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10
文|冉
编辑|冉
八年前,马云说过一句让无数人瞠目结舌的话:“未来,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当时很多人哈哈一笑,觉得这话就是“画大饼”,根本不可能实现。毕竟那几年房价涨得飞快,北上广深一夜之间涨几十万根本不稀奇。可是到了2025年,大家却突然发现,这句话似乎并不是空谈。
现在你去看北京、上海的核心学区房,价格依旧坚挺,家长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买。而一旦走出核心区,价格就像换了个世界,挂牌量暴增、成交惨淡,甚至在一些小城市,几十万就能买下一整套房子。马云说的“如葱”,真的在慢慢发生。
问题来了:到了2025年下半年,这个趋势会不会加速?会不会真出现一轮“拐点行情”?
要理解当下的房地产,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跑到街上看看”。如果你走在北京海淀的知春路,随便推开一家学区房中介的门,你会看到橱窗里贴的房源价格依然吓人。
动辄单价12万、13万一平米,一套小两居总价五六百万,卖家最多愿意降个五万八万,还要被宣传成“抄底机会”。这种坚挺的价格,并不是凭空存在,而是因为这里有稀缺的教育资源和稳定的需求支撑。
上海的情况也类似,尤其是黄浦、静安这些核心城区。只要房子满足学区、地铁、楼层合适,卖家依然强势。就算市场冷清,价格也很难出现大幅下跌。换句话说,房子已经不再是普遍稀缺品,而是分化成“有人抢”和“没人要”的两极。
但如果你从这些核心区走远一点,画风立刻反转。比如北京通州的一些小区,二手房平台上一搜,同一个小区往往同时挂着二十几套在售,标题一个比一个着急:“急售”“降价”“抄底价”。
中介一脸苦相地告诉你:“挂了好几个月,也就偶尔有人来看,能成交一套算烧高香了。”
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夸张。东北鹤岗、阜新这样的城市,经常有人晒朋友圈,说自己几万块就买了一套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你没听错,不是首付,而是整套房子的总价。
更有甚至,两三万元就能拿下一套小户型。这放在北京上海,连厕所都买不起。
这些房子卖得出去的业主还算幸运,起码换回了一点现金。更多的情况是房子根本卖不掉。朋友圈和房产群里充斥着“有人接盘吗”的信息,可是买家寥寥无几。房价在这样的市场下,已经完全失去了过去那种“只涨不跌”的神话。
所以,当我们说现在的楼市,是一场“冰火两重天”的表演,一点也不夸张。核心区的价格还在坚守,但外围和小城市的房价,正在经历断崖式的下跌。这种分化趋势,正是2025年房地产的最大特征。
房价为什么会跌到这种程度?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背后无非是三股力量在推动:人口变化、经济压力和观念转变。
第一是人口。2024年,全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85万,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的人口在一年之内增加了三千万。买房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可是年轻人越来越少,未来需求自然也在缩减。
与此同时,大量的住房空置在市场上,库存不断累积,甚至有人形容说“全国待售库存加上空置房,足够装下一个河南省”。这句话虽然夸张,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供需彻底失衡了。
第二是经济。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红利推动了房地产的高歌猛进,可是如今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很多家庭的购房预算大大缩水。
以前大家都觉得“房子买了就赚”,所以拼了命去买;而现在则是“怕买了就跌”,心态完全逆转。
对比一下就知道:十年前是“怕抢不到”,五年前是“卖的时候至少不亏”,现在则是“担心买了就开始跌”。心态一旦改变,市场自然冷了下来。
第三是观念的转变。以前结婚必须买房,“六个钱包”都要掏出来凑首付。
而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觉得租房更自由,不想被房贷绑三十年。比如深圳有个95后姑娘算了一笔账:买个6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一百多万,每个月还贷要两万,而她和男朋友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也就三万出头。
除去房贷,生活基本紧巴巴,根本没什么质量。相比之下,她更愿意租房,把钱花在旅行和自我提升上。这种想法,正在年轻人中快速传播。
所以,当人口红利消失,经济环境收紧,观念彻底转变,房价的神话就不可能再维持下去。房子不再是“唯一的财富密码”,而是逐渐回归到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居住的空间。至于那些投资客,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悄悄退场,开始寻找新的理财和投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即使政府频繁出台政策刺激,市场反应依旧冷淡。因为问题的根本不在政策,而在需求。没有足够的年轻人买单,再多的政策也只能托底,而不能再掀起新一轮普涨。
那么问题来了,2025年下半年,房地产会不会出现一次拐点?其实答案很可能是:会,但这个拐点并不是所有房子都会上涨,而是“结构性变化”。
从政策层面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房地产作为地方的重要收入来源,必然会被进一步托底。预计下半年可能会有几类政策动作:降低首付比例,给购房者发放补贴甚至购房券,对二手房交易进行减税等等。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高端楼盘限价已经在逐步放开,这将直接刺激核心区的一部分需求。而在三四线城市,很多地方已经重启“棚改2.0”,通过“房票安置”的方式,直接把库存消化掉。
从金融层面看,央行有可能继续降息,降低贷款利率。这意味着房贷成本更低,对观望中的刚需买家来说,这就是一个“进场信号”。一旦市场传出“已经跌不动了”的氛围,很多人会集中出手,形成一波短期小高潮。
但要注意,这种反弹很可能是短期的,属于“结构性行情”。核心区的小户型、学区房可能小涨,而非核心区、人口流出的城市则依旧冷清。换句话说,市场不会再出现全国性的普涨,而是各走各的路。
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你是刚需买家,下半年可能是一个相对合适的窗口期,但要避开几个雷区:第一,别碰人口净流出城市的远郊盘,未来接盘的人更少;第二,避免中小房企的期房,以免遭遇烂尾风险;第三,老破小学区房要谨慎,因为教育政策随时可能调整。
对于已经持有房子的人,不要过度执着于当年的高点价格。更应该看的是房子的流动性——小区亮灯率高不高,地铁近不近,教育资源稳不稳。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占,哪怕割肉也要及时止损。
至于投资客,更要认清现实: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普涨不再可能。未来能保值的,只有少数核心资源型房产。更多的财富安全感,应该来自现金流、个人能力提升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所以,2025下半年很可能真的会迎来一个拐点,但它不是普遍上涨,而是“有人笑、有人哭”的分化行情。
回头再看马云八年前的那句话,其实并不是在预测具体价格,而是对大趋势的判断:房子不再是稀缺的财富密码,而是会慢慢变成一种普通商品。事实已经证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确实已经过去。
2025下半年,楼市大概率会出现一次结构性转折,核心区的刚需房依旧坚挺,而非核心区和三四线城市的下跌可能继续延续。对刚需买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合适的窗口期;对投资者来说,指望房子暴富已经不现实。
房地产的逻辑彻底变了。未来的安全感,更多要靠稳定的现金流、可持续的收入和理性的消费观念。房子回归居住本质,才是时代的新常态。那么,下半场的房地产,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10
2023年7月3日,王秀珍的世界突然崩塌,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田里割草,可这一切都变了样。她的邻村村民熊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异常,熊某...
2025-11-09 12
1973年出生的舅舅,小时候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数粮票,现在天天抱着手机给孙子抢早教课优惠券。这跨度放在全人类历史上,怕是没哪代人能比70后更有体会,他们...
2025-11-09 8
把“不完美”留给对方,反而让大脑给你送拥抱。这就是哈佛2023年发现的诀窍:每周至少三次,把素颜、打喷嚏或工作骂人的表情包发给伴侣,就能让催产素分泌飙...
2025-11-09 7
11月2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比赛中,广东队全红婵/王伟莹夺得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冠军。时隔半年重返赛场,全红婵用强大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证明自...
2025-11-09 11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毛雪汪》节目组,纵览...
2025-11-09 8
提起大汉,人们脑海中会想起长安的博大,洛阳的繁华,会想往边塞的猎猎长风,西域的金戈铁马,有辞赋所歌咏的文治,有玉门所见证的武功,有豪迈的帝王,也有不羁...
2025-11-09 9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叙利亚总统沙拉访问美国。11月9日,叙利亚总统沙拉开始他就任以来的第一次访美行程,这已经创造了一个纪录,因为历史上从没有叙利亚...
2025-11-09 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