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马斯克万亿薪酬能否落地?这还只是挑战的第一步……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5日 02:06 6 admin


马斯克万亿薪酬能否落地?这还只是挑战的第一步……

最近特斯拉给马斯克开出的万亿薪酬包的消息,如同一滴水滴进了油锅,让全球商业界都沸腾了起来,这份为期十年的薪酬激励计划,不仅仅关系着马斯克的个人财富,更折射出特斯拉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治理逻辑和利益博弈。

这份被称为“史上最激进”的薪酬包,以股权激励为核心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核,马斯克如果能够在十年内完成所有12项分级目标,他将总共获得4230万股股票激励,按照现在特斯拉的市值,总共价值约一万亿美元。

想要解锁薪酬包中的所有股权,需要完成三大目标:

(1)市值目标:首个市值目标为2万亿美元,特斯拉截至11月1日收盘,当前市值为1.518万亿美元,距离第一个市值阶段性目标还需要提升33%。后续以5000亿美元或1万亿美元增量递增,最终目标锁定8.5万亿美元,且每个目标需稳定维持六个月;

(2)盈利目标:包括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从166亿美元提升至4000亿美元,利润大致需要翻24倍;

(3)销售目标:主要为额外销售1200万辆电动汽车,积累1000万个自动驾驶订阅用户,以及实现100万辆Robotaxi和100万个AI机器人的商业化运营。

目前特斯拉的电车销售为800万辆,完全自动驾驶(FSD)的订阅用户也非常有限,Robotaxi目前也还未推出,机器人也同样在研究制造阶段,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如果这份薪酬激励计划通过,马斯克的股权将会从13%提升到29%,马斯克曾经放话,如果他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5%,他将会离开特斯拉。

作为附加条款,马斯克在七年半内不得出售这些股权,需要大规模处置股权同样需要特斯拉董事会批准。在计划末期,马斯克还需要参与长期CEO继任框架的制定,否则最后两次股权激励份额将无法解锁。

从这份薪酬激励计划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特斯拉的野心勃勃,它已经不满足于做车企,它想要做的是综合型的科技企业,一手以车为基础,探索自动驾驶的多场景应用,一手以机器人为补充,构建新的业务增长锚点。从特斯拉的三季度财报中也可窥见一斑,特斯拉正聚焦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2025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其中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占比达42%,Optimus项目年均研发增长60%。

而推出这份激励计划,则极具美式风格——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特斯拉将马斯克视作是企业的灵魂,“零薪酬+超高绩效”能够将马斯克与特斯拉发展深度绑定,毕竟特斯拉并不是马斯克的唯一,他构建了一个覆盖多领域的科技帝国:SpaceX、X、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xAI,分别涉及航天、媒体、基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为了不让马斯克太分心,特斯拉不得不推出这样的重磅激励。

然而这份薪酬包却引发了空前的分化,支持者觉得马斯克在2018年时就曾经带领特斯拉完成过“不可能的计划”, 因此,他们相信马斯克能够在未来再次带领特斯拉创造辉煌。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份计划会使得特斯拉的话语权过于集中在马斯克身上,而且整个计划都非常激进,失败的风险过高。

这份计划将于美国中部时间11月6日下午3点进行投票,如果股东支持者超过50%,那么薪酬计划将会生效。从股东结构看,机构投资者持股约48.98%,散户持股38.14%,马斯克个人持股15.71%,目前,尽管大的机构投资者,如:先锋集团、贝莱德等前十大机构投资者的立场尚未完全明确,但根据德克萨斯洲的法律,马斯克本人和他的弟弟也可以投票,另外马斯克也在自己的媒体平台X上与散户投资者多次进行互动以争取更多支持,这使得这份薪酬的通过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假如这份薪酬计划没有被通过会发生什么呢?

对于马斯克本人来说,他很有可能会像之前他放话说的那样带着机器人业务离开特斯拉,进而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几个公司的业务上。

对于特斯拉的影响将会是多方面的,首先短期来说,散户可能会对特斯拉丧失信心而抛售其股票,机构投资者则可能因为管理问题进行减持,短期股价波动可能会比较大;中期而言,特斯拉未来希望达成的两大目标:无人驾驶&机器人业务可能会被搁置;长期来看,公司治理模式将会面临重构,如果新的CEO管理能力及号召力均比较弱,特斯拉甚至可能处于一段时间的混乱状态。

然而,通过这项薪酬计划同样面临着新的风险,马斯克本人较高的持股比例,使得未来特斯拉的运营方向几乎由马斯克说了算,股东权益稀释,当一个公司把命运系在一个人身上时,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就将会是一场彻底的“翻车”事故。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