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北京体彩倾力打造的“京彩潮玩——一飞冲天飞盘挑战赛暨一拍即合匹克球潮流时尚活动”在东枫国际体育园内正式开赛。作为北京体彩2025年重点打...
2025-11-07 2
1992年6月23日凌晨,首都机场的登记口还亮着冷色灯光,74岁的傅涯拎着一只早已磨白的公文包,执意登上飞往台北的客机。她没带随行秘书,也谢绝了子女陪同,理由简单到令人发怔:“我自己去,就当出一次差。”
不到一年之前,她刚办完离休手续。按理说,这位在国务院系统干了三十多年的老干部,完全可以在北京安稳度日。可一封从纽约辗转寄来的薄薄航空信,把尘封四十多年的亲情猛地拉回眼前。最小的妹妹在信里写道:“姐,我们想见你。”寥寥数语,道尽了隔海骨肉之情。那一刻,傅涯几乎没怎么犹豫,立刻递交了出访申请。
老同事起初拦她——“年纪这么大,路上万一不舒服怎么办?”她摆摆手:“活到这份儿上,见一面少一面,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像当年奔赴延安一样,她再一次说走就走。只是这一次,没有枪林弹雨,却隔着一条海峡和半生岁月。
回溯往昔,1918年4月,傅涯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父亲是晚清留洋学子,母亲秀外慧中,家境殷实。16岁那年,她只身到南京读书。时局动荡,汇款常被截留,她靠给人抄稿、教小孩补课攒生活费,也第一次见识了贫苦大众的苦难。就那时,她在一场学生社团演讲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羞答答的少女心里,忽然燃起了跟旧世界较量的火苗。
1937年毕业,抗战爆发。兄弟姐妹纷纷投入国民党军,她却反其道而行之,跋涉数千里奔向延安。“要么站在山头向北望,要么动身去改变。”这是她当年在日记里留下的一句话。到达延安后,她被编入抗大,白天练队列、学政治,夜里织毛衣、补军鞋,饿了啃个黑面馍,照样能高唱《黄河大合唱》。她常说,那段岁月练出的,是不自觉向火光走的劲头。
1939年春,她被派往山西敌后做战地宣传。战壕边、窑洞口,竹笛一响,《黄河奔流》回荡在太行山,每到高潮,枪声都像为合唱打拍子。也正是在山西武乡,她遇见了因负伤而暂驻在此的陈赓。那位被全军上下公认“敢拿彭老总开涮”的386旅旅长,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团长拉来给文工队讲战斗故事。讲到兴起时,他一拍大腿,“当年我要是不被彭老总那家伙忽悠,说不定早就是湘军司令了!”众人哄笑,她却盯着他肩头绷带上的血迹,心里悄悄记住了这个爱讲笑话的英雄。
岁月如车轮飞驰。1943年,傅涯与陈赓在太行山腹地举行婚礼,几根野花、两条帆布腰带,就是他们的全部“嫁妆”。解放战争打响后,陈赓转战华中、华北,傅涯则留在后方筹粮、慰问,时常几个月见不上一面。1949年渡江前夜,夫妻俩在破庙里匆匆碰面,他只说一句:“等胜利了,我补办婚礼。”她回了一句:“就盼着那天。”
新中国成立,他们的心愿却始终悬着,因为傅涯的父母和两位哥哥已在战乱中撤往台湾。朝鲜战场又把陈赓推到最前线,一封封电报在硝烟中飞来飞去,惦念被拉长成深夜里的滴答秒声。1961年3月16日,急报自上海传至北京——陈赓病危。等傅涯赶到病房,丈夫已陷入昏迷。清晨五点多,他的心电图归零,终年58岁。
丧夫之痛让傅涯沉寂了许久。她曾想追随而去,但看到儿女还小,又被组织循循规劝,才强撑继续工作。多年后她说:“我能熬过来,全凭肩上的担子。”只是,每当夜深人静,窗外汽车轰鸣,她仍会想起那些丢失在海峡对岸的亲人。父母遗愿、兄弟音信,因政治隔阂而细细拉长,如同一根随时可能断裂的弦。
进入八十年代,两岸气氛开始松动,民间探亲逐步开放。妹妹的来信像一道缝隙,让她看见了重逢的可能。手续虽复杂,但组织并未阻挠。批文下来那天,她看着公章上的日期,怔了一会儿,才轻轻对自己说:“这趟差事,总算批了。”
客机在台北松山机场缓缓降落,舱门开启瞬间,湿热空气扑面而来。机梯下,亲属们早排成两行,身后竟停着十几辆小轿车,像迎接什么贵宾。傅涯愣住,手里帆布包险些落地。只听前排侄儿激动地喊:“大姑,快上车!”她环顾四周,张着嘴笑,一时竟不知坐哪辆好。
车队驶出机场,沿着基隆河一路向南。车窗外热带树影倒退,车里是七嘴八舌的乡音:“姐姐,你瘦了!”“你还是那么爱扎麻花辫呀?”时间仿佛倒回童年,他们追着小火车跑,嚷嚷着要吃糖的情景历历在目。车停在台北市郊外的一幢老屋前,门一开,久违的家风扑面而来——门楣上仍悬着当年父亲带走的那副旧对联:修齐治平,慎独自强。
团圆的日子里,兄妹几乎夜夜长谈。有人劝她留在岛上安度晚年,她摆手:“人终究要落叶归根,陈老总在北京等我。”家人听了,默默点头。此行她只待了两个月,却把四十多年的缺口一口气填满。临行前,亲人拥送至机场,小外甥女捧着一包家乡瓷土——那是景德镇老宅地基里取出的泥,“阿姨,带回去,烧个花瓶。”傅涯眼眶泛红,却乐呵呵地接下:“好,我替咱爸咱妈烧个祭坛。”
回到北京,她把那包泥土托付给景德镇老友,烧成了一对青花梅瓶,一只留给自己,一只托海峡邮回台湾。此后十几年,只要身体允许,兄妹们就轮流探望,她的客厅时常回荡着南腔北调的乡音。2009年冬,傅涯卧病在床,台湾来的小辈问她还有什么心愿。老人微笑着说了句:“等到海风不再是阻隔,那就好了。”声音轻,却掷地有声。
2010年1月6日清晨,北平城里飘着瑞雪,傅涯安静地合上了人生的书页,享年九十二岁。按照遗愿,她与陈赓大将合葬在八宝山,碑前那对青花梅瓶静静守候。很多年后,提起她,熟识的人总会想起那个灰色清晨——一位银发老人拖着小行李,背影瘦小却倔强。那一刻,她不只是陈赓的爱人、共和国的功臣,还是无数分隔家庭的缩影:跨越海峡,只为在人生尾声再握一双血脉相连的手。
相关文章
11月2日,由北京体彩倾力打造的“京彩潮玩——一飞冲天飞盘挑战赛暨一拍即合匹克球潮流时尚活动”在东枫国际体育园内正式开赛。作为北京体彩2025年重点打...
2025-11-07 2
一、蒜蓉炒小白菜食材:小白菜500克、大蒜5瓣、橄榄油1勺、盐2克、生抽半勺。1. 小白菜去根洗净,沥干水分;大蒜切片备用。2. 热锅倒橄榄油,油温六...
2025-11-07 2
8周减10.6斤!北京体检中心刚刚流出的内部记录,中年妈妈靠一杯水躺瘦,没节食没跑步,腰臀比直接回到少女时代。 很多人以为减肥必须饿肚子、跑断腿。其实...
2025-11-07 2
凌晨两点,手机电量只剩3%,你盯着天花板数羊,数到第两千只,依旧清醒。 再不做点改变,今晚又是白熬,明天开会继续灵魂出窍。 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发完一篇大...
2025-11-07 2
最近,有不少差友在后台问,有没有双十一手机推荐。为了照顾这部分差友的需求,托尼决定还是出一篇购机指南吧。当然,假如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换机的话,看完这篇文...
2025-11-07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11-07 5
1992年6月23日凌晨,首都机场的登记口还亮着冷色灯光,74岁的傅涯拎着一只早已磨白的公文包,执意登上飞往台北的客机。她没带随行秘书,也谢绝了子女陪...
2025-11-06 6
“穿这么少去健身,不怕走光?”——6月12日,北京朝阳某连锁健身房,一位女私教因运动bra+高腰短裤的标配被会员投诉“有伤风化”,门店连夜贴出“禁止过...
2025-11-06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