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里,很多明星都会塑造“吃素”的人设。为了保持身材跳舞的杨丽萍,做得一手好菜,但从来不吃肉的张柏芝。但她们的谎言到了最后都被拆穿。娱乐圈只有一对...
2025-08-09 1
驻扎上海20年、员工规模近10万的昌硕科技代工厂宣布整体迁离,这引发网友热议,“难道是第二个富士康”?
对此,有人担忧,我们“世界工厂”的招牌是不是要保不住了?
也有悲观观点认为“世界工厂将易主”、“数十万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没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则消息在上海炸开,震惊了许多人。
那个在康桥工业区待了整整二十年的昌硕科技,要走了。
这家工厂的名气太大了,工人们都叫它“小富士康”,巅峰时期,近十万人的生计都系于此。
现在它要搬走,消息一出,各种议论铺天盖地。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昌硕“跑了”。
但细看一层,事情没那么简单。
昌硕要去印度建厂,这个决定背后,站着一个它得罪不起的客户,苹果公司。
作为苹果产品的主要代工厂,昌硕的生意好坏,几乎完全看苹果的脸色。
这些年,苹果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一直在调整全球的生产布局。
它把目光投向了用工成本更低的印度和越南。
苹果的目标很明确,计划让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占到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苹果的动作很坚决,一口气从供应链名单里拿掉了三十二家中国公司。
面对客户这样的战略调整,昌硕根本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跟着苹果去印度开辟新战场,要么就留在原地,等着订单被分走,最后被彻底抛弃。
所以,去印度这一步,更像是一次被动的跟随,是为了保住饭碗而不得不走的一步。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那我们可能会误解昌硕的决策。
事实上,这家公司在宣布将工厂迁往印度的同时,还做了另一个重要决定:将生产线从上海浦东搬到江苏昆山。
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明智选择,其背后是一笔精打细算的经济账。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地价和人工成本都相当高。
养活一个接近十万人的工厂,在这里无疑是压力山大。
202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已接近七千元,而在上海,工资水平只会更高。
对于代工行业这样微薄利润的企业来说,年年上涨的成本无疑让其举步维艰。
相比之下,江苏昆山就完全不同了。
作为中国最强的县级市之一,昆山不仅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综合成本比上海低得多,特别是在土地和人工成本上。
另外,昆山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比如,如果企业发展迅速,年增速高,可以获得最高两百万的奖励;更高的产值甚至能拿到两千万的补贴。
这些都使得昆山成为许多制造企业的理想选择。
昌硕选择将工厂搬到昆山,无疑是出于降低成本、延续企业生命的考虑。
而上海方面,也没有反对。
现在的上海,更关注的是转型升级,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而是要打造“智造中心”。
比如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才是上海想要重点发展的领域。
所以,昌硕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搬迁,反而为上海腾出了宝贵的空间,帮助它更加专注于未来产业的布局。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昌硕的搬迁就清晰多了。
它不是简单的跑路,而是一次结构性的调整,有舍弃,也有获得。
这个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
近十万个岗位受到影响,背后就是近十万个家庭。
一个熟练工,过去在昌硕的流水线上,一天能给一千二百部手机打螺丝,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拿上万块。
但就在搬迁消息出来前,有员工说工厂订单少了,一天连五个小时的活都干不满。
这种落差,就是转型期最真实的阵痛。
上海浦东新区,也因为昌硕的离开,短期内会损失掉一部分产值,毕竟它曾一度贡献了这里十分之一的GDP。
但有舍才有得。
我们舍弃了一些低附加值的组装工作,换来的是发展更高端产业的空间。
旧的走了,新的才能进来。
就在大家为昌硕惋惜的时候,另一批中国企业正在强势崛起。
以比亚迪、蔚来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卖到全世界。
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光伏企业,正在为全球提供清洁能源。
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公司,正在定义未来的5G世界。
这些出口的“新三样”,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丰厚,创造的岗位也更优质,这才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希望所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我们提到“世界工厂”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工人们在工厂里忙碌的身影和堆积如山的廉价商品。
昌硕的故事其实在悄悄告诉我们,那个时代已经悄然过去了。
现在,随着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世界工厂”模式,已经显得越来越不现实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衰退。
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完整、最高效的工业体系,才让中国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想想看,一家工厂需要一颗螺丝,附近就能找到几十个供应商提供。
而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交货,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铁、港口和物流网络,几天之内就能送到世界任何地方。
这样的效率和配套,哪里找得到?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熟练工人和工程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不断学习、提升技术,适应日新月异的产业需求。
这种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才是中国制造能够继续走在前沿的真正资本。
所以,昌硕虽然将工厂从上海搬到昆山,却没有选择完全搬离中国。
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点,它依然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配套、离不开这里的技术和人才。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使一部分制造业做出了调整,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依旧牢固,产业升级的动力仍然强劲。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2023-06-28《制造业转移出中国?中国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是必然趋势》
相关文章
在娱乐圈里,很多明星都会塑造“吃素”的人设。为了保持身材跳舞的杨丽萍,做得一手好菜,但从来不吃肉的张柏芝。但她们的谎言到了最后都被拆穿。娱乐圈只有一对...
2025-08-09 1
同样都是流着宗庆后的血,43岁的宗馥莉为什么就和27岁的宗婕莉,差距这么大呢?首先还是来说一下宗婕莉。她是被宗庆后藏了27年的私生女,出生在美国也长在...
2025-08-09 5
这对浙江夫妻的家装审美真让人眼前一亮!阳台绿植配落地窗的设计太戳中年人的心了——既能在阳光里喝茶看书,又能随手养护花草,退休生活就该这么松弛。客厅深黑...
2025-08-09 5
驻扎上海20年、员工规模近10万的昌硕科技代工厂宣布整体迁离,这引发网友热议,“难道是第二个富士康”?对此,有人担忧,我们“世界工厂”的招牌是不是要保...
2025-08-09 5
万万没想到,豪车代表奥迪居然盯上了电动“三蹦子”!你没看错,就是4个圈的那个奥迪,真搞出来个 “三蹦子”,而且把价格定在1.2万!话说,奥迪这次真的是...
2025-08-09 5
北京时间8月8日晚,乒乓球WTT横滨冠军赛结束了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目前男、女单16强正式出炉!本人详细整理了对阵签表,如下图所示。国乒12人有2人出...
2025-08-09 5
“我的儿子还这么年轻,他已经救不活了,我们希望他能挽救别人的生命,换一种方式活着!”8月6日清晨,22岁小伙李正才脑死亡,他的父亲李玉坤强忍着悲痛,做...
2025-08-09 5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名购买无座票的女士,因在火车上霸占其他旅客座位、扰乱车厢秩序,被北京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在由南宁开往北...
2025-08-09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