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不笑文|风云一个是“跳水皇后”,一个是“后起之秀”。强者之间,总是有种莫名的惺惺相惜。虽然这次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采访,一字未提全红婵。可大家还是能...
2025-10-19 2
最近几年,一种名为“团播”的直播形式悄悄火了起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络表演行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不少观众每天花4个多小时追看团播,这种新型娱乐方式俨然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为什么团播能这么火?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人一刷就停不下来?
团播最早脱胎于传统的秀场直播,但和单打独斗的个播不同,团播更像是一场“小型综艺”,多人轮番上阵,配上灯光、音乐和控场主持,营造出一种既接地气又不失精致的舞台感,这种形式在2022年左右开始被一些工作室尝试,没想到短短两三年,就迅速从边缘走向主流。
为什么团播能这么快出圈?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解决了中小主播“流量难”的问题,在传统直播中,头部主播几乎分走了大部分观众和打赏,而中腰部或新人主播很难有出头之日。
团播通过团队作战,把不同特点的主播组合在一起,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吸引更多观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团播的成长路径颇有几分“工业化”的味道,随着MCN机构纷纷入场,原本小打小闹的团播迅速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从摄影灯光到舞蹈编排,从人设打造到内容策划,各个环节都开始像流水线一样高效运转。
市场上流行什么新舞蹈、新玩法,团队就得马上学、马上练,“快”成了这个行业最鲜明的标签,这种工业化运作,不仅让团播内容更加精致,也让它迅速从小众走向大众。
说到底,团播的崛起既是一场内容形式的创新,也是一次资源整合的成功,不过,光有形式还不够,观众为什么愿意为它花时间、甚至花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下班回家,打开手机,划进一个热热闹闹的团播间,听着音乐、看着一群年轻人唱跳说笑,突然觉得没那么孤单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很多观众坦言,看团播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情感代餐”。
从数据来看,团播用户的日均观看时长有明显增长,不少人一天会花四五个小时沉浸其中。
为什么这么多人“上头”?一方面,团播提供了传统综艺难以做到的实时互动,你可以发弹幕、送礼物,甚至影响直播内容,另一方面,它又比个播更丰富、更有“现场感”。
这大概是因为现代人太“孤独”了,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很多年轻人远离家乡、朋友不多,独处成了常态,而团播恰好填补了那份对热闹和陪伴的渴望,它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交,但却能带来真实的慰藉。
从这个角度看,团播其实是一种“情绪消费品”,它卖的不仅是内容,更是一种被陪伴的感觉。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种陪伴是不是太“虚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符号、灯光、互动构成的“超真实”氛围中,很多人确实找到了放松和归属,说到底,能让人感到快乐和连接的形式,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不过,当我们沉浸在屏幕这头的热闹时,有没有想过屏幕那头的团播主播,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很多人对团播主播的印象是光鲜亮丽、能歌善舞,但实际上,这份工作并不轻松,长时间直播、高频次的排练、不断学习新内容,是很多主播的日常,有主播透露,一场直播可能持续七八个小时,再加上化妆、复盘、维护粉丝,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个人时间。
不过,随着行业逐渐成熟,这些问题也开始被重视起来,近年来,不少平台和机构开始推出管理规范,比如禁止不合理工作时长、抵制诱导打赏、保护主播权益等,这些措施虽然还在完善中,但至少说明行业正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团播也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每天有上万个团播同时在播,整个行业带动了上百万人就业,甚至吸引了不少传统行业的人转行加入,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实现价值的舞台。
当然,高强度、高竞争的环境下,不是所有人都能长期坚持,但也正因如此,那些认真做内容、重视观众体验的团队,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说到底,内容行业的核心始终是“人”,只有把人照顾好,内容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尽管团播这个行业还在成长中,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看到,从平台到机构,都在努力推动内容优化和主播保护,让团播不仅能“火下去”,更能“好起来”。
在快节奏、高流动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望连接、需要释放,而团播恰好提供了一个轻松、热闹又充满参与感的出口,它不一定完美,但却真实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情感需求,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行业不断规范,团播或许还会演变出更多有趣的形式。
相关文章
图|不笑文|风云一个是“跳水皇后”,一个是“后起之秀”。强者之间,总是有种莫名的惺惺相惜。虽然这次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采访,一字未提全红婵。可大家还是能...
2025-10-19 2
美方掀桌子,中国却换了张更大的桌子继续吃饭。关税战五年打下来,谁赢了?表面看,中国对美出口下滑了,美国加税打压奏效了;可放大格局一看,中国外贸整体不降...
2025-10-19 3
说起最近几年的影像旗舰,vivo X200 Ultra 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X200 Ultra 和机身一样厚的相机镜头,带来了打磨一年的 2...
2025-10-19 3
文/大壮实验室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是杨振宁对外公开的一张全家福,当时杨振宁三个在美国的儿子来中国...
2025-10-19 2
编辑 | 董鑫10月18日, 清华大学发文,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全文如下: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2025-10-19 1
我把手机关了,是那种狠心按住电源键、弹出红底白字“滑动关机”,真关。 客厅拉帘半拉,灰光像稀饭,糊在桌面和我脸上。 我把键盘拉到胸前,调高耳机,进了排...
2025-10-19 2
2025年10月12日,一场原本以为会“照旧进行”的外交互动,突然拐了个弯,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福克斯新闻上公开表示,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新规感...
2025-10-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