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就像一条缓慢流动的长河,当下的浪花往往源于几十年前的源头。2022年,中国死亡人口1041万;2023年,这个数字飙升至1110万;...
2025-08-30 0
这两天有两条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9月3号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到时候会有26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北京,普京、朝鲜领导人都在名单里;另一条是商务部说,对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泰国进口的苯酚,还要接着征反倾销税,一征就是五年。
一个是明面上的大场面,谁都能看着;一个听着挺枯燥,可跟咱老百姓的日子、工厂里的饭碗、买东西的价格都挂钩。把这俩事放一块儿看,意思就很清楚了:对外得讲立场、交真朋友,对内得守好底线、护住产业,这两方面都得硬气,哪头都不能松劲儿。
先说说阅兵和纪念活动,9月3号这个日子大家都熟,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8月28号国新办开记者会,外交部把外国来宾名单一公布,最惹眼的就是普京和朝鲜领导人。
普京来中国不算新鲜事,这几年中俄关系一直处得挺好,大家都习惯了。但朝鲜领导人能亲自来,这次就不一样了——他平时很少参加多边活动,能不出国就不出国,这回专门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还要看阅兵,信号特别明确:一是朝鲜特别看重跟中国的关系;二是想让外界知道,朝鲜不是谁想孤立就能孤立的,照样有舞台、有朋友、能发声。
外媒紧跟着就报道了,彭博用了“罕见”这个词,说这趟行程能提高朝鲜的外交影响力,还能有机会跟更多重要国家的领导人当面聊。这话没夸张,来北京的阵容特别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非洲、拉美,大部分地区的国家都有代表来,有的是元首,有的是总理,还有议长、副总理,连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都来了。说白了,这不是只针对某一个方向的聚会,而是各个地区、各个层级都到齐的“大场子”。朝鲜在这种场合露脸,传出去的声音比单独开个双边会谈大多了,也稳当多了。
名单里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十年前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时候,朝鲜是派崔龙海来的,朝鲜领导人没亲自来;现在80周年,他自己来了,这里面的变化一眼就能看出来。朝鲜不是突然变了性子,也不是想大张旗鼓搞什么“破冰”,但能看出来,他们愿意在有安全保障、氛围友好的场合多走一步、多露次面,让大伙儿都知道:朝鲜愿意沟通、也愿意被看见,但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吃亏。这种稳稳当当的露面,比咋咋呼呼的表演实在多了。
再说说韩国,这次是国会议长来的,从礼宾级别上看,确实跟朝鲜的元首级别差了一截。这不是谁故意给谁难堪,而是现实情况的体现——半岛问题上,谁是关键角色、谁掌握主动权,放一块儿比一比就清楚了。
美国那边,特朗普还说想见朝鲜领导人,说俩人关系“非常好”。这话听听就行,朝鲜的态度早摆在明面上了:想谈可以,但得先把制裁和安全保障的事儿摆到桌子上,不然见面就只是拍张照,没实际意义。朝鲜领导人这次来北京,心思很明白:在中国这个老邻居的场子里,借着纪念活动这个由头,既安全又有面子,外界关注度还高,能把该说的话说出去,也不会被别人带偏节奏。反观跟美国见面,条件都没落实,朝鲜自然不会随便答应。
日本这次的表现也成了舆论热点。这些年日本花了不少钱搞所谓的“海外战略信息传播”,想在国际上改改自己二战时的形象,还游说别的国家别来参加中国的九三纪念和阅兵。钱花了不少,效果咋样呢?这回照样有26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来,连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都在受邀名单里。这就是现实——历史这东西,不是砸钱就能改的。抗战、二战的档案、证词、影像多到数不清,谁想把黑的说成白的,刚开口就会有人把历史摆出来打脸。
德国的路大家都看着呢:承认历史、反思过错、修复关系,到现在法德关系多铁。可日本要是一直绕着历史问题走,总打擦边球,别人就会一直盯着,这个问题就永远在那儿,处理不好,早晚还得被翻出来。
现在再说说苯酚反倾销税的事儿。苯酚是基础化工里的重要原料,往下能连到树脂、工程塑料、医药中间体这些行业。咱老百姓可能不直接买苯酚,但平时用的不少东西都是用它做的。从2019年开始,中国就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泰国的苯酚征反倾销税了。到2024年,商务部启动了期终复审,调查之后得出结论:要是取消征税,这些国家的苯酚很可能再搞倾销,国内的相关产业还得受损失。所以这次决定再延长五年,从2025年8月29号开始接着征,征税对象还是那几个国家和地区。
这套流程走得特别规范:先有最初的征税措施,中间还有些技术调整,比如英国脱欧后怎么衔接、泰国企业的税率怎么继承,到这次期终复审,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有规有矩。
这更像个提醒:外面的朋友得交,家里的产业得护;对外要讲历史、讲和平,对内要守产业、守规则,这两件事得一起干,少了哪件都不行。
国家要稳定,靠一句漂亮口号没用,靠单一的“猛招”也不行,是靠很多细节拼出来的。礼宾是门面,产业是筋骨,门面得撑得住,筋骨得硬得起,才能扛住风浪。
普京来中国的意义也很清楚。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常态了。放到这次纪念活动里,想表达的意思也直白:二战的胜利成果得守住,历史不能改,多边平台上的合作还得接着推进。
再提一句日本,改教科书、培养所谓“亲日”外国人的做法,说实话,短期可能能造点声势,长期根本改不了事实。你越想淡化侵略历史,越会让人去翻档案、找照片、查证词。
日本海上自卫队更新装备、管理舰龄、搞航母化改造,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外界真正担心的不是日本搞现代化,而是你在历史问题上不肯正面回应,却一个劲儿在军事上往前冲——这俩事放一块儿,谁心里能踏实?
咱们办纪念活动,不是为了揪着旧账不放,而是为了把“历史这根绳”拴紧,别让有些人偷偷给剪断了。
这两件事凑到一块儿,其实反映了中国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的稳定打法:历史得记住,朋友得交好;产业得守住,规则得用好。把这些事都做好了,别人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浪。不用天天说狠话,也不用老摆强硬姿态,关键时候把该做的事做好,就够了。
大国要稳住,不靠一两句漂亮话,也不靠一拳打遍天下。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朋友圈子,清清楚楚的规则体系,还有一条底线——历史不能忘,产业不能垮。
相关文章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就像一条缓慢流动的长河,当下的浪花往往源于几十年前的源头。2022年,中国死亡人口1041万;2023年,这个数字飙升至1110万;...
2025-08-30 0
“我已经恐惧好多年了...”在荧幕上给观众带来乐趣,是搞笑担当的黄渤,在节目中真情流露,脸上的表情带着纠结带着无奈,像是对命运安排的妥协。到底是什么事...
2025-08-30 0
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根据《...
2025-08-30 3
纪念3500万牺牲军民的正义阅兵竟引来邻国蓄意破坏?前几天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呼吁别国尽量不要参加93阅兵,将已经谋划了10年的阴谋曝出水面!自201...
2025-08-30 3
2025年8月底,国际舆论骤然聚焦一条极具戏剧性的消息: 特朗普再次高调表达访华意愿,且称已经在做相关准备。与此同时,中方商务部专机悄然抵达华盛顿,预...
2025-08-30 3
据环球网报道,8月下旬的南海,气温不降反升,仁爱礁海域的军事与外交交锋也随之升温。对菲律宾来说,这一轮危机的核心不是别的,而是中国彻底不给菲律宾任何偷...
2025-08-30 2
2天后,特朗普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6个字,让他死心了?这6个字就是“不合理、不现实”。 8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
2025-08-3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