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抖音热搜 2025年08月16日 15:59 1 admin

6月24日的北京国新办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屏息等待着阅兵细节。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当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说出那句“这次阅兵我们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时,全场快门声瞬间炸响。

更令人动容的是紧随其后的解释:抗战老兵方队取消了。不是因为遗忘,而是因为珍视:全国健在的抗战老兵仅剩87人,平均年龄高达105.6岁。十年前那支让亿万人泪目的老兵方队,终究留在了历史影像里。

方队取消的背后: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翻出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影像资料,300多名老兵组成的方队作为第一方阵通过天安门,其中就包括了国民党抗日老兵。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当年92岁的国民党老兵前坐在阅兵车上热泪盈眶:“祖国没有忘记我们。”那一刻,长安街两侧的掌声如雷,电视机前无数人抹着眼泪。

十年光阴无情流逝。当年的老兵方队成员如今大多已离世,健在的更是凤毛麟角。吴泽棵少将的发言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10年过去了,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大多已年近百岁,这些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让百岁老人承受参阅的体力消耗,已非致敬,而是折磨。人文关怀超越了形式主义。替代方案迅速明确:

安排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到天安门现场观礼。

同时,国家将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并组织全国性慰问活动。勋章送到手,礼敬在心中,比任何形式都实在。

最出人意料的,是那张飞向海峡对岸的特殊请柬。吴泽棵少将特意强调:“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军队也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这寥寥数语,重若千钧。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3346块青石墓碑静静矗立。每一块都刻着“中华民国”的字样,每一块都代表一个在滇西战场牺牲的英魂。

这里长眠着孙立人麾下的远征军将士,他们用血肉之躯守护了生死攸关的“驼峰航线”。2015年,这座墓园升格为国家级纪念设施,墓碑上的“中华民国”字样未被磨去,因为历史无需修饰。

台儿庄的焦土上,李宗仁指挥的桂军顶着枪林弹雨死守阵地;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以弱小之躯抗击强敌。这些曾被简化处理的战斗,如今在国家的抗战叙事中重新闪耀。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再隐没于历史尘埃。当95岁的国民党老兵张庆成坐着轮椅被推上观礼台时,台湾社交媒体沸腾了。

网友翻出2015年阅兵的老照片:“当年走在最前方,今天却是最尊贵的观众。”年轻一代台湾人突然直面了被刻意掩盖的历史:

1944年,台籍青年被强征进“高砂义勇队”,在滇西与同胞兵戎相见。这段伤痛,岂是“去中国化”口号能抹平的?

请柬背后的国家叙事

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礼,表面是礼仪安排,实则是历史观的重塑。当绿营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时,大陆正以国家名义确认:抗战记忆是两岸共同的精神遗产。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这种确认早有铺垫。近年来,大陆向原国军老兵发放抚恤金,远征军墓地升格为国家级纪念设施,台籍青年在战争中的伤痛也被正视。

这些举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叙事:谁在保存共同记忆,谁在割裂民族血脉?答案不言而喻。今年恰逢《开罗宣言》签署80周年。

这份1943年的国际法律文书不仅明确要求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更为今日的邀请提供了历史坐标系。路透社敏锐指出:北京正用历史的力量为其全球战略奠定道义高地。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当中国红十字会向菲律宾台风灾民伸出援手,当抗战叙事与援外行动同步推进,世界看到的是刚柔并济的大国智慧。

形式变了,敬意更深。2015年抗战老兵方队作为“第一方阵”通过天安门,象征历史的在场。当百岁老兵在九三阅兵现场坐在观礼台上,看着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隆隆驶过:

无人智能武器、高超声速导弹、体系化空中梯队,那一刻的对比更具冲击力:他们守护的山河,如今有了守护他们的钢铁长城。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我国网友说得贴切:“该组织老兵看看现代化的成果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打的江山现在啥模样。”

当新型战机编队呼啸掠过,这些曾用血肉之躯抵抗敌机的老人,眼中闪烁的何止是惊奇,更有一生夙愿得偿的欣慰。

民兵方队的首次亮相别有深意。从“人民战争”到“全民国防”,历史的接力棒在无声中传递。而观礼台上的国民党老兵,正是这长河中的浪花一朵。

墓碑比导弹更有力量

九三阅兵真正的震撼,不在武器方阵的轰鸣,而在那些静默的存在。3346块墓碑在腾冲的青山翠柏间肃立;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百岁老兵在观礼台上挺直佝偻的脊背;台湾年轻人社交媒体上关于“高砂义勇队”的追问。这些都比任何导弹更具穿透力。

天安门城楼上,受邀的国民党老兵颤巍巍接过纪念章。其中一位望向驶来的DF-17高超音速导弹方队,忽然抬手敬礼。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这个未被摄像机捕捉的瞬间,被现场记者写进了报道。他的手势跨越了两个时代:一个是用“汉阳造”抵抗侵略的时代,一个是东风快递守护和平的时代。

当礼炮鸣响,战机掠过,这些百岁老兵浑浊的眼中,映照的不仅是钢铁洪流,更是一个民族从破碎山河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那张发往对岸的请柬,最终将成为历史天平上最有分量的砝码。因为有些共同记忆,注定比政治分歧活得更久。

参考资料:
《这次阅兵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澎湃新闻

九三阅兵,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务院放出个从没见过的消息!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