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光台(9月14日—9月21日)审查调查: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河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姜德果接...
2025-09-21 0
202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有954万,看着比上一年多一些。
但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现实却是,死亡人口1093万人,超过了出生人口。
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现在是负增长了,这样的话,很多人就在想一个问题:人少点,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更进一步,假如中国人口继续降,像有些人口学家预测的那样,最后掉到8亿,会不会反而是一件好事?
人没那么多,资源不是更宽松了吗?房子便宜点,车也不堵了,学校、医院排队的人也少了。是不是日子更舒服?
这么想的话,看起来挺有道理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看看现实情况,中国的总人口,在2022年达到峰值14.1亿后开始下降。2023年,比2022年少了200多万人。虽然听起来没那么吓人,但这是很多年里第一次出现自然人口负增长。
为什么生孩子生得少了?原因其实很多。
一方面,年轻人生不起。房价高、教育贵、工作压力大,结婚的人都少了,更别说要孩子了。
还有一部分人,是根本不想生,现在有个词叫“丁克”,这种人哪怕是给生育补贴也不买账。
另一方面,老年人越来越多。
根据数据,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可能会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生产,而是要被照顾。
所以,人口减少这件事,已经在偷偷地发生了。那我们回到问题:人少点,生活是不是更轻松?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国家的现状。
第一个例子,日本。日本的人口在2010年左右就开始减少了,到现在已经掉了好几百万,那日本人日子过得更好了么?
从生活质量上看,日本确实还不错,治安好、干净、秩序井然,但问题是,背后的代价很大。
比如,日本的很多乡村已经没人住了,小镇上的学校关门,医院也撤了,公交车一整天才一班,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老人留在农村,一个人过日子,生病都没人管。
再比如,日本的劳动力紧缺非常严重,年轻人不够,很多岗位没人干,只好引进外国劳工。机器人产业发展得快,不是因为高科技,而是没人干,只能靠机器人。
第二个例子,韩国。
韩国现在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2023年只有0.72,换句话说,一个女人一辈子只生不到一个孩子,人口很快就要减半。
韩国政府拼命发钱、给补贴,甚至发育儿券、建免费幼儿园,结果效果仍然很差。年轻人都觉得,不应该把人生搞成为了孩子而活。
更严重的是,韩国的代际不平衡越来越明显,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结果养老负担压在一小拨年轻人身上,压力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少了,生活不一定轻松,相反,还可能会陷入缺人、缺钱、缺动力的恶性循环。
那我们假设一下,哪一天,中国真的只剩下8亿人,会怎么样?
如果只有8亿人,那么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怎样的?
1.城市会变空心
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感受到人气不足了,有的地方房价长期不涨,地铁也没人坐,商业街冷冷清清,以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更普遍。
想想看,一个城市规划是按照1000万人口建的,结果只住了500万,很多基础设施就变成了吃灰的摆设。
房子可能会越来越便宜,但问题是,没有人买,空房子不会自动变成幸福感,没人住的城市,只会越来越萧条。
2.劳动力紧张,养老负担加重
从2024年开始,中国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多,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再过几年,也许中国的赡养比(就是一个年轻人要养几个老人)可能会接近1:1。
换句话说,一个打工人要养一个老人,还得供房、还贷、养娃,自己还得吃饭生活,这压力会有多大?
而如果人口只剩8亿,大多数是老人,年轻人根本供不应求,不仅养老问题变严重,各行各业也可能出现没人干活的局面,公交司机、护士、建筑工人……到处都缺人。
3.创新能力可能会下降
这一点说起来有点抽象,但很重要,一个国家的创新,不是只靠几个天才,而是靠大量年轻人的试错,年轻人多,想法才多,才有冲劲。
美国的硅谷之所以牛,靠的是一大堆年轻的程序员、创业者、工程师,哪怕失败,也有的是人继续搞。
而当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家变得保守,“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社会的创新动力就会下降。
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面对人口少这个现实?
说了这么多,问题还是那个老问题:人口少了,能不能过上舒服日子?答案可能是:人口少,并不是舒不舒服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我们怎么适应。
首先要接受“少子化”是长期趋势.
别想着靠政策立马逆转。像日本、韩国、欧洲都已经尝试很多年了,效果有限,我们不能指望突然放开三胎、发几千块补贴,年轻人就愿意生娃。
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
人少了,不等于活干不了,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弥补,比如推广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减轻劳动力压力。
重构社会结构。
比如让退休年龄更灵活,让老年人也能继续发挥作用,不是一下就退出舞台;比如完善托育、教育体系,减少年轻人的焦虑。
最后一个是最难的,重塑价值观。
如果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子就是负担,人生就是内卷,那生育率只会越来越低。社会氛围的变化,不是一两代人的事,需要从文化、教育、制度一起调整。
当我们设想“8亿人口的中国”,不该只想人少房子便宜这种表面好处,而是要看背后的结构变化,一个国家的兴衰,不在于人多还是人少,而在于有没有办法应对变化。
所以,说到底,人口减少并不是日子会更舒服的起点,而是一次大考的开始。
如果准备好了,我们或许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如果没准备好,那可能连眼前的舒服都只是短暂的错觉。
参考:
青瞳视角2024-01-17 《国家统计局:今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将大于新进入,提供更多就业空间》
金融界2024-07-07《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我们正处在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 老龄少子化加速到来已经成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中国日报网2025-02-03《2024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什么出现了52万的反弹?》
相关文章
一、曝光台(9月14日—9月21日)审查调查: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河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姜德果接...
2025-09-21 0
#双向奔赴# #名媛风云##头条创作挑战赛#十八岁生日那晚,香港浅水湾的何家别墅正举行一场名流盛宴。衣香鬓影间,突然所有的谈笑都静了一静。门口站着一个...
2025-09-21 0
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9月16日,一场在南海黄岩岛海域发生的对峙事件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菲律宾海军与中国海警的冲突以一方“举白旗”求饶作为...
2025-09-21 0
9月18日,《731》在一片沉默中上映了。没有流量明星打头阵,没有密集的宣传攻势,但影片首映当天,全国多地影院主动让出广告位张贴海报,贴上“警钟长鸣”...
2025-09-21 0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
2025-09-21 0
浚县古城里,总有人喜欢翻旧事。有的说朱家那个祖宗脾气大得很,有的嗓门更大,非要把他和什么副省长连起来讲。朱煐这个名字,如今听着冷清,小时候谁家不喊他“...
2025-09-21 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上万菲律宾民众聚集在马尼拉黎刹公园,抗议涉及虚假防洪工程的腐败丑闻,该案据悉造...
2025-09-21 6
说起俄罗斯政坛最近的动静,德米特里·科扎克这事儿闹得挺大。他跟普京搭档26年,从上世纪90年代圣彼得堡那会儿就开始了,一直干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结果2...
2025-09-21 5
发表评论