到了傍晚5点30分,整条街道人流稀少,在街道中央没有任何一家摊位开摊营业,不少小摊车已经落灰。街道两旁许多店铺已经挂出“转让”告示,仍在坚持营业的店铺多为餐饮及旅游住宿行业。

商户们反映,宋都御街周边路口设置路障限制机动车通行,并非自2024年开始,而是始于2019年打造“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

2020年,龙亭区政协文化教育卫生旅游工作委员会曾针对道路封闭问题开展过专题调研,并形成《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周边道路封闭影响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度假区于2019年9月23日成立并于9月26日在通往度假区的周边道路路口设置路障、限制机动车通行后,当年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仅仅3个月,而且是旅游旺季和国家级菊花文化节等各类大型节会举办期间,由于受到周边道路封闭、限制机动车通行的影响,龙亭公园经营收入下降29%,天波杨府下降14.33%,翰园碑林下降近40%,清明上河园亏损162.73万元,上河城24家商户撤场,宋都古玩城出租率由98%下降至45%,一家酒店和一家娱乐场所倒闭。来自省内外客源地的大批游客由于路口封闭、限制机动车通行导致停车难,满意度明显降低。 ”《报告》提出建议:“取消(移开)通往和进入度假区的周边道路13个路口的永久性路障(升降柱),恢复道路通畅。”

这个建议并没有被全部采纳。曾经在宋都御街经营30余载的杨惠君告诉记者,他所开办的“无同轩”经营的有书画、汴绣、官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清明上河图》摹本及印刷品等,是当时宋都御街乃至开封市体量最大的一家经营开封特色非遗艺术品的商户。他还带动他的弟弟、妹妹,共在宋都御街开了4家店。由于道路封闭,经营难以为继,目前这4家店已全部退出宋都御街。

杨惠君说,他所经营的5种独具开封文化底蕴的艺术品颇受顾客青睐,远销到国内各地和海外。他提出将这5种艺术品称为“汴梁五宝”,媒体也曾广为宣传。但是,由于宋都御街封闭导致众多商户经营惨淡,“汴梁五宝”也丧失了这个经过数十年培育形成的最佳市场,导致“吃住行游购娱”的购物环节,成为开封旅游的最大短板。

一城之内冰火两重天,宋都御街何时走出困境

令杨惠君和商户们连声叹息的,还有宋都御街名声最大的仿宋建筑“樊楼”的尴尬处境。这座被流传了宋徽宗和李师师诸多传说的建筑,坐落在龙亭大门西南一侧的黄金位置。今年8月下旬,樊楼传出了第三次拍卖的消息,拍卖价格从首次拍卖的1.49亿已降至1亿,降幅近三分之一。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连樊楼如此自贬身价还卖不出去,别说我们这些小店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都御街少人问津的现状。

受宋都御街“封路”影响的,还有紧临宋都御街的龙亭景区。2019年9月,因打造“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包括宋都御街南北路口在内的多个路口设置了路障(隔离地桩),造成龙亭景区客流骤降。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龙亭景区都是代表开封这座旅游城市的标志性存在。开封市举办的菊花文化节等大型节会,主会场往往都设在龙亭景区。而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龙亭景区和宋都御街,都是能够代表“宋都皇城”的文化符号,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认知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022年1月,《开封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交通提升方案》施行,取消了法院街东口、刷绒街的地桩。这次调整,一定程度上畅通了外来车辆前往龙亭景区的道路,景区客流量有所回升。但这次调整和此后对宋都御街所做的提升改造施工,宋都御街南北两口的地桩均保留了下来,只有在个别特殊时段才由工作人员开锁放行大型车辆。再加上景区自身内容产品迭代速度和策划运营手段跟不上不断升级变化的用户体验需求等原因,即使龙亭景区的客流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再也恢复不到2019年之前的水平了。

据此前报道,2024年10月18日晚,中国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主会场赏菊启动仪式在开封宋都御街及龙亭午朝门广场举行,夜幕降临时,宋都御街灯火辉煌、彩光漫射。身着宋装的游客,持“交子”、逛市集、拿折扇、配香囊、饮茶饮,一幅生动的“宋代烟火画卷”跃然眼前。活动现场,说书人的声音穿透喧嚣,撂石锁的高超技艺让围观者惊叹连连,杂技、相扑、小丑表演、国潮秀等节目更是让游客大开眼界,改造后初期的热闹景况与当下一片萧条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宋都御街商户的困境与开封旅游整体向上的趋势也形成了鲜明对比。2024年,开封市全年游客接待量超1亿人次、文旅综合收入780亿元,分别增长5.2%、7.1%。距离宋都御街不远的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两大头部景区,以及鼓楼夜市、书店街夜市等,无不游客如织、热闹非凡,而身处古城千年中轴线上的这条特色文化街道,如今却显得分外冷清,与周边热火朝天的景象有如冰火两重天。还在宋都御街留守的商户纷纷表示,已经考虑也要搬出宋都御街另谋出路,目前店铺只能说是苦苦支撑。他们期望有关部门能够关注他们的困境,抓住开封旅游发展潜力,出台相应措施减轻经营压力。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探访结束前,一位经营了近30年的商户指着街口高大的樊楼苦笑:“这里曾经是皇帝走的路,普通游客进不来也不奇怪。”

开封文旅持续红火,为何宋都御街却陷入冷清?

宋都御街南端的石雕大象上,武士依然手持长枪,肃穆威严。

但眼前的宋都御街已难见昔日的热闹繁荣。商户们正翘首企盼一个既能体现文化特点,又能保障商业活力的解决方案。(本文部分照片由杨惠君先生提供,摄于2025年9月20日13:50左右)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