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为例,北京市2025年社会平均工资11937元/月。北京2025年社保缴费下限为7162元,每月个人缴费755.01元,单位缴费1912.25元...
2025-11-10 2
1965到1968年出生的男职工,只要在2030年前把退休手续办妥,就能既享受弹性选择,又不受最低缴费年限上调影响
人口老龄化走到拐点,政策的落地没有悬念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沿用七十多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到78.6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4年,参加工作时间整体后移
与此同时,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1%,65岁以上占比15.4%,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起年均减少超过300万人
中央把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定为方向,是要应对老龄化、稳定劳动力供给,也是在回应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多元化诉求
这场改革的推进节奏很清晰
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酝酿,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渐进式实施
2024年8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决定草案,9月13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同步进入渐进延迟阶段,用15年把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一点点提上去
具体怎么调,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男职工从原60岁开始,每4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抬到63岁
女工人原50岁退休的群体,两个月延迟一个月,走到55岁
女干部原55岁退休的群体,每4个月延迟一个月,到58岁
同时推出弹性退休,给出三种路子,弹性提前、弹性延迟、按改革后法定年龄办理
弹性提前的边界设得不激进,最早可以比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提前,不超过三年
举一个具体月龄的例子更直观
如果是1966年5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法定年龄是60岁5个月,可以选择按原60岁办理,也可以在达到60岁5个月后继续干到最长63岁5个月
这在2025年以前不可想象,过去是达到法定年龄且缴够最低年限15年就应当办退,多缴通常要退回
改革后多缴不再是白费功夫,缴费年限拉长,养老金待遇也跟着抬
那为什么说1965到1968年这批男职工更占便宜,值得掰开揉碎看
第一重是时间窗口
这批人多数在2029年前后达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尤其1968年12月出生者,改革后法定退休时间推到2029年12月,意味着最晚也能在2030年前完成退休办理
第二重是选择权
弹性提前保留了与原60岁贴近的选项,弹性延迟开放了最长三年的空间,个体可以结合健康状况、岗位性质、家庭安排做取舍
第三重是年限门槛
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才开始从15年往20年抬,能在2030年前办退的,不要为这条门槛加码操心
有一个真问题值得正面回答,延迟会不会变成“多缴少领”
按现行制度设计,缴费和领取是联动的
养老金贯穿“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延长缴费年限和延后退休时间,对待遇水平有增益,不是纯粹的把支出往后拖
以测算口径来看,每延迟一年退休,基金端有增收约40亿元和减支约160亿元的效果,制度的稳健性因此更好
一个更直观的口袋账,一位月薪八千元的女职工,50岁退休每月大约领3200元,如果延迟到55岁,每月能到4500元左右
数字背后是缴费年限和指数的变化在起作用
争议也在同一时间段不断发酵
有人觉得女性延迟节奏更快,不公平
也有人担心资深从业者延迟退休会占着岗位,挤压应届生
还有人疑虑岗位认定和大龄就业现实,是否会让改革在落地时打折扣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秉文的判断是,女性节奏快一些,是为了缩小男女退休差距,适配女性更高的预期寿命,本质是用时间换空间
他同时给出一个关键点,延迟退休不会显著挤占年轻人岗位,岗位结构更多是互补不是替代,每年新增延迟退休劳动者不足百万,试点地区没有出现普通岗位被大规模占用的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强调,小步调整、弹性实施,是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目标是开发人力资源、增加供给,同时满足劳动者多样化需求
地方层面也在补课
截至2025年10月,各地陆续公布细则,首批1965年出生男职工、1970年出生女干部、1975年出生女工人,已经面对一到三个月的延迟
同月,多地又对特殊工种和高海拔地区提前退休的认定标准与办理流程做了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的衔接也在细化
争议集中在实操环节,岗位性质怎么认,大龄就业如何保障,养老金替代率能不能稳住,这些问题要在执行中逐步校准
国际经验给了一些参照物
德国在2006年通过改革决议,从2012年开始,前12年每年延1个月,后6年每年延2个月,到2029年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推到67岁
改革过程平稳,配套激励把“愿意晚退的人”留在岗位上,养老金压力缓解,劳动力供给更稳
日本走的是分性别、分阶段的路,男性从2013年实施,女性从2018年实施,直到2030年统一到65岁
节奏分段降低了阻力,同时通过就业支持政策,让大龄劳动者继续发挥作用
回到国内,1965到1968年的这批男职工,选择的关键点其实不算多
能否在2030年前办退,是一道分水线,跨过去就不受最低缴费年限上调影响
另一个关键是对自身状态的判断,是否需要利用弹性延迟,把待遇再往上抬一截
延迟退休的灵魂是弹性选择,政策给出路径,个体根据现实去走路
还需问一句,年轻人的机会会不会因此被压缩
看数据和试点经验,替代效应没有那么强,更多的是岗位分层和技能结构的匹配
当被动讨论“占岗”的时候,不如把目光放到培训、转岗和新产业的新增岗位上,这些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
政策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还会调整
改革落地满一年后,争议没有消失,说明社会在认真对待它,细则也在根据反馈微调
制度的进步在于对现实的贴近和对个体差异的照顾
对1965到1968年这批人而言,窗口期是明确的,工具箱也已经摆好
把手续办在该办的时间点,把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安排好,就是这次改革留给他们的现实选择
相关文章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2025年社会平均工资11937元/月。北京2025年社保缴费下限为7162元,每月个人缴费755.01元,单位缴费1912.25元...
2025-11-10 2
近日,陕西西安一女子被黑熊从身后扑倒,黑熊趴在其头部和手腕部撕咬了三四分钟,见她不再动弹后离开。据了解,顾女士今年53岁,老家在西安市周至县王家河镇十...
2025-11-10 2
10月29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报道,标题是《四中全会公报没提“和平统一”,国台办: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消息传到台湾岛内,民进党当局惶恐不安。国...
2025-11-10 2
---同时向正在一线为艺术而拼搏的所有艺术家们致敬!西行路上多寂寥,沙僧今回高老庄听闻刘大刚先生去了,七十八岁。这年纪在人间不算小,放在取经路上,怕是...
2025-11-10 2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然发难,一边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核心晶圆,一边抛出“...
2025-11-10 1
1965到1968年出生的男职工,只要在2030年前把退休手续办妥,就能既享受弹性选择,又不受最低缴费年限上调影响人口老龄化走到拐点,政策的落地没有悬...
2025-11-10 5
工作13年了,第一次遇到办公室出现这种女人。原计划放到办公室好好培养一下,既能对现有工作做好安排,也能对她后期发展打个基础做个铺垫,可事实证明这个决定...
2025-11-10 3
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提交的十年期万亿美元股票激励方案,标志着人类向机器人时代迈进的信号愈发清晰。 美国当地时间11月6日(周四)下午,该方案最终获...
2025-11-10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