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刘卿: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及应对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6日 05:56 5 admin
刘卿: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及应对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系列活动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卿出席会议并发言指出,人工智能发展正面临治理碎片化、技术霸权等全球性挑战,唯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合作共赢之路,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 (全文约17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刘卿: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及应对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正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数字文明新阶段,但其发展的全球性与治理的地域性碰撞,引发“合作还是较量”“封闭还是开放”等话题。联合国报告已明确,人工智能已从技术工具演进为重塑经济、社会与国际秩序的力量,唯有走合作共赢之路,才能破解全球挑战,实现数字文明的良性发展。

刘卿: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及应对

01

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

治理体系碎片化困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陷入“规范过剩而共识不足”的悖论。过去十年,全球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出台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或指南,相关规范超过3000份,但就“透明度”“公平性”等概念而言还缺乏统一解读。各国监管模式差异加剧治理割裂。这导致跨国企业需构建多套合规体系,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昂而退出国际市场,严重阻碍全球数字资源优化配置。

技术霸权加剧数字鸿沟。人工智能领域“南北失衡”凸显,发达国家掌控全球70%以上数据中心,占据价值链高端,而发展中国家80%训练数据被无偿采集,却难转化为发展动能。美国“小院高墙”策略将技术问题政治化,剥夺发展中国家技术获取机会,割裂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数字鸿沟正演变为生存权、发展权鸿沟。

复合型风险跨域蔓延。人工智能“双刃剑”效应催生多层风险。IBM发布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重大数据泄露平均成本损失达488万美元。人工智能对社会层面影响已经非常显见,算法偏见冲击公平、自动化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工智能武器或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安全风险的跨境传导加剧全球治理赤字。

02

走合作共赢之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数字文明走向合作共赢。

构建包容性治理框架。以全人类福祉为念,超越“阵营化”思维,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以联合国为核心协调平台,成立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组,为全球对话合作提供独立评估,帮助国际社会预测新挑战。以《布莱奇利宣言》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借鉴2025年巴黎峰会“可持续人工智能”共识经验,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推动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保障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设立“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建设基金”,平衡数据主权与全球互联需求,反对“数据霸权”与“长臂管辖”。

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普惠共享。放宽非敏感领域技术交流限制,促进国际技术合作,在医疗、灾害预警、公共卫生等民生领域联合攻关,以低成本方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帮助其完善数字基建,提升民众人工智能素养,弥合数字鸿沟。

建立风险协同防控机制。构建“监测-预警-响应”全球协同体系,建立跨国人工智能风险数据库,共享算法漏洞信息。在联合国框架下设立“人工智能紧急状态协调中心”,联合处置重大事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共性原则包括透明度、风险分级等为起点,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制定禁止人工智能武器化等刚性规则。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碳中和”融入人工智能发展,联合制定产业能效标准,推广低能耗算法与绿色数据中心技术,推动落实巴黎峰会《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同时让人工智能赋能全球发展,比如开发智能种植系统,构建跨国疫情监测网络,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帮扶。

数字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跃迁,人工智能是实现这一跃迁的关键载体。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提出在遵循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行动,协力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国际社会需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不断深化创新合作,共同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在数字时代实现共同发展与持久和平。

2025-11-01

2025-11-01

2025-10-31

2025-10-31

2025-10-30

2025-11-03

欢迎

加入人大重阳社群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刘卿:数字文明进程中的全球性挑战及应对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