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诺奖对量子计算“下赌注”!谷歌“悬铃木”发明人获奖

抖音热搜 2025年10月08日 00:58 3 admin

10月7日,三名来自美国大学的科学家因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是法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和约翰·马丁尼斯(John Martinis)分别是英国和美国科学家,他们因“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获奖。

诺贝尔奖颁奖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机会,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他们用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神奇特性可以在足够大的系统中实现。

诺奖对量子计算“下赌注”!谷歌“悬铃木”发明人获奖

20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量子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以及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因证明了量子力学中经典的贝尔不等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年是量子力学发现100周年。对于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授予量子力学领域,物理学家们反应强烈。量子物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Constructor University教授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 Gisi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的颁奖是对量子计算机的赌注。”

此次三位获奖者为超导量子计算的研究理论作出重要贡献。一位国内知名量子技术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超导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宏观量子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没有这个原理就不能去做量子计算机,所以把奖颁给他们了。但原本业内以为要等到超导量子计算真正落地,他们才会获奖,现在看来诺奖评委会比业内更心切。”

美国科学家马丁尼斯曾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后加入谷歌。他的团队在2019年领导实现了 “量子霸权” (也称“量子优越性”),谷歌“悬铃木”处理器首次在特定任务上展现了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能力,将超导量子计算从几个比特的实验室研究,规模性地推进到了50多个比特的复杂系统,并展示了其潜在优势。不过2020年,马丁尼斯从谷歌辞职。当时这一消息曾被视为量子计算领域的倒退。

“量子计算优越性”是指量子计算机需要在特定的问题求解上,表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从而解决连超级计算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计算任务。

国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量子计算发展需经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第二步是研制可操纵数百个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机,解决一些超级计算机无法胜任、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问题;第三步是大幅提高量子比特的操纵精度、集成数量和容错能力,研制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近年来对量子信息技术的企业资本开始活跃,其中包括谷歌、IBM、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加速了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迭代步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此前在《自然》“世界观点(World View)”专栏发表文章称:“尽管量子信息科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部分第二次量子革命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要实现广泛的应用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他提醒业界应警惕防止泡沫的产生。“尽管有不少企业宣称可以在金融、蛋白模拟等复杂计算领域提供量子计算服务,但实际上相关技术报道中仅演示了小规模的量子算法。”潘建伟称,“当前量子计算机的硬件水平尚无法在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上体现量子优势,距离大规模商用还很遥远。夸大其词的宣称会误导公众和投资人对量子计算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值班编辑:格蕾丝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