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5
“以前你们把我当垃圾,现在的我你们高攀不起!”
黄金以其稀缺和价值闻名,价格高昂早已被人们习惯接受。
但在中药材市场,一种以前在农村常见的药材,如今却以超出两倍的价格秒杀黄金,成为真正的“天价货”。
这种药材究竟是什么?为何它的“身价”近几年会飞速增长?
它就是牛黄,老家村里的老人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宰牛时,要是从牛胆囊里掏出这种黄褐色、带着腥味的硬块,老农多半会嫌脏,随手扔到田埂上。
那时候没人知道,这不起眼的 “石头” 在《神农本草经》里早已被列为上品,更没人能想到,几十年后它会变成 “天价奢侈品”。
2025 年的最新数据一出来,不少人都看呆了:天然牛黄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公斤 165 万到 180 万元,算下来一克就得 1650 元起步。
要知道同期黄金每克才六百多块,这牛黄的身价妥妥是黄金的两倍还多。
从没人捡的 “垃圾”,到如今的 “软黄金”,牛黄到底有什么神通广大之处?
首要原因,就得说它的 “稀缺性”。
天然牛黄不是牛天生就有的,而是牛得了胆结石之后,胆汁里的成分慢慢凝结成的硬块。
可牛得胆结石的概率有多低?千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多半发生在那些年老体弱、养了十几年的老牛身上。
以前农村养牛都是散养,一头牛能养个十年八年,说不定万分之一的运气还能掏出块牛黄。
可现在不一样了,养殖业都是规模化运作,牛养到 18 个月左右就出栏上市,根本没足够的时间让胆结石慢慢形成。
更关键的是,全球天然牛黄的年产量低得吓人,常年就维持在三四公斤,这点量连高端中成药的零头需求都满足不了。
但比稀缺更关键的,是它没法被替代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圈子里,牛黄素有 “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 的说法,堪称实打实的 “中药黄金”。
它味苦性凉,归心、肝经,既能清心火、化痰开窍,又能平肝息风、清热解毒,对付那些突发的急症特别管用。
像大名鼎鼎的安宫牛黄丸,牛黄就是当之无愧的君药。
不管是中风昏迷、小儿惊厥,还是脑炎、败血症,关键时刻用上含天然牛黄的安宫牛黄丸,往往能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它的价值:
牛黄里的胆酸、脱氧胆酸等成分,有镇静、抗惊厥、抗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还有抑制效果。
这些年大家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加上中医药复兴的大趋势,对这种急救药材的需求蹭蹭往上涨。
一边是需求猛增,一边是供给少得可怜,牛黄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而稀缺性和刚需性凑到一起,也给了资本炒作可乘之机。
从 2023 年开始,不少投机者看中牛黄的稀缺属性,大量囤积居奇,把它当成 “硬通货” 来炒作。
有业内人士透露,曾有投资公司一次性收购了市场上近八成的天然牛黄库存,然后分批次少量抛售,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短短半年就把价格拉高了百万余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陆洋教授就曾直言,牛黄从几年前的 50 万元一公斤涨到现在的 165 万元,明显有过度炒作的痕迹,好好的稀缺药材,反倒成了投机者牟取暴利的工具。
看到这儿有人要问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牛黄变成 “有价无市” 的奢侈品,让那些急需它的患者望而却步吗?
幸好,科技给了我们破局的答案。
人工牛黄的培育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有两种核心方法,正在慢慢缓解天然牛黄的稀缺压力。
第一种是体内培育牛黄,简单说就是给健康牛 “种” 牛黄。
技术人员会在健康牛的胆囊内植入特制的载体和诱导剂,模拟天然牛黄的形成环境,刺激胆囊壁产生分泌物,逐渐凝结成牛黄。
这种方式打破了天然牛黄的偶然性,培育成功率能接近 100%,一头牛一年就能产出一定量的牛黄,产量比天然牛黄提升了上百倍。
更重要的是,体内培育的牛黄在成分和药效上与天然牛黄非常接近,含有相同的胆酸、胆红素等活性物质,临床应用效果几乎没有差异。
而且品质更稳定,不会像天然牛黄那样受牛的体质影响出现质量波动。
第二种是体外培育牛黄,堪称更高效的 “实验室造宝”。
这种技术完全脱离活牛,以新鲜牛胆汁为母液,在实验室里精确模拟牛胆囊内的温度、湿度和生化环境,让牛黄在容器中直接合成。
体外培育的优势尤为明显:一来成本大幅降低,仅为天然牛黄的十分之一。
二来可以规模化量产,一条生产线一年的产量就能抵得上过去全球十年的天然牛黄产量。
三来质量可控,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就能精准控制有效成分含量,还能避免天然牛黄可能存在的重金属超标风险。
现在不少中成药比如牛黄解毒丸,已经开始用体外培育牛黄替代天然牛黄,药效得到了临床验证。
随着人工牛黄技术越来越普及,天然牛黄的价格神话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未来 3 到 5 年,等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占有率突破 80%,供需矛盾会慢慢缓解,被资本炒高的价格大概率会回归理性。
毕竟投机者再能折腾,也抵不过技术带来的产能提升 —— 当牛黄不再是 “有钱也买不到” 的稀缺品,炒作的泡沫自然会破裂。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牛黄核心价值的回归。
以前因为天然牛黄太贵,一粒含天然牛黄的安宫牛黄丸能卖到上千元,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如今用体外培育牛黄制作的同款药品,价格降到了几百元,让更多患者能用上救命药。
这才是牛黄真正的意义 —— 不是被供奉在橱窗里的 “天价藏品”,而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的 “健康卫士”。
从农村田埂上的弃物,到炒桌上的天价藏品,再到通过科技回归药用本质,牛黄的身价起伏,其实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让我们看到,稀缺资源的价值终要回归本质,而科技,正是平衡稀缺与需求的最好桥梁。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5
2023年7月3日,王秀珍的世界突然崩塌,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田里割草,可这一切都变了样。她的邻村村民熊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异常,熊某...
2025-11-09 7
1973年出生的舅舅,小时候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数粮票,现在天天抱着手机给孙子抢早教课优惠券。这跨度放在全人类历史上,怕是没哪代人能比70后更有体会,他们...
2025-11-09 3
把“不完美”留给对方,反而让大脑给你送拥抱。这就是哈佛2023年发现的诀窍:每周至少三次,把素颜、打喷嚏或工作骂人的表情包发给伴侣,就能让催产素分泌飙...
2025-11-09 3
11月2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比赛中,广东队全红婵/王伟莹夺得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冠军。时隔半年重返赛场,全红婵用强大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证明自...
2025-11-09 5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毛雪汪》节目组,纵览...
2025-11-09 4
提起大汉,人们脑海中会想起长安的博大,洛阳的繁华,会想往边塞的猎猎长风,西域的金戈铁马,有辞赋所歌咏的文治,有玉门所见证的武功,有豪迈的帝王,也有不羁...
2025-11-09 6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叙利亚总统沙拉访问美国。11月9日,叙利亚总统沙拉开始他就任以来的第一次访美行程,这已经创造了一个纪录,因为历史上从没有叙利亚...
2025-11-09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