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海军在青岛港口发生过一次“旗帜风波“。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搞得双方都很紧张。桅杆上的较量美国军舰开到青岛港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2025-07-27 1
据台海网报道,特朗普签署的《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在禁毒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该法案里,针对芬太尼原材料管控的条款细致入微,要求对各类可能用于合成芬太尼的化学原料来源、运输、交易等环节实施严格监控。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案中明确提到“中美合作必要性”。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套话,它意味着在打击芬太尼犯罪这条艰难道路上,美国官方承认需要中国的携手努力。就像2025年以来,中美双方在边境地区针对芬太尼走私的联合执法行动次数显著增加,成效初显。
特朗普(资料图)
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下令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涉华事务人员全部被解雇。这个委员会以往在制定对华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些涉华事务人员曾炮制出不少对华强硬政策。如今他们被裁撤,意味着未来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思路或许会发生转变。从政策连贯性角度看,特朗普一直强调“美国优先”,而这些涉华强硬派或许阻碍了他在某些领域与中国达成合作,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这可能是他进行这次人事调整的重要原因。
其实,中国在芬太尼管控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19年,中国就展现出大国担当,在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从生产、经营到进出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到了2025年,为了配合美方法案实施,中国在跨境合作行动上更是不遗余力。在与美国接壤的边境口岸,加强了对可疑货物的检查力度;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美国禁毒部门共享芬太尼相关的情报信息。
在中美禁毒合作机制下,情报共享渠道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在一次联合行动中,中国禁毒部门通过情报分析,发现一批伪装成普通化工原料的芬太尼前体正准备运往美国。通过紧急与美国方面共享这一情报,双方迅速行动,成功拦截了这批货物,斩断了一条重要的芬太尼走私链条。类似这样的联合打击芬太尼走私典型案例还有很多,它们有力地证明了中美在禁毒领域合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特朗普之所以会说出“中国帮了美国大忙”这样的话,是有深刻背景的。在美国国内,芬太尼滥用已经成为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据相关数据显示,因芬太尼过量使用导致的死亡人数逐年攀升,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中国的协助,从源头上减少了芬太尼流入美国的数量,对美国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才让特朗普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贡献。
英伟达(资料图)
从全球治理层面看,芬太尼问题早已不是某个国家的内部问题,而是具有全球性特征的公共安全威胁。芬太尼的生产、走私链条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仅靠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有效遏制。大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协作变得十分紧迫,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这方面的合作尤为重要。如果中美能携手解决芬太尼问题,将为全球治理树立良好榜样,也能增强全球应对其他非传统安全挑战的信心。
经济利益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从近期中美贸易额的变化来看,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但双方贸易额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反映出两国产业依存度极高。比如,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则是中国电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跨国企业更是对中美政策稳定充满期待,它们希望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全球布局,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为了经济利益,中美也有必要寻求关系的缓和与合作。
从盟友视角看,欧盟与亚太国家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欧盟对中美合作持观望立场,一方面,欧盟希望中美关系缓和能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因为中美经济的稳定对欧盟的出口贸易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欧盟又担心中美在某些领域加强合作后,会挤压欧盟的发展空间。比如在绿色能源领域,若中美携手制定行业标准,欧盟企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去适应。
而亚太地区的日韩,在科技领域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日本在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有一定优势,它试图在中美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夹缝中,通过加强自身技术创新,提升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韩国则更加关注中美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对其电子产业的影响,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加强与中国在部分应用场景的合作,同时维持与美国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联系。
国际舆论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西方媒体的立场各不相同,一些媒体对中美合作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策略调整,背后依然存在竞争;而另一些媒体则认为中美合作是大势所趋,对全球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术领域也掀起了对中美“竞争性合作”的理论探讨热潮,学者们试图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分析中美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当然,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并非一片坦途,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在科技竞争领域,长期博弈态势不会轻易改变。美国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上,仍会对中国保持警惕,试图维持其领先地位。而中国也在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双方竞争将持续激烈。
在地缘政治层面,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依然是中美关系的分歧焦点。美国时不时在这些问题上搞小动作,妄图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
不过,也有不少合作机遇。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碳排放国,若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贡献。公共卫生领域同样如此,经历了新冠疫情,中美在疫苗研发、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中美经贸协作也有广阔空间,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加强投资合作等方式,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从芬太尼合作来看,中美形成了“问题导向型”互动模式,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在其他领域推广。同时,为了避免关系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十分必要。比如在军事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沟通机制,避免因误判引发冲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这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看,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影响。它象征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了长期紧张后,出现了缓和的可能性,给全球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的“螺旋式发展”规律不会轻易改变,未来依然会有波折。
相关文章
中美两国海军在青岛港口发生过一次“旗帜风波“。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搞得双方都很紧张。桅杆上的较量美国军舰开到青岛港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2025-07-27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正闹得凶的时候,俄罗斯有位叫帕纳林的专家突然抛出个大消息:美国撑不了多久了,用不了十年就得像苏联那样解体。这话当时在国际上炸了锅...
2025-07-27 0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古老的话语,在1986年青岛港的那个冬日,被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一天,...
2025-07-27 0
1986年11月5日,青岛港的海风中夹着紧张,红毯笔直铺到岸边,军乐队早就在边上准备好了,乐器擦得锃亮,所有人都在等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国海军首次访...
2025-07-27 2
71岁陈佩斯新片预售6000万,却差点因为5%排片死在半夜场点映那天,北京一家影院把《戏台》排在23:50。工作人员提前半小时开门,发现队伍从售票口拐...
2025-07-27 2
最近两年,全球贸易圈有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中国接连出台两项重要禁令后,多个发达国家突然坐不住了。他们一算账,损失加起来超过百亿美金,于是抱团施压,要求中...
2025-07-27 2
昨天我们广大关心菲律宾政局的网友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迎来了好消息。当地时间7月25号,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终止现阶段针对副总统莎拉的弹...
2025-07-26 2
中美贸易第三轮谈判又要开始了,这次选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前两轮一个在瑞士达沃斯,一个在英国伦敦,反正就是不在中美本土,估计是怕谈崩了直接掀桌子太难堪。...
2025-07-2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