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30日 01:01 5 admin

三十年前的五里河,是南阳三师校门口一条藏在乡野里的清浅溪流,伴着我们这群师范生的晨读与嬉闹;如今再踏五里河畔,流水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风里的气息,还藏着青春的余温。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1994年的初秋,我第一次跟着学长找到五里河。那时从南阳三师校门出来,得穿过一片爬满豆角藤的菜园,踩过坑洼的土路,裤脚常沾着草叶与泥点。

没有像样的河岸,只有丛生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一道简陋的木桥横在河上,木板间的缝隙能看见底下清亮的河水,走上去“吱呀”作响,总让我们忍不住手拉手互相搀扶。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河水浅而清,水底的鹅卵石上附着青苔,阳光洒下来,碎金般的光斑在石上跳跃,偶尔有小鱼摆着尾巴游过,惊起细小的涟漪。

那三年,五里河是我们最亲近的“伙伴”。清晨的晨读总选在河边的柳荫下,我捧着《普通话教程》练前后鼻音,柳丝垂落拂过书页,混着河水的气息,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都变得生动起来。

夏天的午后最是惬意,我们把从超市买的西瓜浸在河水里冰镇,半个钟头后掰开,甜汁顺着指缝滴进泥土,引得蚂蚁成群赶来。晚自习后若有心事,就独自坐在河埂上,听着流水声发呆,月光洒在水面,像铺了一层碎银,所有烦恼都被河水悄然带走。

2024年深秋再返五里河,车直接停在了河畔的停车场,当年的土路已铺成彩色透水步道,两旁栽着整齐的银杏与月季。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曾经的木桥换成了汉白玉栏杆的新桥,桥头矗立着“五里河生态廊道”的石碑,芦苇荡被修整成景观区,还建了亲水平台。河水依旧清亮,却多了几分规整,岸边设了健身器材,几位老人正带着孩子放风筝,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我沿着河岸走,试图寻找当年晨读的石头,却只看见铺着草坪的坡地,唯有几棵老柳树还在,枝桠比记忆里粗壮了许多,垂下的柳条依旧能触到水面。

不远处,当年的菜园早已变成了社区公园,有年轻人在拍婚纱照,白色的婚纱衬着河水格外亮眼。

我想起三十年前,几位好友在河边为我庆祝十八岁生日,用搪瓷缸盛着从校外买来的散装白酒,就着腌黄瓜和花生米干杯,说将来要一起带学生来这里写生。

那时的五里河藏在乡野间,只有我们知晓它的温柔;如今它成了城市的风景,接纳着更多人的欢笑。

走到河中段,一棵熟悉的老柳树忽然闯入我的视线——树干比记忆里粗壮了许多,枝桠却依旧舒展,垂下的柳条能触到水面,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我忍不住走过去,像当年那样,伸手折了一根柳条,指尖触到柳叶的瞬间,忽然想起毕业那天,我们几位好友就是在这棵树下,把写着彼此祝福的纸条系在柳条上,约定“十年后再聚”。

如今十年又十年,纸条早已不知所踪,柳树却依旧站在这里,见证着河畔的变迁。

夕阳西下,我坐在新建的观景亭里,看霞光染红河面。三十年前的少年身影与如今的游人交织在眼前,忽然明白:五里河从未老去,它只是跟着时光一起成长,把我们的青春藏在流水里,又用新的模样,迎接每一个前来的人。

南阳三师的回忆——五里河的流水与回响

而那些关于南阳三师、关于五里河的记忆,就像这河里的水,永远清亮,永远鲜活,在岁月里轻轻回响。


作者简介

张举,男,1978年8月出生,现供职于河南省社旗县教体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