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收到东盟峰会邀请后,特朗普要求排除中国,中方一招将局势逆转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1日 18:09 2 admin

美国在收到东盟峰会的邀请后,特朗普又出幺蛾子,明确要求要排除中国,对此,中方一招将局势逆转。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提出排除中国?而面对这场外交博弈,中方又是如何扭转局势的?

当地时间10月6日,特朗普被曝考虑出席本月下旬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但白宫为此开出了一个特殊条件:要求马来西亚政府同意特朗普在会议期间,主持柬埔寨与泰国和平协议的正式签署仪式,并特别施压峰会主办方“排除中国官员参加该仪式”。

收到东盟峰会邀请后,特朗普要求排除中国,中方一招将局势逆转

事实上,特朗普的算盘并不难猜。他重返白宫后,急于寻找外交舞台,希望借东南亚和平进程来修复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特别是在中东局势恶化、加沙战争持续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在全球舆论场上饱受质疑。特朗普认为,只要能把“和平”的标签重新贴到自己身上,就能削弱外界对其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批评。而要实现这一点,排除中国就成了关键环节。

毕竟,中国在泰柬争端中发挥的作用,早已得到地区认可。今年7月冲突爆发时,中方第一时间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并通过多渠道促成停火。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明确表示,中方正在为泰柬双方沟通发挥斡旋作用。几天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两国同意停火,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感谢声明中点名感谢中国政府。这意味着,无论从影响力还是实际调解作用上,中国都是泰柬停火的重要推动者。

正因如此,特朗普才更希望在东盟峰会现场“重塑叙事”,让自己成为和平协议的唯一功臣。白宫内部甚至传出要淡化中方参与事实的说法,声称“中国与泰柬和平谈判无关”。这类表态显然与实际情况相悖,也暴露出美国对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增长的焦虑。

收到东盟峰会邀请后,特朗普要求排除中国,中方一招将局势逆转

对马来西亚来说,这是一场艰难的平衡。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安瓦尔既要维持与美国的关系,又不能得罪中国。马来西亚希望与美方谈判,以此来降低高达19%的关税,进而提振出口。但与此同时,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引发了马来西亚国内的强烈反对。当地民众多次在美国大使馆前抗议,要求政府不要向特朗普妥协。安瓦尔清楚,如果因为迎合特朗普而排除中国,不仅会损害东盟的整体形象,也会在国内失去民意支持。

特朗普的举动,也再次揭示了美国对东南亚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宣称支持所谓的“印太和平”,另一方面却试图让地区合作围绕自己转动。对比之下,中国的行动更加稳健务实。就在美方试图制造舆论焦点的同时,中马两国宣布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演,主题是“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与海上安全”。中马两军投入兵力上千人,邀请其他东盟国家观摩。这场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却在关键时刻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的行动不靠喧嚣,而靠实际合作。

这就是中方的“逆转”,不是用语言对抗,而是用行动回应。没有公开指责,也没有制造外交对抗,而是通过合作项目、军事演习和区域机制稳步推进影响力。我国防部宣布的中马联合演习,不仅涵盖海上搜救、减灾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还邀请东盟各国观察。这种开放式姿态,让“和平友谊—2025”成为一种区域信任的象征。与美国强调个人功劳不同,中国展示的是一种共同安全理念。

事实上,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为了拿到诺贝尔和平奖。重返白宫后,特朗普一直在为诺贝尔和平奖奔走。他的团队不断向挪威方面游说,甚至施压欧洲国家支持特朗普。然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获奖希望微乎其微。挪威学者指出,诺贝尔委员会更重视长期、稳健的多边努力,而非短期的政治秀。

收到东盟峰会邀请后,特朗普要求排除中国,中方一招将局势逆转

更何况,特朗普退出气候协定、对盟友加征关税的行为,都与“和平促进”背道而驰。正因如此,他在东盟峰会上的强行表演,只会进一步加深外界对其功利外交的印象。总之,这场外交交锋让外界看到两个不同的逻辑:美国强调个人主导,中国强调区域共赢。前者依靠制造焦点,后者依靠积累信任。最终,东南亚国家更愿意看到的是一种稳定、可预期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被迫选边的政治游戏。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