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10日 02:01 4 admin

两岸统一,始终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但近来由于赖清德当局越发癫狂,武统、和统的呼声一天高过一天,但有台湾军事专家发现,一个新的战略构想似乎已经悄然浮现。

不是武统也不是和统,大陆会用什么方法完成两岸统一?这条路径又是否行得通?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北平模式”重现

当和平统一的道路愈发狭窄,直接动武的选项又因其沉重代价而令人踌躇时,一种融合了历史回响与现代手段的复杂博弈正悄然浮现,岛内有军事专家称之为“逼统”。

这套战略构想并非凭空而来,无论是台湾军事评论家谢寒冰在2023年的阐述,还是大陆原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早前对“北平模式”的借鉴,都指向了同一个精神源头。这个源头,藏在1949年冬天的历史尘埃里。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那一年一月,解放军已经将傅作义麾下的25万大军牢牢困在了北平城内,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在所难免,但历史的走向却出人意料。解放军选择的,不是用炮火将这座千年古都夷为平地。

他们的战术核心,是“攻心为上”,真正摧垮傅作义的,不是城下黑压压的大军,而是在北平外围发生的一切。解放军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军事行动,比如解放天津、打下新保安,干净利落地歼灭了傅作义赖以支撑的嫡系部队和有生力量。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这些外围战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它们像一把重锤,一下下地砸碎了傅作义“固守待援”的幻想。每一次战报传来,都意味着他的一条希望之路被彻底斩断,当所有的外部增援都化为泡影,当北平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孤岛时,守军的战斗意志便开始从内部瓦解。

这套“以武促和”、“边打边谈”的策略,其精髓在于剥夺对手的希望,而非直接消灭其肉体。之后,通过其女儿傅冬菊等人的多层次统战网络,更是从心理上彻底击溃了傅作义的防线。最终,他选择了放下武器,让北平得以完整地迎来新生。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今天,这一历史哲学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被复刻。解放军在台海周边进行的常态化、大规模军演,其核心逻辑与当年的平津战役末期如出一辙。这些演习所展示的强大区域拒止能力,其首要威慑目标,并非要与前来干预的美军硬碰硬。

它的真正观众,是岛内那些仍对“美国协防”抱有幻想的人,军演的潜台词清晰而冷酷:指望外部救援,就像当年的傅作义指望关外援军一样,是一张不可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逼统”会不会成为现实

如果说“北平模式”提供了战略思想的内核,那么当代的“逼统”则发展出了一套由军事、经济和政治三个维度构成的协同打击体系。这三者环环相扣,互为放大,共同织成一张旨在全面绞杀抵抗意志的大网。

军事层面,是一个逐步收紧的“囚笼”。解放军的环岛军演,早已不是偶尔为之的威慑,而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常态化高压。这些演习模拟的不仅仅是滩头登陆,更是对全岛的立体化封锁。这既是物质上的围困,更是心理上的持续震慑。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这种封锁战术精准地戳在台湾的软肋上,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海上运输的岛屿经济体,其能源储备极其有限,天然气船一旦无法靠港,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当生存的日常都可能被随时切断时,抵抗的底气又能剩下多少?

与此同时,对海空通道的掌控能力,也断绝了“台独”顽固分子外逃的后路。这种“关门打狗”的态势,意在制造一种“瓮中捉鳖”的政治绝望感,使其无法寄望于组织所谓的“流亡政府”来延续对抗。

经济层面,则是一场精准的“断流”行动。台湾经济对外,尤其是对大陆市场的依赖性极高,超过40%的出口都流向大陆。这种高度依赖性,本身就成了一个强大的施压工具。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通过调整像ECFA这样的关税优惠,或者减少特定农渔产品的进口,甚至控制大陆游客的数量,都可以对岛内特定产业和群体造成精准打击。这种施压的目的,并非要彻底摧毁台湾经济,那不符合统一后的长远利益。

它的真正目标,是在岛内制造足够的社会痛苦,比如推高失业率、激化民生问题。当民众的生活受到实实在在的影响时,内部矛盾便会自然加剧,从而从根基上削弱当局的执政合法性和民众对其抵抗政策的支持度。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一场无形的心理战也在同步展开。各种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持续放大了岛内的焦虑感与无力感。那种“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氛围被不断渲染,旨在一点点腐蚀掉社会的内部凝聚力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然而,这套看似精巧的“逼统”策略,在其理论的完美之下,也隐藏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与巨大的实践风险。它就像一柄双刃剑,威力巨大,但也极难掌控,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自身。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困难依然不小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压力的悖论,强制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施压的“火候”极难拿捏。压力太小,对方可能毫不在意,起不到任何效果。而压力过大,则极有可能激起强烈的逆反心理,将原本摇摆的中间民众也推向对立面。

这种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但无法瓦解抵抗意志,反而会催生出更强的对抗情绪,为统一后的社会治理埋下难以拔除的钉子,大大增加未来的融合成本。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其次,是国际观感的风险。在当今的国际舆论场上,大陆的任何经济施压行为,都极易被西方国家定义和塑造为“经济胁迫”乃至“事实封锁”。这会给外部势力提供干预的借口,它们可以此为由,对中国进行联合制裁,从而将原本的台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但最根本、也最难解的矛盾,在于强制与融合的终极对立。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施压,或许能最终迫使当局走上谈判桌,但一个在胁迫之下完成的统一,真的能换来两千多万民众的真心归附吗?

这种“貌合神离”的结合,或许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却可能为未来的长治久安埋下深层的社会隐患。真正的统一,绝不仅仅是地图上颜色的改变,而在于人心的真正融合,在于实现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这恰恰是强制性手段最无力的地方。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结语

说到底,“逼统”并非一条轻松的捷径,而是一套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混合战方略。它以历史的智慧作为思想罗盘,通过军事、经济、政治等多个维度的协同运作,试图系统性地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以求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这一策略的推进过程,无异于在钢丝上行走,它既考验着操盘者的绝对实力,也考验着其非凡的政治智慧与超常的耐心。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如何精准控制压力,避免激起反弹;如何在国际上有效博弈,化解外部干预;以及最核心的,如何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并行推进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展示统一带来的真实机遇与希望,重建彼此的身份认同。

这一切,都将是决定这一历史进程最终结局的关键。能否超越单纯的强制,真正赢得民心,不仅决定了统一的成败,更将深刻地影响未来整个东亚的地缘政治版图。

观察者网2024-12-3《破解统一难题9|雁默:2024是“以武逼统”起始年》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