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菲律宾和广东这两个地方,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地理位置都挺关键,一个是东南亚岛国,一个是中国南方门户。但如果你深挖一下,会发现它们在人口规模上也差不...
2025-09-26 2
9月25日,四川成都特斯拉辗轧5岁女童案二审公开开庭,涉案司机张某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我无法预料到盲区有一个小孩蹲在行车道上,我认为这是一场意外,不构成犯罪。”
知名律师周兆成就张某一审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定性展开辩护,主张适用《刑法》第十六条相关规定,应认定张某无罪。
>>>视线盲区?
特斯拉起步右转辗轧5岁女童,司机一审被判10个月
华商报大风新闻此前曾报道,2024年4月5日,成都双流区某小区内,5岁女童蹲地玩耍时被车主张某驾驶的特斯拉轿车辗轧,因重型颅脑损伤当场身亡。监控显示,身高1米的女童蹲在车辆右前方约2米处,高度距地面不足30厘米,处于视线盲区,张某启动车辆右转时导致悲剧发生。
2025年3月28日,成都市双流区法院认定张某未尽绕车检查义务,且在小区内(非公共交通道路)疏忽驾驶,但女童监护人及小区物业的过错未减轻其刑责。一审以张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10个月。
>>>法庭合议
是意外事件还是过失致死,4小时激辩二审维持原判
9月25日,张某提供的法院传票显示,上午10时,成都中院在成都市双流区法院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前,张某告诉记者,“首先确实是盲区,我看不到,我也无法预料到盲区还有一个小孩蹲在行车道上,我认为这是一场意外,不构成犯罪。”
张某表示:“对此事故的发生我非常内疚,今天我想对广大司机朋友说一声:‘安全重于泰山’。同时,也希望法院结合参与各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下结论,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据了解,当天庭审从上午10时延续到下午2时,4小时的庭审紧紧围绕“案件到底是意外事件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张某是否存在过错”等激烈辩论。
庭审中,出庭检察官主张张某存在主观过错:认为持合法驾照的成年人应预见小区人车混行风险,未“绕车检查”且未发现路中女童,属明显疏忽;即便承认车辆有盲区,孩子距车数米仍属可视范围,且特斯拉智能驾驶仅为辅助,驾驶人需依赖自身观察。
对于女童家长监护失职、物业管理不当等问题,检察官将其归为民事责任,认为并不影响刑事追责,恳请维持一审判决。
但张某的辩护律师则认为,张某上诉原因,不是为了其自身,而在于能否激活《刑法》第十六条关于意外事件的规定。辩护律师认为张某无过错,本案本质是意外事件,一审判决的事实基础存在争议。
休庭后法庭进行合议,最后做出了二审维持原判的结果。
>>>律师探讨
“意外与过失的边界”,该如何界定?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受访指出,这起悲剧,让一个5岁的生命永远离开我们,令人痛心,但是一审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0个月,令人深思。
首先,“绕车检查”并非法律强制性义务,不能以此苛责普通驾驶人。其次,张某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上车前观察无异常,上车后通过中控查看车顶监控,且车辆“前撞预警”系统未发出任何提示,足以证明其主观无疏忽。更关键的是,孩子处于车辆“绝对盲区”:行车记录仪未捕捉到身影,预警系统未报警,孩子蹲在车头近距离处,且从蹲下到车辆启动间隔极短,根本不足以让驾驶人反应,这属于典型的异常介入因素。
其次,导致悲剧的主因,是家长对低龄孩子的监护失职,以及小区物业未阻拦无陪护儿童、未分隔游乐区与车行道的管理过失。这些因素早切断了张某与死亡结果间的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一审未进行“模拟驾驶姿势、反应时间”等关键侦查实验,更让判决缺乏扎实的事实支撑。
周兆成认为,《刑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因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危害结果,不是犯罪。“我们坚持无罪辩护,不是为悲剧结果给自己开脱,而是想捍卫一个法治底线:正常人不应为不可预见、无法避免的风险承担刑责。正如类似案件的裁判要旨所强调的,刑罚认定需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不能因死亡结果严重就倒推行为人责任。”
周兆成表示,刑事追责前提是司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但张某上车前已常规环顾前方,启动时没有超速,也没有违规操作,法医鉴定也证实辗轧发生于瞬间,低速状态下根本没有刹车反应时间。
“女童蹲行的位置恰处于特斯拉双重盲区,连宣称‘360度全景监测’的车辆预警系统都未识别,苛求驾驶人‘应当预见’,显然超出了合理注意义务的边界。”
“一审法院认定小区属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却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该小区实为老旧开放管理,儿童自由穿行已成惯例。女童监护人未尽到监护义务,小区物业未设限速标识、未清理儿童活动区,这些过错与悲剧的发生也是密切相关,但是很遗憾被排除在刑事归责的考量之外。”
周兆成认为,《刑法》第十六条就是避免将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纳入刑事追责。如果仅凭“发生死亡结果”就倒推刑事责任,把智能系统都无法预判的盲区风险归责于驾驶人,显然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所以我认为该案关系每个驾驶人的合理注意边界,以及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司法认定标准,更包括法治精神中‘不罚无辜’的基本底线。”
周兆成表示,我们也注意到一、二审法院在判决中其实已经充分考虑本案的特殊性。张某量刑10个月,也是考虑到这点。对此,辩护律师也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未来立法机关可以考虑“意外事件与过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又应该如何考量。目前,二审判决已生效,10个月的刑期成为既定结果。对于张某来说也已经回归正常生活。但这场关于“结果定责”与“责任法定”的争论还远未结束。
周兆成最后表示:“我们坚信,法律应当厘清‘意外’与‘过失’的边界,让《刑法》第十六条真正成为守护遵规者的屏障,避免让普通人为多重偶然因素叠加的悲剧买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来源:大风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说起菲律宾和广东这两个地方,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地理位置都挺关键,一个是东南亚岛国,一个是中国南方门户。但如果你深挖一下,会发现它们在人口规模上也差不...
2025-09-26 2
“人生七十古来稀”,岁月无声,时光流转。男人步入古稀之后,背影渐斑白,眼神却更加深邃,仿佛历经风雨的老树,看尽了尘世繁华,也明了人心冷暖。年少时,纵情...
2025-09-26 1
5年巨亏356亿美元,波音能否起死回生?9月23日,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这是2019年以来,该代表团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会...
2025-09-26 3
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据了解,俞孔坚此行是为了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25日,...
2025-09-26 2
9月25日,四川成都特斯拉辗轧5岁女童案二审公开开庭,涉案司机张某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我无法预料到盲区有一个小孩蹲在行车道上,我认为这是一场意外...
2025-09-26 2
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据报道,俞孔坚乘坐的飞机于1958年制造,在维修保养方面...
2025-09-26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丨零零娱编辑丨零零娱“又漂亮又有钱的‘老妖...
2025-09-26 6
电影《消失的她》原型、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的离婚案明日(9月26日)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王暖暖本人将会出庭,被告俞某冬将...
2025-09-26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