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多彩新论】车轮上的文旅思考:文旅推介当有“三度”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00:01 3 admin
【多彩新论】车轮上的文旅思考:文旅推介当有“三度”

金秋时节,笔者随2025年黔台健康医养产业融合发展对接会考察团赴黔西南兴义调研。行程中,与95后导游丽丽邻座而行。她开朗热情,一路用心营造欢快氛围,其敬业精神令人感佩。

从自我介绍到沿途讲解,丽丽始终积极展现着她对家乡的热爱。然而,在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中,当车辆驶向黔西南,她所推介的导游词却大多聚焦于黔东南的民族村寨。出于对文旅推介工作的关注,笔者趁其歇息时,与她作了简短交流,并就如何讲好贵州故事、增强推介感染力,分享了三点思考:

一是深挖一地之底蕴,让“自我介绍”更有厚度。丽丽介绍自己来自六盘水盘州市,若能在“因三线建设而兴”之外,进一步讲述“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的历史——这个与北京周口店齐名、距今约30万年的文化遗存,正是贵州古老文明的见证,那么“年轻城市”与“古老土地”的张力,将让游客对六盘水、对贵州的认知更加立体、深刻。

二是连准情感之纽带,让“行程讲解”更有温度。本次考察团成员均来自台湾,而他们入住的贵安新区群生豪升酒店不远处,正是清代治台名臣周钟瑄的故里——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周钟瑄两度赴台任职,修城兴学、赈灾抚民,至今在嘉义城隍庙被奉为神明。若能将这段黔台血脉相亲、文脉相连的历史娓娓道来,必将唤起台湾同胞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三是紧扣时代之脉搏,让“沿途叙事”更有深度。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车辆途经晴隆时,如能详实讲解“二十四道拐”这条“抗战生命线”的峥嵘往事,远比推介行程之外的岜沙苗寨更具现场感染力。而兴义泥凼镇保存完好的何应钦故居,也同样连接着一段不可忽视的近现代历史,值得向台湾同胞细致讲述、共同观瞻。

当下,贵州文旅产业活力迸发、气象一新。在体验经济时代,导游不仅是行程的引导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情感的联结者和区域形象的代言人。我们乐见越来越多像丽丽这样的年轻人投身贵州文旅事业,也期待他们能静下心来、修炼内功,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与讲解内涵,以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表达,真正当好山水与人文的“摆渡者”,做靓“多彩贵州”的形象窗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缨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