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植物没有神经细胞,怎么进化的产出了带神经毒素的果实?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6日 14:00 4 admin

这问题的两个子句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体现了说话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搞什么的思想感情。我认为这是和大语言模型幻觉类似的东西。

植物没有神经细胞,怎么进化的产出了带神经毒素的果实?

“毒素”一词非常宽泛地表示“对生命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神经毒素是能够影响神经细胞来对生命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影响的途径五花八门,例如与受体结合后难以分离、堵塞离子通道、在细胞膜上穿孔。

对于产生神经毒素的生物,它自己有没有神经都无所谓,它不需要“知道”关于这毒素的任何事情。对其他生物来说是毒素的分子对产生者来说可以是正常代谢的产物,也可以是突变产生的、对自身无直接用途的玩意。在结果上发挥防御功能的突变若能增加携带者的可育后代数量,就有更大机会在种群中长期存在并蔓延。

这不限于植物。细菌、真菌等不时搞点神经毒素出来。

例如, 河豚毒素 是由细菌合成的神经毒素,可以特异性地阻断包括人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导致中毒。野生河豚从食物获取并积累河豚毒素,人工养殖河豚可以无毒。

麻痹性贝毒 是多种有害物质的混合物 [1] ,效果类似河豚毒素:吃得少会口唇麻木、四肢麻痹,吃多了会呼吸肌麻痹而死。赤潮里十分常见的链状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catenella ,色藻界的甲藻物种)就可以制造这种毒素。蓝菌制造的此类毒素不时在跟海洋不沾边的地方让人中毒。

一些蘑菇对人致幻的分子,例如 裸盖菇素 蝇蕈素 ,是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会干扰吃蘑菇的昆虫、负鼠等动物的神经活动,直接减少昆虫等体型较小的动物对致幻蘑菇的牧食 [2] ,负鼠等动物在出现不适症状后容易习得避开致幻蘑菇。

  • 1983 年,Camazine 等首次报告了真菌的致幻分子在自然界的防御作用 [3] 。
  • 与合成裸盖菇素相关的基因似乎曾在多个真菌物种间水平转移 [2] ,这些基因最初的出现大概相当偶然。

人摄入其他生物的防御性分子并感到愉悦或成瘾是常有的事,你可以想到烟草、辣椒、梦草、大麻、罂粟、古柯等等。植物·真菌的防御性分子在摄入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经常可以致人死亡。

  • 裸盖菇素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约 285 毫克每千克体重,对大鼠半数致死量约 280 毫克每千克体重,对兔半数致死量约 12.5 毫克每千克体重。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