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发表演讲,给中美关系“支招”。他说,要实现“稳定的平衡点”,关键看中国是选择继续“相互依靠”,还...
2025-11-10 0
北京一所学校草丛里发现一只受伤红隼,救助中心接回后因严重感染和内伤不治。它胸腔里嵌着一枚弹弓射出的泥丸。
那天清晨,孩子们进校门,这只鸟却没飞。它站在矮草里,身子发抖,左脚外撇,像是在强撑。老师靠近了几步,没有惊飞,这就不对劲。她拨打救助电话,报了定位,也留在原地观察,尽量不围观、不打扰。对野生猛禽来说,少一分钟应激,就多一分生机。
车一到,救助人员直接用透气纸箱固定它,盖上毛巾降光降噪。到了站里,体检很快暴露问题:体况消瘦,胸肌像瘪下去的橡皮,羽轴无光,精神极差。左腿失稳,踩踏不对称。最显眼的是胸前那一孔,差不多小指粗,羽毛被血和渗出物结成硬块,边缘泛灰,带着腐败的酸甜味。
影像学马上跟上。X光片上,左胸腔投影处有一团边界锐利的圆形异物,密度接近金属,乍看像钢珠。清创时,医生从伤道里夹出的是碎裂的硬泥。是泥丸,不是钢珠。许多弹弓爱好者用泥丸练手,便宜,密度够,冲击重,打中就碎,还不易被金属探测器发现,但它把田土里的细菌也一并带进体内,穿透胸壁,等于把一个带菌的“颗粒炸弹”塞进了活体。胸腔创口最怕厌氧菌,短时间就能引发脓毒蔓延。
抢救没有等人。加温,供氧,补液,止痛,抗感染,电解质调整,一样没落下。它呼吸越来越急,爪子细微抽搐,心音由乱转弱,再到几乎听不见。小型猛禽基础代谢高,一旦长时间饥饿、失血、感染叠加,机体就会像被掏空一样塌下去。心肺复苏和营养支持撑住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止在了监护器那条平直的线。
它不是死于天敌,而是死于人手中的弹弓。
说回这位“受害者”的来历。红隼,猛禽里的小个头,成鸟体长约三四十厘米,体重常见两三百克。雄鸟头顶和后颈泛蓝灰,背翼砖红,点缀黑色三角斑,鲜明利落。雌鸟整体偏棕,头到尾布满黑色横斑,像精细的木纹。两性差异明显,一眼可辨。
它最拿手的,是在空中“定点”。迎风,快速扇翅,尾羽全扇开当刹车,姿态几乎不动。它的翼面负荷低,翼展不算夸张,但长而尖的翼型能高效产生升力,配合地面风梯度,像钉在空里一样。定住这几秒,足够它把视线压进草叶缝里。
人眼看不到的东西,对它是线索。红隼能感受紫外波段的光。波长大约在三百二十到四百纳米的范围,落在它的视网膜上,不只是光,还有对比。田鼠的尿液里含有在紫外线下反射率异于环境的物质,阳光好、地表干的日子,这些“隐形笔迹”最醒目。它沿着这条轨迹找巢口,顺藤摸瓜,效率比盲找高出一截。
吃什么?首选是鼠。田鼠、仓鼠、黄胸鼠,都是它的“主菜”。一只成年的红隼,按野外研究估算,一年能清掉几百只鼠。如果把每只鼠能啃掉的粮食折算出来,那是实打实的农田收益。鼠荒的时候,它也不挑,蜥蜴、蛙,甚至体型较大的直翅目昆虫,都能在菜单上占个位置。
繁殖这件事,它很“会借力”。红隼不擅长搭建复杂巢穴,多半利用天然洞、岩隙,或接手喜鹊、乌鸦丢下的旧巢。每年从三月到七月是它的“家庭季”。雌鸟一次产下四五枚卵很常见,抱卵大约一个月,雄鸟外出捕猎,归来喂食。雏鸟破壳后,还要在巢边练习一个月,学会起飞、盘旋、抓握,才算毕业。
在中国,除了极干的沙漠腹地和海拔极高的无人区,从东北一路到云贵沿海,几乎都能看到它。开阔地、林缘、农田交错带,甚至城市的高楼屋顶,都可能成为它的观察台。城市里的风险也更多,玻璃反射的天空会骗它全速撞上,夜景灯让昆虫聚集,也会把它诱到危险的地方。
真正让它们吃不消的,是两股力量夹击。一头是栖息地的碎片化,田野变工地,林地被切割,猎物减少,巢位缺失。另一头是人为伤害,从弹弓、气枪,到鸟网、粘网,再到被动吸入的毒饵。很多地区扑杀鼠害用的是抗凝血类灭鼠剂,小鼠吃下后行动迟缓,正好被红隼叼走,二次中毒便悄无声息地发生,流血不止,内出血,来不及抢救就没了。
红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捕杀、收购、运输、买卖,均可能触犯刑法。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施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以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定罪量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纳入“珍贵”范畴之列,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数量、情节、手段和后果。即便没有致死,只要实施了非法猎捕,也可能承担刑责。弹弓射伤,性质并不“轻”,别心存侥幸。
公众能做什么?遇见受伤猛禽,请别上手喂水喂饭。猛禽容易呛吸,水进入气道,等于再伤一次。正确做法,是用透气纸箱或宠物笼,铺软布,留出小孔通气,避免直吹风,遮光降噪,减少应激,保持体温。尽快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或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必要时拨打报警电话。报清楚位置、时间、状态,拍一两张清晰照片即可,不要围观,不要直播。
看到它,就别伸手去抓;做对的第一步,是远离和报告。
为什么有人会拿弹弓对准鸟?有的是一时兴起,有的是误把“打鸟”当成童年游戏延续,还有的是为了买卖标本。解决它,不是靠一句口号。学校可以把“自然观察课”做细,让孩子知道,远远地看,戴上望远镜,就已足够精彩。商家在售卖弹弓等高风险玩具时,增加明确提示,限制用途。社区里,科普别停在口号,告诉大家哪里能观鸟,怎么观,什么是“不打扰”的拍摄距离,为什么喂食也会害死鸟。
再回到那只红隼。它生前可能刚刚锁定了一只啃秧苗的田鼠。它会迎着风,停住,俯冲,抓住,然后带着猎物飞向巢的方向。若没有那枚泥丸,它或许还能守着城市边缘的一片麦田,反复巡逻。现在留下的,是一张X光片、一撮暗淡的羽毛、一串冰冷的诊疗记录。救助站的台账会把它编号归档,不是故事,是案卷。而读到这里的你,能做的小事,是把这点常识留在心里,开口劝阻一次,拨出一个电话,或者仅仅是在朋友圈里别转那种把“打鸟”当乐子的短视频。
别把好奇当成伤害的借口。
相关文章
最近,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发表演讲,给中美关系“支招”。他说,要实现“稳定的平衡点”,关键看中国是选择继续“相互依靠”,还...
2025-11-10 0
清晨的国际机场航站楼内,人潮如织,行李箱的滚轮声、广播里的登机提示音与旅客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热闹而有序的出行图景。阳光透过巨大的弧形玻璃幕墙,在...
2025-11-10 3
曾判 21 年的绑架犯从福特监狱 “消失”,有性侵前科的外籍罪犯被误释后近一周才上报,毒贩、性侵者也接连逃脱。这些手上沾着恶行的人逍遥法外,社区居民自...
2025-11-10 5
老周做防水涂料生意好些年了,最近碰到一件烦心事。一个客户欠了他200多万的工程款,实在还不上了,就说拿套房子抵债。客户给了他两套房子,二选一:一套在市...
2025-11-10 4
德国外长刚在台湾问题上踩线,转头就急着打电话求谈稀土。王毅接通后却只字不提技术合作,反而讲起了德国历史。这场“认错通话”看似缓和,实则划下红线。大家好...
2025-11-10 4
最后一刻取消访华后,德外长主动致电中方,话里话外都是想要重启访华的意思。王毅外长也把话说得很清楚,中方要求明确,至于访华一事,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德外长...
2025-11-10 4
神舟二十号刚被太空碎片“偷袭”,航天员回家计划紧急推迟!同为航天强国的美俄救援最快都要9个月,那咱中国能多快?这次,全世界都在等中国速度亮绝活,到底能...
2025-11-10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