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脆弱往往在不经意间显现,即便怀揣梦想、积极生活,疾病的突袭也可能打破所有规划。2025 年 10 月,34 岁的台湾创作女歌手黄小玫因罕见病离世...
2025-10-20 1
每隔四年,奥运会这场盛大的“体育嘉年华”都会在不同城市上演一遍。
而主办方则像赌徒一样,把一张“城市名片”和几十亿、上百亿的预算一起压上赌桌。
有人笑着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哭着埋单几十年。
今天咱就聊聊这三届最具代表性的奥运会:东京、北京和洛杉矶。
一个亏得惨不忍睹,一个奇迹般地小赚,还有一个,40年前靠“抠门”操作赚了全世界的钱。
听起来像戏,其实都是经济账。
东京奥运是个典型的“赔本买卖”,亏得那叫一个彻底。
一开始,日本政府信心满满,拍胸脯说,预算154亿美元就够了。
结果没想到疫情来了个措手不及。
2020年奥运硬生生推迟了一年。
一个全球直播的活动,从灯光、酒店、赞助、安保,全都排好了,又得全部推到明年重来,这成本不是加倍,而是加炸。
于是到了结账那天,账面数字直接飙上200亿美元。
审计机构看了都皱眉头,花的钱几乎是最初预测的三倍。
这200亿美元什么概念?
如果拿这笔钱不办奥运,能建360多所中型医院、修1500多所小学、或者干脆买下50架波音777客机。
而收入那边呢?门票没了,因为观众进不来。
旅游没了,边境封了。
纪念品卖不动,连街边摊都没人。
更扎心的是,除了国际奥委会象征性地掏了13亿美元外,剩下的绝大多数资金都来自日本纳税人。
日本民众的反应?一句话:到底图啥?
东京街头有抗议的,有失望的,也有无奈的。
确实,这届奥运几乎成了“空场奥运”。
而这背后其实不是偶然。
自1960年以来,办会预算几乎就没见过守规矩的——平均超支率超过100%。
也就是说,你计划花100块,结果得花200。
蒙特利尔1976年那次,负债背了30年才还清,简直成了反面教材。
东京奥运,只不过是把这个老毛病放大到了极致。
东京奥组委那时候还嘴硬,说什么这是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届,我们坚持下来了。
坚持倒是坚持了,但财政报表上那一行红色数字,怎么看都不像“胜利”。
说白了,这届奥运告诉全世界:豪华并不等于成功,烧钱不等于荣耀。
有时候你越想“体面”,结局就越狼狈。
和东京奥运形成的对比,要说北京2008年的奥运,那真是“花得壮观,赚得体面”。
一开始,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你们第一次办夏季奥运,会不会撑不住?
结果北京不光办得有面子,还办得有账算。
虽然总投入看着吓人——总支出约3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建设2800亿、运行保障200多亿、场馆建设近200亿。
但这些钱可不是打水漂。
北京干了两件聪明事:一是资源整合,二是市场开发。
资源整合是说,北京没盲目铺张。
很多场馆是升级改造来的,比如国家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一带的区域布局都经过了精打细算。
更重要的是,这些场馆后来没闲着——鸟巢成了演唱会、活动中心。
水立方化身了“冰立方”,连奥林匹克公园都成了北京的旅游地标。
这叫啥?后劲。
再说市场开发。
当时国际奥委会有个“TOP计划”,也就是全球顶级赞助商制度。
北京奥运吸引了10多家国际品牌和国内大企业参与赞助。
再加上电视转播权分成86.7亿元人民币,市场开发收入98.7亿元,还有许可授权收入约1.63亿美元。
这些钱一加,可就不是小数目。
最终,咱们居然还净挣了约10亿元人民币。
别忘了,全球奥运史上多数都是亏钱的,北京能赚钱,已经是奇迹级别。
但北京奥运的“收益”,还不仅仅是账面那点钱。
那一年,中国的国际形象有了质的飞跃。
开幕式那一幕,卷轴打开、焰火腾空,几乎是全世界电视机前观众的记忆。
那不仅是文化展示,更是国家自信的体现。
而且在此之后,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全面起飞。
北京也成了“奥运遗产”的样板城市。
很多人现在还记得那句宣传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句话不光在广告上用,也体现在经济上——因为北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大国也能把奥运办成一本会赚钱的账本。
所以,北京奥运可以说是“国家整合能力”的胜利。
别人靠企业,北京靠全国合力。
结果,不仅没亏,反而赚了面子、赚了钱、赚了未来。
但你可能想不到,奥运史上最赚钱的一届,居然是40多年前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
当时的背景相当戏剧化:上一届1976年的蒙特利尔刚刚欠下巨额债务,全世界都怕了,没人敢接1984年的盘。
结果,美国洛杉矶“单枪匹马”地说那我来吧。
但他们可不是“冤大头”,而是精明的生意人。
洛杉矶这届奥运几乎没新建场馆,大学体育馆、公共场地、临时设施全派上用场。
负责的那位商人彼得,简直是个天才。
他不靠政府拨款,完全市场化运作。
赞助商数量严格限制、门槛提高,谁想打奥运的广告?行,掏高价!于是大品牌们反而挤破头。
再加上电视转播权卖出高价,那年奥运直接成了“赚钱机器”。
赚了差不多2.3亿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就是十几亿元人民币。
而且这些钱不是揣进口袋,而是拿出来成立了一个公益基金——LA84基金会。
这个组织拿出40%的盈余来支持青少年体育。
20多年间,这个基金会投入了1.6亿美元,覆盖了1000多个体育组织、200万青少年,还在洛杉矶建了全国最先进的体育图书馆。
30万页文件、9万张照片、4.5万个数字档案,全都免费开放。
最绝的是——投出去的钱,不但没亏,还越滚越多。
20多年后,基金会的资产反而“增值”成1亿多美元。
这波操作,真可谓“赚会花,花会赚”。
很多人问洛杉矶人怎么做到的。
其实秘诀就一句话:不贪大、不求全,精打细算。
他们没有为了“面子”乱花钱,没有为了“世界第一”建没用的大场馆,反而通过商业化让奥运自负盈亏。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俭奥运”。
从那以后,世界各国才意识到——奥运会可以是“生意”,不是“慈善”。
亚特兰大、悉尼、伦敦这些后来的奥运,都或多或少借鉴了洛杉矶的套路:政府少掏钱,企业多参与。
只不过,后来很多国家学着学着又“跑偏”,钱花多了,账算不回来。
如今,国际奥委会也在反思,开始提倡“可持续”“轻资产”。
说白了,就是别再烧钱、别再乱搞大工程。
要是早几十年明白这个道理,也许蒙特利尔的债早还清,东京也不用背上那么多骂声。
参考文献:
日本东京奥运会经费预估总额出炉 投入效果或受质疑,中国新闻网,2021年12月24日
奥运会落幕,日本亏了多少钱,界面新闻,2021-08-10
办一届奥运会,到底能赚多少钱,澎湃新闻,2021-07-26
亏损数十亿美元?东京之困背后,奥运会已尴尬多年,澎湃新闻,2021-08-18
算算奥运经济账,经济日报,2024-08-17
1984年奥运:中国夺金轰动世界 美国开奥运赚钱先例,人民日报,2009年09月02日
爆亏1400多亿!奥运会变“毒药”,日本为什么还要办?.华夏时报.2021-07-20
相关文章
生命的脆弱往往在不经意间显现,即便怀揣梦想、积极生活,疾病的突袭也可能打破所有规划。2025 年 10 月,34 岁的台湾创作女歌手黄小玫因罕见病离世...
2025-10-20 1
怕你穷,嫌你富,又怕你开路虎。在卖保时捷这个行业里面,牟女士要是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是第一了。前段时间,青岛保时捷金牌销售牟女士,一年之内卖出170辆...
2025-10-20 1
或许,你正处在分手后最混乱的阶段,在冲动后的懊悔、不甘与失落中挣扎。你可能试过争论、讨好甚至乞求,反复纠结问题到底出在哪、甚至疯狂寻找“如何让ta回头...
2025-10-20 1
潭柘寺最早叫嘉福寺,后来因为后山有潭、山上长柘树改名。金熙宗第一个来祭拜,清朝康熙乾隆特别喜欢,乾隆还去了九次。寺里有999间半房子,用的全是明朝皇家...
2025-10-20 1
103岁的杨振宁先生于近日在北京逝世,全网都陷入了深切的哀悼。这位物理泰斗的离去,让人们开始更多关注他的家庭生活。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三个儿女都没继承物...
2025-10-20 2
每隔四年,奥运会这场盛大的“体育嘉年华”都会在不同城市上演一遍。而主办方则像赌徒一样,把一张“城市名片”和几十亿、上百亿的预算一起压上赌桌。有人笑着赚...
2025-10-20 3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10-20 2
2025年10月17日,郭晶晶坐在人民日报的镜头前,短发齐耳,眼神仍像20年前站在跳台上时那样清亮。她聊起跳水队的传承、年轻运动员的压力,全程没提“全...
2025-10-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