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五里河,是南阳三师校门口一条藏在乡野里的清浅溪流,伴着我们这群师范生的晨读与嬉闹;如今再踏五里河畔,流水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风里的气息...
2025-10-30 0
来源:环球网
“你看这打谷场的雕塑,像极了小时候收庄稼的场景;还有那民宿博物馆里的老物件,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日子。”秋日午后,在康巴什北区的“记忆中家园”公园里,72岁的居民张有财正带着孙子在农耕文化体验区驻足,脸上满是怀念与笑意。
这座承载着康巴什北区人乡愁的公园,不仅是北区品质提升的“开篇之作”,更打开了这片区域从“滞后”到“宜居”的焕新之门。而这份“焕新”,便是先从居民最迫切的“休闲需求”开始落地,让曾经的“遗憾地”一步步变成了如今的“心头好”。
谁能想到,如今成为居民休闲打卡地的“记忆中家园”,曾是北区人心中的“遗憾”。多年前,随着康巴什中心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北区在大型公共空间规划上逐渐落后,居民想找个能散步、带娃、聊天的地方都难。
“以前周末要么闷在家里,要么得开车去中心城区的公园,路上来回就得一个多小时。”康巴什北区居民刘娜的话,道出了曾经北区居民的无奈。
这份无奈,终于在2024年9月迎来了改变。康巴什区将“记忆中家园”提升改造项目提上日程,而项目的第一步,便是“听居民的话”。通过多场居民议事会,“要健身步道”“得有儿童游乐区”“希望保留老北区的味道”等诉求被一一记下,最终化作“一环五区”的功能布局:1780米的健身跑道绕园一周,串联起农耕文化体验区、综合健身活动区、活力运动区、互动游戏区和嬉水体验区;健康驿站里能测血压、量血糖,民宿博物馆里陈列的旧家具、老农具,成了年轻人了解北区历史的窗口。
如今,这座“听民意”建成的公园,早已成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健身跑道上满是晨练的居民;周末午后,亲子游乐区的沙池、蹦床旁满是孩子的笑声;傍晚时分,老人们会坐在休闲区的长椅上,聊着家常、看着夕阳。“现在不用跑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好的环境,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家园’。”刘娜笑着说,她的朋友圈里,早已被“记忆中家园”的美景和日常填满。
“记忆中家园”的蜕变,并非孤立的存在。它像一颗“种子”,在北区的土地上催生出了品质提升的“整片森林”。当居民在公园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时,教育、住房、生态、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宜居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场从“单点改善”到“全域焕新”的行动,正在北区逐步铺展。
在教育领域,“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成为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目标。依托集团化办学思路,康一小北校区在硬件设施、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学生人数稳步提升,家长满意度创下历史新高。“以前担心北区学校资源差,还想着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中心城区上学。现在看到学校师资都是集团化调配,我们再也不用犯愁了。”家住北区的家长王佳佳对孩子的教育未来充满期待。
住房品质的提升,同样围绕“宜居”二字展开。北区康苑、康祥、康丽、康裕、华城等一批老旧小区迎来了“逆生长”。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地下二次管网、屋面漏水、落水管破损、外墙剥落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更新改造,同时完善了绿化灌溉系统约8公里,优化灌溉布局与控制方式,通过住宅小区中水管线与市政中水管线连通后,每年节约水资源约4700吨,受益居民2300户。
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直接让北区成了康巴什的“后花园”。以雷家坡流域防洪防涝和生态保护提质改造工程为核心,北区种下了一片“绿色”:雷家坡花田精心培育重瓣芍药、马莲、荷花、五彩石竹等花卉,春有新绿、夏有繁花、秋有韵致、冬有风骨,四季皆有景;千亭山城中万亩生态林项目启动,一批批树苗扎根沃土,未来这里将成为北区的“天然氧吧”。
社会服务的暖心,让北区充满了“人情味”。“宜居”不仅是环境好、资源全,更要“有活干、有收获”。哈巴格希街道将以工代赈项目与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让服务既暖心又实打实地帮助居民增收。“以前总担心没活干,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活动、挣点零花钱,还能和老邻居聊聊天,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参与缝制国旗的居民张桂兰笑着说,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受益”的服务,让她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的底气。除了手工缝制,街道还围绕公园维护、花田养护等需求,开发了绿化保洁、设施检修等公益性岗位,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灵活就业。
如今,站在“记忆中家园”公园里远眺,北区的变化清晰可见:新建的学校正在施工,塔吊的转动预示着“教育便利”的未来;康苑、康丽等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整洁的庭院与绿植相映成趣,勾勒出“居住舒心”的轮廓;生态廊道绿意盎然,花草的芬芳伴着微风,传递着“环境优美”的惬意;居民脸上的笑容,都在诉说着“生活幸福”的日常。这座公园,不仅承载了老北区的记忆,更见证了北区的品质焕新,成了北区居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从“记忆中家园”出发,康巴什北区的品质提升之路还在继续。这里的每一处变化,都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想有个公园”到“想上好学校”,从“想住好房子”到“想有好活干”;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诉说着城市建设者的初心与担当——从“听民意建公园”到“按需求谋发展”,从“单点改善”到“全域提升”。未来,当更多人走进北区,走进“记忆中家园”公园,定会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活力与温暖,见证从“家园记忆”到“幸福延续”的美好篇章,而这份“幸福”,还将在北区的每一个角落,继续生长。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五里河,是南阳三师校门口一条藏在乡野里的清浅溪流,伴着我们这群师范生的晨读与嬉闹;如今再踏五里河畔,流水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风里的气息...
2025-10-30 0
10月25日下午,一场属于临高东英国际慢城的“慢”狂欢拉开帷幕,当地群众和游客欢聚一堂,感受东英国际慢城的发展成果,共同开启东英国际慢城的新航程。活动...
2025-10-30 1
来源:【绿色四川】秋意漫过嘉州林海,峨眉山的槭树渐染丹霞,黑竹沟的林间铺展彩卷,大瓦山的红叶映亮碧水,竹海的绿浪裹挟清香。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乐...
2025-10-30 1
2025马尔代夫亲子家庭一价全包岛推荐榜 省心选岛指南马尔代夫以水清沙白的海岛风光成为家庭游热门之选,但带老人孩子出行最怕“麻烦”——选岛要考虑儿童托...
2025-10-30 1
九资河镇河西畈村水上红叶。(王珂 摄)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吴秀娟)今年以来,浙江绍兴、四川自贡、广东佛山、湖北恩施等多个城市宣布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且...
2025-10-30 1
这座城市,我小时候只在每天晚上7点半电视里的天气预报看到它的名字。长大了后才知道,这是一个自治区的首府,也就是相当于一个省的省会。很多人对大西北的印象...
2025-10-30 0
乌镇的交通很不便利。虽然地处江浙经济圈,但却似乎是个“离群索居”的地方。高铁只到湖州,五十多公里;坐飞机要到萧山,八十多公里,按现在的出行标准,真的不...
2025-10-3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